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事故频发迷局
“2006年,电气化改造以后,这路就像中邪了,不断的出事。”近日,一名已经调离岗位的济南铁路局干部说。
胶济铁路,这条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见证了一个省份兴衰荣辱的铁路,曾经是山东铁路人的荣耀,却在近年成了一块抹不去的心病。
事故频发的胶济铁路,是工程设计还是人为责任,亦或只是巧合,也似乎成为一个无解迷局。
繁忙的胶济线
“胶济线贯穿了山东的经济重心地区,对于山东铁路运输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即使电气化改造的时候,都没有停过。”曾在济南铁路局工作多年的干部说。
据上述干部介绍,在济南铁路局管辖范围内、山东地界上,能算得上铁路干线的也就京广线、京沪线和胶济线,“京广线和京沪线是中间一段穿过山东,而且是国家运输动脉,只有胶济铁路是完全山东地面上的,运输任务肯定很重的。”
“百年之前,胶济铁路就是胶东的大动脉。”
根据公开资料,胶济铁路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
“(胶济线)路货运量、客车发送量早已处于饱和状态,受能力限制,年旅客发送量一直徘徊在11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济南铁路局负责人曾表示,胶济铁路线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运能不足与运输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运力紧张,胶济线一直是客货混运的情况,几分钟就一辆列车,压力很大。”曾在济南铁路局工作多年的干部说,这种密度和压力下出现事故几率显然要高。
在最大程度满足运输需要的情况下,在原有基础上完成的电气化改造工程是一个艰巨而紧张的工程。
一名参与胶济铁路建设的工程师介绍,工程都是在火车运行的间歇阶段,提前精确地算好工作量和时间的关系,“一次成功”。
去年4月28日,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件发生以后,曾有媒体质疑原本百年平安无事的老铁路突然事故频发,原因可能是电气化改造设计和施工中存在问题,但并没有获得铁路方面认可。
然而,一个事实是,2007年9月的火车脱轨事件以及2008年初18名铁路工人被动组车轧死事件,最终认定的原因,都是局部的铁路建设质量问题以及施工问题。
动荡的济南局
胶济铁路事故频发,上级管辖单位济南铁路局首当其冲,深陷在危机漩涡里。
“铁路系统都是半军事化管理,一出事就是大事。”曾在济南铁路局工作多年的一名干部说,每次听说出事,各级领导都很紧张。
济南铁路局的动荡,几乎是伴随着事故频发的这段过程。
去年大部制调整,铁道部最终被保留,各种传言又不断涌出,认为铁路改革将再次加速。具体改革办法为,撤销铁路局,在全国组建铁路公司,并有5大公司、7大公司和8大公司等多种版本。
传言中,试点的单位就是济南铁路局,山东省的部分并入北京铁路局,江苏省内的部分并入上海铁路局。去年3月,铁道部公布的线路管辖调整中,部分印证了这个调整方案,济南铁路局内部已经是人心惶惶。
据济南铁路局员工介绍,当时传言,少数人动了调其他局的念头。一个月后发生的火车相撞事件,让济南铁路局的人事动荡提前来临。
无解迷局?
毫无征兆的,担心的问题还是骤然出现了。
去年4月特别重大事故发生以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房慧闽等纷纷提出现行铁路法滞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细则以及责任追究方面都存在漏洞。
然而,铁路法规的滞后,并不能解释胶济铁路连续出现问题。
胶济铁路潍坊西到昌乐段大圩河火车站附近发生路基坍塌事故,一列货运列车出轨事件,最终调查结论是,负责该段修建工程的中铁十八局,违法施工、偷工减料,造成路基坍塌。
2008年1月,18名铁路工人施工时被高速驶来的动车组吸入轧死,9人受伤,调查结果为“负责施工的施工队没有资质,并违法铁路运营多项规定”。
2008年4月火车相撞特别重大事故,确定原因列车严重超速、济南铁路局对施工文件、调度命令管理混乱,被认定为一起典型的“人为责任事故”。
火车相撞事故发生以后,诸多媒体都曾提到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设计和施工中可能存在问题。
据当时《南方周末》报道,电气化改造后大幅提速的胶济线弯道设计问题已经受到质疑,而《财经》的报道指出,火车相撞发生地点淄博周村附近这段呈S形、不到4个月就改造完成的铁路,不但设计受到铁路专家质疑,而且事发前曾一再提速。
这一系列跟关于铁路本身设计和施工的质疑,都在“人为责任”确认后被束之高阁。
链接
胶济铁路3年4事故
◎
◎
◎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