在中国,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成本到底有多低

关心孩子的数据君
2020-03-13 18:02:42
来源: 时代数据

保护孩子,让他们远离伤害,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天性,也是每一个文明社会的共识。

但在今年这个夏天,孩子们应该尽情玩耍的暑假,对未成年尤其是幼童的侵害事件却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之中,引起公众的痛心与关切。


7月7日,杭州女童章子欣被租客带走后失联,5天后,她的遗体在象山松兰山景区海里被发现。

7月10日,新城控股董事长因涉嫌猥亵女童被批捕,被猥亵的女孩只有9岁。

7月2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侵害儿童犯罪典型案例,为侵害儿童犯罪的裁判进行指导,这些典型案例令人动容。

7月26日,青岛红黄蓝幼儿园正式回应外教猥亵女童事件。


用法律的武器惩戒犯罪者,是我们保护孩子的重要方式,我们在同情这些儿童的遭遇时,更应当反思目前我国对于侵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处罚程度。


1


被曝光的犯罪数量仅是冰山一角


近年来,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幼童的侵害事件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引起公众的关切。这些被媒体曝光的事件只是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冰山一角,最高人民检察院自2015年开始,统计每年批捕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数量,而这个数字正在逐年攀升。


 

2


数据显示侵害儿童犯罪成本较低


根据公开的法院判决书,在我国刑法规定的涉及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12种罪行中,案例最多的是猥亵儿童罪和强奸罪。


这些犯罪者们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按照刑法规定,强奸罪的量刑是情节严重程度分为四种:

(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3)无期徒刑

(4)死刑猥亵儿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实际判决中情况如何呢?

从来自全国法院依法公开的判例中,我们在openlaw上以“强奸罪+未成年人”、“猥亵儿童罪”为关键词,抽取了这两种罪行各1000份案例。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判决年份和刑期。


数据显示,2010至2019年的公开判决书,涉及未成年人的强奸罪与猥亵儿童罪案例明显增多,但涉及未成年人的强奸罪实际量刑大部分在有期徒刑3-5年左右徘徊,猥亵儿童罪的量刑则集中在有期徒刑2-3年。法律规定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从重判决”的原则在此看来似乎并不明显。这样的量刑与社会大众的期待显然存在差距。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谭琳在2018年两会的黑龙江团全体会议上就提出,“性侵儿童案件的当事人及家属普遍认为量刑较轻,不足以惩处和震慑罪犯,这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当一个事件由个别性的、偶然的事件转变为一个社会问题时其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概括都是有失偏颇。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当下未成年人保护令人担忧的现状。可以说屡禁不止的未成年人权利受侵,既表明了我国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某些缺陷也表明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制度和程序上存在缺陷。

 

3


世界各国对性侵儿童犯罪者的惩罚


世界各国对于性侵儿童的惩罚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罚款;二是对罪犯实行登记注册制度;三是对罪犯实行刑法处分;四是进行化学阉割。其中,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罚款与刑罚处,登记注册制度与化学阉割在国外实行得更多。


登记注册制度,指登记的罪犯必须在释放后的短时间内亲自到当地警方报到并提供个人资料。美国、韩国皆设有此制度,并且美国这套制度比较完善。登记注册制度包括对个人身份、户籍等,同时实行电子脚镣全方位监控释放后犯罪者的行为。


化学阉割,又称化学去势,是一种药物控制法,以减少男性荷尔蒙,抑制性冲动。与移除切除睾丸或卵巢的手术阉割不同,化学阉割不会真正阉割该人,也不会使其绝育。目前已经有挪威、波兰、俄罗斯以及美国强制执行化学阉割。 



由上图可知美国、英国和韩国针对性侵儿童事件拥有比较完善的刑法制度,而我国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方面和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从立法到执法、从制度建设到细节规定、从政府主导到全社会参与,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急需要改进完善。

 



作者 |郑璇真 李曜宇 黎若楠

编辑 | 贺明静

设计 |蔡展  梁海虹 

指导 |周熙


  • 合作、交流请关注微信公号时代数据



延伸阅读




商业




财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