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都是制度惹的祸

2009-08-08 22:19:36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中国问题专家、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德中管理学院院长Carsten Herrmann-Pillath(中文名:何梦笔)教授在1128的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大讲堂发表主题演讲,指出“政府对市场采取不当的干预或者管制,也会导致市场失灵”。会后,何梦笔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时代周报:这次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哪些反思?

何梦笔:这次金融危机意味着我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要进行转型,转向何方呢?是否需要从所有的华盛顿共识的资本主义制度转向北京共识?危机爆发之后,一些人认为是英美主导的资本主义模式,也就是英美模式,或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出现了问题,人们也在反思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也应该多元化,包括德国、法国和北欧的模式。此外,还需要中国模式的影响。

时代周报:现在能不能说,我们过去的很多经济学说都是错误的?

何梦笔:我只想说,过去的一些经济学说,其实没能够解决在金融和经济当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问题,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可以说他们是失败的。

时代周报:中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何梦笔: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固定的汇率的制度。在中美和许多其他国家,固定的汇率制度都是政策的一个出发点。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储户在为美国人的消费买单。另外一个怪现象就是:中国积累了如此大的外汇储备,大都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库券。因此,在事实上,中美其实是联姻的,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冤家。

这不是说批评中国,因为中国这样做是想维持自己经济的竞争力,不是说哪一个国家故意要危害另一个国家的论点,而是双方都关注能够长久维持这种经济贸易模式。就美国人来说,他从以往的这种经济贸易模式当中显然获益匪浅,比如说消费者能够以很低廉的价格买到物美价廉的来自中国的产品。

时代周报:您如何评价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何梦笔: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各国央行长久以来最关心的是控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都是跟通货膨胀的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我们知道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他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是非常突出,而且还一直维续至今,中国之所以在价格方面有这么大的竞争力,一是与跟汇率有关,二是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有关,这会使得消费者支付的很多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之上,产生的是通货紧缩的压力,而不是通货膨胀的压力。

就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而言,既然是不存在太多消费品通货膨胀的压力,他们亦会进一步扩大货币的供应,但是却会造成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比如说房地产资产价值的通货膨胀。人们虽然在乎与消费品价格指数有关的通货膨胀,但忽视了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我想这应该是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造成的很大的悲剧。

时代周报:您认为该如何应对当下的金融危机?

何梦笔:我认为要采取系统的方法,就是说现在不要过多地关心是否经济要衰退,或者说是否商业周期进入谷底这些事情,我们更应该关注长远的东西、系统性的东西。长远来说,这次危机爆发的成因正是制度的问题。

市场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取决于决策者要发挥良好的作用。决策者所做的决策必须是正确的,否则政府也会失灵。政府对市场采取不当的干预或者管制,也会导致市场失灵。为此在制度的设计当中,一方面要避免行业的过度集中,也就是避免企业过大,从而导致“大企业不可倒闭”这一种现象的产生。要鼓励企业的经济多元化发展,对货币政策要加以控制。另外,政府不能够过度地干预危机处理和经济的运行。比如说现在危机爆发之后纷纷采取救市的计划,在许多传统经济学说中,这些救市计划是见木不见林的短期行为,像哪个地方发生火灾了,大家是赶到火灾现场扑灭火,却没有关注到对整个环境所造成的重大影响。

(本文经何梦笔教授的高足冯兴元教授校订,特此致谢。)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50只券商股齐飘红,“牛市旗手”业绩爆了!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
银行股再创新高!42家A股银行总市值超16万亿,有银行股价“跑赢”增持价
铅中毒危害不可逆,影响儿童智力?专家:通过环境控制预防,筛查是关键
香港豪门的光环与债务:三大家族拟融资超1350亿港元,地产巨头集体转身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