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广场进阶:给它一个充满智慧的科技大脑

2019-09-24 02:17:58
来源: 时代周报

文/游田

今天的万达集团,正在编织新一张消费时代的大网。他将利用腾讯、苏宁、京东海量线上流量和本身巨大线下商业资源开展多方面合作,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新消费”样板。

这也是最具想象力的商业模式,他们要如何打破单一消费平台、单一生活场景的局限,如何变革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经济,如何用互联网和技术重构新商业逻辑?

答案在9月19日的最新一届万达商业年会里有了揭晓。万达商业年会起源于2008年,旨在搭建全产业链零距离沟通一站式商业合作交流平台。历经十余年的沉淀与发展,万达商业年会已成长为中国最具行业影响力的商业盛会。

本届商业年会由以“洞察消费趋势 科技赋能商业”为主题,经济学家、行业领袖、科技大咖与千余名商业领域精英亮相本次盛会,共同探讨新消费趋势下的商业进阶之路,谋划商业地产存量时代科技赋能之道。

300余座稳定印钞机

作为中国商业领域的标志性旗舰,万达商管以每年新开50座万达广场的惊人速度在大踏步的前进。

“截至今年年底,已经开业的万达广场将超过300座,”9月19日,在今年的万达商业年会开幕式上,万达商管高级总裁助理兼华北运营中心总经理孙亚洲介绍称,万达广场已遍布全国的一到四线城市,有的甚至已经开进了县级市。

在同日公布的一份万达商业经营白皮书中,万达商管首次向外界揭秘了全国万达广场的城市轮廓——他们已在国内188座城市插上了万达的旗帜,这些城市已覆盖中国GDP总量的80%、社零总额的75%、城镇人口总量的70%。

万达广场迄今已开业项目为295座,管理面积达到4365万平方米,其中在一二三四线城市分别分布了23座、92座、97座和82座。万达广场覆盖的核心商圈总人口,以二线城市为最,达到15688万人,三线城市次之,为9228万人。

一并出炉的,是万达广场在过去多年来积累、沉淀的海量大数据。作为布局最广、数量最多的商业广场,目前万达广场的人流量已经相当可观。仅过去12个月,万达广场客流量已达到41亿人次。

源源不断的客流,带来的是红火的销售流水。过去12个月,万达广场创造的销售额为2500亿元,接近全国社零总额线下部分的1%。目前万达广场合作品牌数量累计达到27000家之多,主要分为居家、时尚、美食、亲子和休闲等五大消费场景。

这背后,含金量极高的收租生意,是万达集团掌舵人王健林的关心所在。2018年,万达商管租金收入328.8亿元,占总收入的15.3%,同比增长28.8%,连续十年环比增长超过20%。若是除去资产规模庞大的房地产REITs,万达应是全球头号包租公。

“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增长,也是最可靠的收入部分,”谈到资产收益,王健林理应得意,“建一个商业项目费时费力,但一旦建成,两三年培育期后就能成为稳定的印钞机。举个例子,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12年前开业,当时投资成本大约21亿元,现在一年租金7亿元,而且每年还在增长。”

把资产做轻,把利润做实,王健林顺势提出了万达广场的千店计划,这也是万达的护城河计划,“再过几年,万达租金收入达到千亿元。单凭这一条,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千店规模,就意味着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万达广场能覆盖90%,他们会像细胞分裂一样迅速占领中国的大小城市。他们定下的短期目标,是在明年年底前,开业的万达广场数要达到370座左右。

继续拓展万达广场的背后逻辑还有一条, 2018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这一数字对比发达国家的75%,还有发展空间。

事实上,2500亿元销售额和328亿元租金收入,这两大数字也给了万达商管更坚定走轻资产道路的决心。王健林曾有过表态:“从2019年起,开业的轻资产广场超过一半,以后占比越来越高,也许几年以后开业项目全部都是轻资产。”

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保持大步伐,继续坚持以轻资产为主、轻重并存的发展战略,寻求更多融资渠道和合作项目。

重构人、货、场关系

线下价值重新回到流量舞台的中心,但整体生态已与过往大不相同。伴随着扑面而来的云计算、AI、5G时代,万达商管团队也在努力重建实体商业中加速变革的人货场关系。

在此之前,王健林已给万达新一代广场重新定义——定位社交中心,增加文化内容,突出体验消费,线上线下融合。这也是万达广场在历经第一代单店、第二代组合店到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之后的又一次迭代。

“以明年要开业的北京东坝万达广场为例,这个广场有开放的空间界面、有创新的商业场景,我们还需要让它有一颗充满智慧的科技大脑,” 万达商管高级总裁助理兼商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尹强称,这就是我们第三个商业视角——智能,一个科技的视角。

事实上,伴随着万达广场的开发、演进的过程,从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阶段,万达始终在利用前沿科技进行商业的突破和创新,“我们的筑云、慧云、sMall系统,都将实现最终科技对商业的赋能。”尹强如是表示。

“万达在今年推出了服务于经营管理的sMall商场数字化系统,”尹强称,商场数字化三大核心要素,即流量数字化、消费数字化、场景数字化。通过导流到场、分发到店,最终让我们的前沿科技赋能于各个品牌商家的门店。

科技如何赋能商业?这场别开生面的万达商业盛会已用自身作出了示范。

在“先见,新消费——sMall商场数字化产品体验馆”里,从体验馆入口处的点阵磁力墙、“子弹时间”3D摄像技术,到体验馆内的全息游戏机、中庭大屏互动游戏,再到临近出口的人脸寻车演示、无感停车演示沙盘,都让人仿佛置身未来科幻场景之中。

这一切,都是丙晟科技“商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一个缩影。时间倒回一年前的5月30日,万达、腾讯以及腾讯旗下成员企业高灯科技宣布三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丙晟科技(万达商管占股51%,腾讯42.48%,高灯6.52%),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线上线下融合新消费模式”。后来,丙晟科技将这一目标再次明确为致力于实现“商场数字化”。

馆内利用IP等富有吸引力的手段实现“导流到场”,而Dsee.lab智能3D全息炫屏、小风景智能互动大屏等设备能很好地吸引到场客流参与互动游戏,并通过优惠券发放等方式引导客流,实现客流的“分发到店”,再通过刷脸支付、无感支付等科技手段,改善用户购物体验的同时,帮助门店进行数字化经营,实现“赋能门店”。

今年3月开始,丙晟科技为全国万达广场进行了无感停车升级,将停车出场平均等待时间从20秒缩短到了2秒。在这次万达商业年会现场,丙晟科技又带来了刷脸寻车、通用停车券两大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丙晟科技还展示了一系列整合了微信刷脸支付和聚合二维码支付的智慧屏终端——丙晟青蛙。丙晟青蛙不但能实现刷脸和扫码支付,并加强了用户隐私信息保护能力,还能实现支付后返券、自动核销微信支付代金券等能力,帮助商家进行数字化经营的同时,实现商圈内的跨业态联动。

“目前,购物中心的实际利用率,往往是远远没有达到设计接待能力的。”丙晟科技CEO高峡表示,以数据驱动提升购物中心运营效率,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万达在全国近200个城市有将近300座购物中心,如果能把每家购物中心的客流和销售提升10%‒20%,相当于再造了几十座万达广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