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国学大师”的生意经

2012-09-06 03:55:48
来源: 时代周报
翻开这位来自台湾的“国学大师”的履历,其上有关“主要作品”的介绍里,多少带有“心灵鸡汤”的味道然。他公开声称:“别叫我‘台湾于丹’”。而无论如何,借着国学的通俗化演说大红

傅佩荣   1950年生,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2009年6月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本报记者 赵妍 发自上海

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出席上海书展,为其即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第二版)造势。次日,他便要马不停蹄赶往重庆。

“我在很多地方讲《易经》,明天去重庆也是讲《易经》。讲《易经》有个特色,你讲完之后最后半小时做示范,数字卦,用数字来取代古代复杂的方法,用来占卦。我在全国各地讲这样《易经》的课至少讲过30场,每一场都有五六个人要上来示范,从来没有一个人说不准的,从来没有。”上海炎热的夏日,依然西服革履的傅佩荣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即便是坐在酒店靠窗的咖啡厅,他也是一副随时准备登台的姿态。

翻开这位来自台湾的“国学大师”的履历,其上有关“主要作品”的介绍里,多少带有“心灵鸡汤”的味道—《傅佩荣谈人生:易经与人生》、《傅佩荣谈人生:心的旅程》、《向孟子问道》、《向庄子问道》、《向孔门弟子解智慧》、《领导处世智慧》……

他给“国学热”定了个30年计划,“从普遍推广,到回到经典,最终改善生命”。“改革开放经济要搞30年,搞文化30年最起码。”

台湾“国学”明星

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的傅佩荣,在台大开设的“哲学与人生”课程,讲了17年。2005年后,他抢滩中国大陆国学市场,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书,书封上画着一个抽象的人脑在接受知识。

傅佩荣第一次到大陆公开演讲,是在2006年9月。线装书局将傅佩荣对《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的解读,分别成书五册,构成“傅佩荣解读五大经典”。基于新书宣传的考虑,图书策划公司借用他曾频频在台湾校园外演讲的功力,安排了演讲场所,并联络媒体,营造出迎接台湾“大学者”的气势。

十天时间,六个城市,十所大学—傅佩荣对当时受到的礼遇印象深刻,“南方开始,浙大、复旦、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然后上海社科院、中国社科院,加起来总共十个学校,都讲国学。反应还蛮热烈,”傅佩荣回忆,“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对传统文化这么热衷的。当然里面可能有‘文革’的原因,要寻根、要补课。”

正是那次巡回演讲之后,有人找上门来。“最早是凤凰卫视,找我讲《国学的天空》。2008年上半年讲了137集,之后南方人都知道了,好像是广东人看得特别多。而且知道我这个人讲国学好像还蛮到位的,都会根据原典。后来在2009年上半年,上央视讲《孟子的智慧》,那才让大陆人都知道,这个人讲国学,好像还不错。因为央视有一定的号召力。”

他刻意回避了2006年与“国学超女”于丹的那段纠葛。当年的“十一”假期,央视 《百家讲坛》连续7天播出“于丹《论语》心得”,让这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一举走红。但实际上,《百家讲坛》原本计划《论语》的讲习安排,是于丹7集,傅佩荣30集。于丹一上镜轰动全国,主播方因势利导,取消了傅佩荣的《论语》档期。

这件事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傅佩荣的“成名之路”—他变成了大众心中的“台湾版于丹”。“那时候,只要于丹出一本《<论语>心得》,我的书明明是《<论语>的智慧》,书商也要把书名改成《<论语>心得》;于丹出一本《庄子心得》,我的书叫《向庄子请益》,书商还是把它改成《庄子心得》。弄到后来,甚至有人问我:你怎么跟风?”傅佩荣对这段过去十分介怀,到2009年上海书展,他甚至不掩其怒,公开声称:“别叫我‘台湾于丹’,我在台湾已经成名30年了!”

然而无论如何,借着国学的通俗化演说大红大紫之春风,傅佩荣还是红了。

出名后的利益纷争

成名自然会有“副产品”—书大卖、节目收视好,各地演讲邀约频频。经济收益上的事他雇用专人打理,然而早年因缺乏对大陆市场的了解而签订的一纸图书版权合同,因为各类书籍的大卖,逐渐让傅佩荣感到“分利不匀”—“因为一个无良书商,傅老师亏了不少钱。”一位了解事情经过的出版社编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早在2005年在大陆出版第一本书之前,一位大陆出版商到台湾找傅佩荣,商议到大陆出版事宜。直到第一本《哲学与人生》出版,看到书的傅佩荣才得知是“东方出版社”。“但我在台湾不了解大陆的情况。因为他是第一个到台湾找我的出版界朋友。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出版商,什么叫出版社,还有书号问题,台湾没有那个概念。台湾每一个人都可以申请正式的出版社,就是合法的。我很信任他,所以我所有的著作交给他处理。”

