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翻倍,中国太保前三季净利增19%!分红型重疾险时隔22年将重回市场
太保寿险总经理李劲松表示,监管细则出台后,公司会第一时间跟进分红型重疾险的销售。
10月30日晚间,中国太保发布2025年三季报并举办了业绩说明会,公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苏罡、太保寿险总经理李劲松等高管出席并回应了投资者的提问。
受资本市场上涨和保险服务业绩增长影响,第三季度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1444.08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178.15亿元,同比增长35.2%。
苏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太保在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指引下,切实发挥“两器”、“三网”的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以深化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业绩表现稳中有进。
在资产管理板块,苏罡表示,在基于负债特性的长期可持续资产负债管理框架下,中国太保坚守战略资产配置定力,执行有纪律且灵活调整的战术资产配置策略,高效配置长期固收资产,合理延展资产久期。强化权益主动管理,持续做好低估值、高股息、长期盈利前景好的权益类投资品种配置,推进“核心”+“卫星”的多元化投资策略,取得了稳健的业绩。
                         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图虫创意
                    
时隔22年,分红型重疾险将重回市场
总体来看,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49.04亿元,同比增长11.1%;保险服务收入2168.94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457.00亿元,同比增长19.3%。
其中,中国太保的寿险和产险的规模保费和保险服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太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规模保费2638.63亿元,同比增长14.2%;新业务价值153.51亿元,同比增长7.7%,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1.2%;保险服务收入639.80亿元,同比增长2.6%。
太保产险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02.06亿元,同比增长0.1%;保险服务收入1508.06亿元,同比增长3.5%;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车险业务方面,前三季度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04.61亿元,同比增长2.9%;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97.45亿元。
今年以来,太保寿险在银保销售渠道的增速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公司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583.10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新保期缴规模保费159.91亿元,同比增长43.6%。
三季报显示,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8.6%。中高客及以上客户占比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月均保险营销员18.1万人,同比基本持平,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达7.1万元,同比增长16.6%。
李劲松表示,中国太保在银保渠道期缴业务的传统优势在于股份行,而今年来自国有大行的网点增长较多,国有大行业务占比已从去年的22%提升至36%,其中工行、建行尤为突出。明年银保渠道网点增长仍是太保寿险核心的发展策略,并且配套的人力队伍预计将从目前的4500人增至6200人左右,增幅30%左右。
在分红险转型方面,李劲松表示,今年10月以来,太保的分红险销售占比已超过70%,预计明年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占比将超过50%,健康险占比会有所提高。在监管细则出台后,太保会第一时间跟进分红型重疾险的销售。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太保分红险占比跃升至70%以上,展现出市场对浮动收益型产品的价值认同。这不仅是产品策略调整,更是对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价值重估的主动响应。公司通过网点扩张与队伍优化提前布局,预计明年分红险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发展路径。
近期,政策层面上对于推动健康险发展出台了多项文件,为推动健康险、特别是分红型重疾险的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
9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据了解,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主要涉及分红型重疾险,这也标志着分红型重疾险自2003年暂停后,22年后重新回归市场。
田利辉表示,国家政策“开闸”分红型重疾险,是健康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这类产品通过“保额递增”机制有效抵御通胀,解决传统重疾险“保障缩水”痛点。未来,健康险将从“产品+服务”向“健康+保险”升级,分红型重疾险将成为连接健康服务与保险保障的重要纽带。
前三季度投资收益翻倍
资管业务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太保集团投资资产为2.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前三季度的净投资收益率为2.6%,总投资收益率为5.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上述投资收益率均未年化考虑。从合并利润表数据来看,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为392.2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8.78%。
苏罡表示,目前中国太保采用了基于“净投资收益率加成”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通过每年检视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收益风险的长期预测,形成穿越周期的战略资产配置方案。固收方面,会抓住利率债向上波动、信用类债券信用利差阶段性扩大的投资机会,并且布局ABS、REITs等创新固收产品来增厚投资回报,筑牢“安全垫”。
权益方面,中国太保介绍,将继续坚持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聚焦具备较高股息分派能力、稳定增长前景的上市公司。这种投资策略既可获得现金流股息收益来提升净投资收益率,又能分享被投资公司稳定业绩增长带来的资本回报,并且强化权益投资整体的抗回撤能力。
苏罡认为,保险资金必须要高度重视成长股,因为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就是以深化科技创新为核心,中国太保在今年板块轮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包括更好地发掘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动态变化等。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