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周期切换,行业进入“好房子”晋级赛
保利发展坚持以好产品撬动美好生活
房地产处于深度调整期,其影响正以不同力度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企业。
CRIC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5年1-9月,累计业绩来看,全国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3236.6亿元,同比降低11.8%。截至9月底,百强房企各梯队销售门槛较去年同期进一步降低,且门槛值均降至近年最低水平。
具体来看,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降低2.3%至625.2亿元,TOP30和TOP50门槛也分别同比降低8.9%至162.4亿元和96.9亿元,TOP100门槛更是降低了19.4%至40.2亿元。
当前,行业正在经历增速放缓的换挡期,过去依赖高周转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逐步失去竞争力,一场从“增量规模扩张”向“存量品质提升”的结构性变革正在发生,市场供需关系也同步从“卖方主导”转向“买方选择”的时代。
人们的购房逻辑正在转变,不再单纯为“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付费,而是朝着“住有优居”的美好生活跨越。这使得“好房子”的内涵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本身,而是深度延伸为美好生活的载体。
在新旧周期交替的关键转折期,房企的生存与发展逻辑已然发生根本变化,品牌的竞争力不再依赖短期销量的爆发,而是源于长期对“好房子”的坚守与“好生活”的赋能。以产品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将成为房企穿越周期的关键支撑,帮助企业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率先占据有利位置,赢得长期发展的主动权。
以好产品撬动美好生活
站在品质时代的潮头,保利发展作为行业引领者,始终积极回应市场需求,以“好生活”为纲,持续推进“好产品、好服务、好生活”的“三好房子”战略,通过产品品质的迭代升级、全周期服务的精细打磨、居住场景的创新营造,以“保式交付”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建造维度,保利发展正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好房子”标准体系,形成科学、闭环的质量管理机制;在服务维度,搭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差异化服务体系,以三大物业品牌匹配不同客户需求;在交付维度,则通过节点前置、业主开放、强化监督等机制,全力保障高品质交付。
每一处精益求精,都是对品质的坚持。为防止厨房烟道反烟,广州保利天奕选用食品级304不锈钢材质配合密封焊缝;为攻克隔音难题,项目在施工中增加中空玻璃与楼板隔音垫;为解决片区通行不便的问题,广州保利天奕在社区开发红线外,打通800米市政道路,并配建配套学校;珠江畔保利玥玺湾(原面粉厂项目),以整体抬高11米的巧思,最大化延展南向景观面,实现南向采光与户户望江的双重理想。
在佛山,保利灯湖天珺项目采用304不锈钢主管道、“贴膜交付”等工艺,将精度落实到每一个可见与不可见的细节,同时,推行“1+8+N”验收体系,从地下车库到入户大堂,层层设立质量检查点,实现全链条把控。
在上海,保利天奕深刻洞察新一代城市精英的生活理想:他们既追求国际化视野与艺术审美,又注重科技体验与精神松弛。项目以“国际、艺术、智享、松弛”为核心理念,从建筑立面的美学设计到景观园林的度假式营造,再到社区活动的多元打造,将日常家庭生活与度假氛围巧妙融合,精准满足了精英家庭对松弛生活的渴求。
上一刻是城市CBD的高效节奏,下一刻是社区庭院的悠然时光,“归家即是度假开始”的理想生活范本,让保利天奕以超越传统豪宅的方式,成为上海精英人士的置业优选。
“好房子”的核心价值从来不在表面,而在其内在支撑。它的本质,最终要回归到产品背后的整套体系化能力——这种能力,既要能为居住者提供真实可感的日常体验,更要能与他们的生活需求、情感期待形成深度共鸣。
作为保利发展产品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奕”品牌建立起产品、服务与生活场景的深度关联,目前已在上海、广州落地,两地首作均实现了超预期的市场表现。
双向发力,筑牢经营底线
这些以产品力为核心的实践与市场验证,不仅夯实了保利发展的品牌根基,也为其应对行业调整期的经营策略提供了底层支撑。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研判,保利发展不仅在坚守产品品质,更以稳健的经营思路主动适配行业变化。
为了应对市场波动,保利发展通过“存量”与“增量”的双向发力优化经营布局,一方面加速存量焕新,推动存量项目去化或盘活,另一方面加快优质增量项目入市节奏。在双轮驱动下,企业既筑牢了经营安全的底线,也实现了经营质量的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保利发展先后推出“品质好房节”、“美好生活有新意——夏日美好生活季”等活动,9月起,进一步启动了“焕然新生生活季”,通过三大“向新”行动,推动产品品质的全面升级。
在“向新”行动中,保利发展对部分原有项目进行室内装修升级、结构优化与封窗加载,将“老产品”转化为“新房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采光与细节体验;同步实施实景升级,从售楼部到样板间,从园林景观到归家动线,全面按“全维实景”标准焕新;并坚持“520”高品质交付标准——公区问题≤5条、户内问题≤2条、全力实现“0瑕疵”交付,2025年9-12月,保利发展将在全国陆续交付100个项目。
一系列焕新举措有效推动了2021年及以前存量项目的去化。今年上半年,保利发展存量项目实现签约面积394万平方米,签约金额514亿元,前置防范经营风险;还将具备“调转换退”条件的地块纳入盘活范围,逐项制定推进计划,上半年完成相关调整51万平方米,显著提升资源利用价值。
与此同时,保利发展聚焦优质增量,结合城市发展、市场趋势与客户需求精准择地,新拓项目多位于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且规划条件优良。可以说,保利发展的精准储粮,确保其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今年前三季度,保利发展新增容积率面积290万平方米,总获取成本603亿元,全部位于38个核心城市,其中51%的投资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核心板块。
产品力驱动的长期主义
短期以灵活策略应对市场波动,长期以打造好房子、好生活为核心,这种兼顾节奏与目标的发展逻辑,正在沉淀为品牌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的深度认可。
根据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1-9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1010.42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017.31亿元,营业收入1737.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9亿元,实现销售回笼1941亿元,回笼率为96%。
在行业整体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高销售回笼率意味着房企具备更强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和财务稳健性,为公司“好房子”战略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
根据CRIC克而瑞研究中心,截至9月末仍有近五成销售百强房企尚未拿地,仅16家房企拿地金额超过百亿;在已拿地的企业当中,将近六成拿地金额较去年同期上涨。今年1-9月,保利发展新增容积率面积2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0%;总获取成本603亿元,同比增长45.3%。
以“好房子”为核心锚点,保利发展构建起从前端精准择地,到中端围绕居住需求打造“好房子”产品,后端依托产品力实现高效去化与回款的完整链路,形成“拿地—开发—销售— 回款”的正向循环,而这一闭环当中,“好房子”的标准贯穿始终。
今年8月,保利发展控股凭借长期以来在产品体系构建、品质交付及用户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实践与创新成果,获评“2025寻找中国好房子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位列“2025中国房地产品牌影响力百强企业”榜首。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当不少企业陷入“以价换量”的困境时,保利发展通过“好房子”的品质坚守与“好品牌”的价值沉淀,既赢得了业主的青睐,也为行业提供了“从规模到品质”转型的可借鉴样本。
从行业视角来看,保利发展的实践更具深层意义:它打破了“高周转=高收益”的传统认知,证明房企在新周期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居住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对品质的长期坚守。
当 “好房子”不再是营销口号,而是贯穿产品、服务、生活的全维度实践;当“好品牌”不再是销量的附属,而是价值的主动输出,企业便能在行业周期的波动中保持稳健,更能为居住者创造持久的美好生活价值。这既是保利发展在新周期中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对 “居住本质” 的最好回应。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