傅佩荣逐渐意识到书商的“商业化”操作。“他纯粹做生意,所以我这本《哲学与人生》,不管卖多少本,永远是第一版。出版商不愿意写卖多少本,他有抽税的问题,所以这种做法就不太合理了。读者永远买到第一版,封面一直换,出版社一直换,再换个书名,我看到的总共有8个封面,他说他只负责5个,另外3个是盗版的。这个出版商换5个封面,好几个出版社,永远第一版,永远不说印了多少本。读者就问我说怎么你的书买过的书名都不一样,我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说,根本在我控制之外。”据傅佩荣自己了解,书商所给《哲学与人生》版税只有前面的3万册,而该书第一版“至少卖了20万册”。

一位从事图书出版多年的资深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版税”的抽税方式:“我举个例子,比如一本书定价10元,印了10万册,那么码洋就是100万,我们通常说作者拿10个点、12个点,意思就是说作者拿了10%或者12%,也就是10万、12万。如果傅佩荣就拿了按照3万册的数量的版税,那就没多少钱了。”

据这位资深人士透露,傅佩荣所遭遇的情况“肯定是最初的合约签订有问题,没有单独与某个出版社签死,这样书商就可以卖给很多家”,而实际上不少“明星”作家、学者对这种情况均知情,也正是靠着这种所谓“无良”的手段赚钱。

“我举个例子,周国平在市面上出版的书有200多种,但实际上如果内容不重复的话只有三四十种,这是他自己说的。要看作者跟出版商怎么签,如果作者愿意,像周国平市面上200多种书都是经过他授权的。像于丹、周国平这类‘大家’,如果独家授权的话版税是12个点到16个点之间(出版界版税最高的是郭敬明的20个点),但如果少2个点,他就可以授权给其他出版社,这对作者和出版社是双赢。而且于丹、周国平这类的书,完全可以打乱顺序重新再出,又不是长篇小说。所以作者可以靠这种方法赚大钱。”不过,在傅佩荣“红火”的6年里,赚到这笔钱的显然不是他本人。

尽管损失不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傅佩荣在图书出版行业赚的不多。据一位国内畅销流行小说作家、杂志书主编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当下许多知名作家、作者都有被邀请参加商业活动的机会。“比如去年,邀请易中天参加一场活动的价格是15万,今年据说还涨。傅佩荣跟易中天,价格上可能稍有差异,但应该不会距离太大。”关于参加活动的出场费,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版税”的资深人士也透露了一个他曾参与的事例:“早两年白酒品牌郎酒请余华出席活动,当然他们说那是文学研讨,也就露下面,品牌给余华包了一个10万元的红包。”

与此同时,还有各地、机构邀请的讲座活动。记者向负责讲座活动的傅佩荣助理了解这方面情况时,对方经过考量后决定拒绝回答,只是含糊地说“很多”。不过,仅仅依靠搜索引擎便能一窥端倪:仅8月他就曾在温州苍南县“玉苍大讲坛”,重庆市全球通VIP大讲堂、解放碑精典书店,西安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中华世纪论坛”等活动上讲演。当然,出场费又是另一个秘密。

将与“心灵鸡汤”划清界限

到去年12月版权合同到期,傅佩荣终于可以“收复失地”,把一度“被动”的版税利益重新掌握于手。据东方出版社编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为了彻底了断那张“不平等条约”,傅佩荣在合同到期的情况下,还支付给书商50万元。

“书商说虽说合同到期了,但他手里还有很多库存,这都是损失。傅老师为了让那些书不要再在市场上流通,所以给了他50万。但结果不是那样,即便是这次上海书展,还是到处看到不同版本的傅老师的书,他拿了钱根本没有停止销售。傅老师对出版混乱这件事非常头疼。”据出版社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经由东方出版社出面,已就此向数家出版社发出律师函。

与东方出版社的合作计划,是傅佩荣新一轮“淘金”的大动作。此前一度,在察觉书商“手段”之后,傅佩荣个人与中华书局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与合作。“东方出版社的许社长,每次我到北京、上海,他都是亲自跟着来。他第一次是到广州找我,知道我在那边有课,亲自带着几个编辑跟我谈了一上午,很有诚意。然后说跟我签的话就要签十年的合作,我所有书在大陆他都优先出,我听得都非常感动。他特别找5个编辑,专门做我的书。让我觉得,他很有诚意。”

他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自己的“宏图大志”:“我觉得非常高兴,他们要把我所有的书,五六年之内预计要出100本,我觉得非常好。”而据记者观察,目前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三本傅佩荣作品里,《傅佩荣谈人生:哲学与人生》定价49元、《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定价56元、《究竟真是:傅佩荣谈老子》定价42元,均比早期同类作品的价格翻了一番。而傅佩荣之前合作的中华书局,因其老牌出版社地位,所以在版税上明显会比市场价格低,“东方出版社近年来,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一位资深出版人士透露。

此外在宣传定位上也与过去6年不同—强调学者身份,以区别市场上越来越“心灵鸡汤”式的国学。“我们不希望再把傅老师称为演讲大师、国学明星,我们想突出他作为学者的身份。”傅佩荣的助理通过出版社向时代周报记者转达了这一“宣传方针”。

