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商人在义乌:除了财富和机遇,也有中东菜和水烟

王晨婷
2024-04-17 17:05:34
来源: 时代周报
“星星”的过去与未来

称自己为“星星”,微信头像是“I❤China”,今年是伊拉克商人Kussay在义乌的第15年。

在位于义乌赵宅的办公室里,时代周报记者见到了Kussay。这是一栋居民楼的二层,周边聚集了许多卖水烟的商家。约一百平的办公室装修简单,桌子上散放着几包板蓝根和番茄酱。

大约2公里之外,是被称作“世界超市”的义乌商贸城。5.5公里长,总面积超550万平方米,相当于770个足球场大小的商贸城平均每天吸引超过3000个外商停留。Kussay也时常来到商贸城,拿出手机里的照片向店员询货。

作为资深买手,Kussay的主要工作是为伊拉克的客户找到合适的商品。货品种类包括五金、汽配等,去年发了50个柜子,价值2000多万人民币。

在记者的采访之后,Kussay还要与一家公司商谈采购事宜。之后,他将去到上海迪士尼庆祝节日。

10岁时在杂志里第一次读到中国,当时的Kussay根本没想过,自己会在这个遥远的国度开启怎样的生活。

Kussay在上海迪士尼(图源:受访者供图)

初见

Kussay还记得第一次到义乌的场景。

那是2009年,接到老板要求派驻中国的电话,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向往的Kussay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我很喜欢中国。在伊拉克的时候,就会每个月订购和中国相关的杂志。当时那个杂志最后一页会有一些问题,答对的人有机会来中国免费旅游一个月。我每次都很认真地作答,从来没有成功过。”Kussay笑道。

从伊拉克到中国的旅程并不顺利。由于当地机场被炸毁,Kussay借道大马士革,乘坐卡塔尔航空的飞机来到中国,路上还被小偷偷走了一包行李。

从上海到达义乌已经是夜里十点。但刚逢春节假期,路边没有一家店铺在营业。大楼里也是黑的。“我想,这里看起来像伊拉克。因为美国人摧毁了电力设备,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电。当我走进楼里才发现,啊,原来装的是感应灯。”Kussay说。

义乌街头夜景(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Kussay在中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做装箱单和发票,有100个集装箱的单子需要他来完成。只带了一本英文字典来的Kussay几乎废寝忘食,晚餐时间也扑在工作桌前,只花了10天就完成了平时要一、两月完成的工作。

不久之后,他在义乌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主要因为这里有商贸城,一切都很方便。”Kussay说,他熟悉义乌的每个大小市场,足迹也遍布中国各地。

“我很喜欢中国人,这里的人非常友好。我从中国人身上学到了一件事。你看,有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很艰难,工作很辛苦,但他们依然会保持微笑,和你打招呼,想帮助你。”

Kussay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做生意。“我们去年发了50个柜子,价值2000多万人民币。”他对记者说,预计今年订单量会翻倍,全年发出的柜子要超过100个。

15年过去,他积攒了一批忠实的合作伙伴、关系良好的中国朋友,“我爱中国”,在采访中,他几次这样说。

义乌街头的广告标语(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摩苏尔

Kussay来自伊拉克摩苏尔一个富裕的家庭。摩苏尔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拥有伊拉克北方最大油田和最大炼油设施,也是伊拉克在北方的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

但在新世纪以来的国际新闻里,这个城市总与战争联系在一起。2016-2017年的摩苏尔战役,是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战役。因为频繁的战乱冲击,摩苏尔也被称为21世纪最惨烈的城市。

战争几次改变了Kussay的人生轨迹。年少时学习医科,但因为美军对伊袭击中止了学业;青年时在法国的商贸公司工作,有机会获得高薪和国籍,但想要回到祖国参与建设的他又遇到了伊拉克战争打响,不得不再次离开。

来到中国工作后,虽然生意顺利,但因为ISIS的入侵,Kussay已经有四年时间没有回到家乡。

在义乌的中东商人大多有类似的战争记忆。他们躲过战乱,在崭新的国度里寻找财富和机遇。

根据统计,义乌大概有350家伊拉克人注册的外贸公司,近千个伊拉克人在义乌生活。还有几千人分别来自阿富汗、叙利亚、伊朗等地。

在义乌,最有名的餐馆做的是中东菜,街道上弥漫的是水烟的味道。周末时,最拥挤的路段在清真寺前。在这里,Kussay们仍能保持熟悉的生活习惯。

义乌街头的水烟设备,这是一种起源于中东的烟草制品(时代周报 刘沐轩/摄)

或许在夜深人静时,对家乡的思念仍会涌上心头。Kussay也是一位诗人。在他年少时阅读的杂志上,他发表了自己诗作:

我抱怨我的抱怨和悲伤有什么用

只要我用手掌托住脸颊,胸口就厌倦了重复着的抱怨。

我让我的幻象在沙漠中漫游

我有时会在妄想中欺骗自己。但日子过得飞快。

其他人也随着悲伤的鸟儿悲鸣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马在乡村漫步

好在,摩苏尔也正从弹孔中恢复和重建。

Kussay有一个大家庭,四个兄弟,三个姐妹。他的弟弟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参与了摩苏尔的重建;有姐妹在当历史老师、化妆品公司的老板;今年2月,Kussay的另一个弟弟又在摩苏尔开了间新公司,加强与中国的商贸往来。

义乌商贸城内,工人在张贴广告牌(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未来

早起到公园做一些运动,喝一杯咖啡,到办公室或者逛逛商贸城。爱吃海鲜,爱吃烤鱼,爱逛夜市。这是Kussay熟悉的生活节奏。

“最近太忙了,没时间运动,所以我变胖了。”Kussay摸着肚子说。

除了日常的找货、商谈、发货,Kussay有许多展会要去参加。他给记者展示了今年要参加的展会信息表,表格印满三张A4纸。

Kussay和他的参展证件们(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Kussay今年63岁。这在国内已经属于退休年龄,但依旧精力满满的他并没有考虑过休息。“我的父亲工作到七十多岁。”也因此,他在国内需要缴纳更高的保险金额。至于65岁之后商务签证还好不好办,他暂时没考虑。

他并不感到疲倦。“当我感到悲伤的时候,我会感到疲倦。但我并不悲伤,因为生命短暂,无需悲伤。”Kussay说。

和许多这个年纪的中国大爷一样,在他的朋友圈里能找到不少岁月静好的心灵鸡汤。在其中一条里,他配上自拍,说:

我有头脑,可以工作、可以赚钱,可以享受生活。

所以,一切都很好。

(记者刘沐轩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关于文化,大湾区有了个新地标
独家调查皇台酒业2022年营收暴涨之谜:注销经营实体仍是大客户?
十天打卡13国只花1万多,年轻人当起“跨国特种兵”:路上奔波,精神充电
乐乐茶的增长焦虑:玩联名玩翻车了,被指侵害鲁迅肖像权收到律师函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