这与傅佩荣今后十年的“国学”出版计划十分吻合。“基本上,我把国学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到2011年,这是普遍推广,透过媒体尤其是央视,让全中国人都知道,国学是自己的传统,国学里面有好东西,不能放弃;2011年到2020年,就是现在,叫做回归经典。当你推广了10年之后很多人已经不再愿意听别人讲心得了,很多人都愿意自己去看原典。那么看原典有一个困难,看不懂,因为是文言文。所以我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我把文言文写成非常清楚的白话,我的几本经典的白话翻译是我很有把握的。那么2020-2030年呢是改善生命,那才是效果。”

而在“国学”之外,哲学之内,傅佩荣自去年起开始重拾老本行“西方哲学”,由中华书局出版《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我今年在东方还有6本书要出,把《四书》分为三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放在一本,另外是《老子》、《庄子》、《易经》,这是已经出过译解版了,立刻要做的是详说版。详说版就是我上课的形式,现在正在校对。另外还有我西方哲学的书,第一本是《柏拉图哲学》,第二本是《加缪的哲学》,第三本是我的哲学论文,第四本是《小文章》,写了200篇有关哲学家的小文章,那个比较好看。明年有机会还会出一些励志作品。”

实习生王思史对本文亦有贡献



“老师余英时眼中的我像不务正业”

时代周报:大陆的“国学热”,你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不过,现在越来越多人在讲国学。

傅佩荣:当然因为这边有“文革”的过程嘛,所以等于是要寻根,要补课。总之对文化的乡愁,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呢,我想起《孟子》里说过一句话,他说,肚子饿的人容易给他找饭吃啊,很少看书的人很容易让他看到书,但他没办法分辨好坏,比如我肚子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目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讲国学的人很多,一讲大家都觉得这很好,但是,其实没办法分辨。像我在机场就看到好多有光碟的,里面都是乱讲。

我比较幸运。2005年,我在台湾就已经出版了《论语》、《孟子》、《庄子》、《老子》、《易经》,《大学》和《中庸》是去年才出的。在国学热开始之前,这些书都出版了。绝不是在国学热的时候开夜车加工写好的。后来相关的谈国学的各种书将近50种。我作为学者来说运气还不错,所学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正好可以用得上。

时代周报: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学术上方东美和余英时老师对你影响很大。方老师过世多年,那么余英时老师对你在大陆所做的工作、出版的作品有没有评价?

傅佩荣:我跟余英时老师已经十几年没联络了。他有时候碰到我的朋友还问一下,佩荣现在怎么样啦?他眼中看起来我有点像不务正业。

时代周报:哦?他是这么评价?

傅佩荣:我到处演讲,我出的书有2/3都是推广性的励志作品,给一般学生看的,所以我在台湾的知名度也是在这方面。在严格的学术界里面,我也不便多说,因为台湾的学术界也是蛮复杂的。党同伐异,成帮结派。学者们会申请一些补助计划,我从来不搞这个。我不应酬。别人请客吃饭,我几乎都不去的,别人找我演讲,演讲就演讲,何必先吃饭呢;找我写文章,你通知我怎么写,我就写嘛。我不太习惯跟陌生人来往。所以在台湾学术界,我算是孤鸟,自己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时代周报:这几年你在大陆各地讲课,讲《易经》很多时候教人算卦。

傅佩荣:对,很多地方请我去讲《易经》。我举个例子,我上个月在山西太原附近的一个县级市做演讲。讲完之后也是一样,有人上来提问题。有个女生,她大概心情不太好,我说你给三组3位数的数字,随便想,她故意说,123,456,789。123456789是序数嘛,那不应该算是一种偶然,因为讲《易经》的三卦,有一个元素叫做偶然,偶然发生的事有内在的关联,所以你譬如说我现在正在烦恼什么事情,一看到这个车牌号码有几个数字,我就取3个,只要有3组三位数,我就可以算出来,什么卦什么爻,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里面。结果这个女孩子上来,她就说123456789,我说好吧,本来是让你随便想,你这样子等于你不愿意随便想,但是我还是帮你算。

占出来什么卦呢,是明夷卦,地在上,火在下。火被地压住了。整个格局,一片漆黑。但是她占的正好是九山,九山上面是什么,上面是一片,是一个地嘛。地是坤卦,没有阻碍。它上面写什么,它说,打仗的时候去南方打仗,可以有收获。我就问她,你问什么问题?我们占卦有一个原则,你不用先讲问题,因为你先讲问题,我可能根据你的问题我来找答案。你不用讲问题,随便联想3组三位数,说出来之后,答案就告诉你,再问你是什么问题,答案都已经写在我们的PPT上。

结果我就跟她讲一句,我说,南方对你有利。我一讲她就哭了,唉,我说,你怎么哭了呢?她说,我是南方人,嫁到北方来,嫁了之后天天生病,一回南方就好了。所以她现在问身体健康,我说南方对你有利,一句话搞定。全场鼓掌。我也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像这样的例子,多得不得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封关百日倒计时,“煤老板”们疯狂买地买酒店,有人提前一年布局
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继任者之战打响:最大难题是重获信任
内卷无赢家!第13届CSEAC闭幕,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协同成论坛共识
直击深圳楼市新政首日:罗湖盘降价百万抢客,买家早上6点约看房,从业者称利率仍有下调空间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