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艰难时刻,但斌发声不回本不收钱,免费管理会“吓退”奔私潮?

李强
2022-03-01 01:06:50
来源: 时代周报
截至今年1月底,私募基金合计存量规模已超20万亿元

一边是管理规模不断壮大,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前赴后继;另一边是业绩大幅下滑,负面消息频出,多家百亿私募为安抚投资者,纷纷祭出自购、免收管理费等大招。

2月24日,知名私募东方港湾创始人但斌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张微信截图,并发文称,2021年春节后至今,公司的A股与港股投资没有做好,自己也感到十分揪心。在与股东商议后决定,公司旗下所有累计净值低于1元的产品将不再收取管理费,待净值回升至1元以上再收取。

1646063536(1).jpg

此前,也曾有个别私募曾因净值压力减免管理费,但这种“公开操作”尚属业内首次。

但斌认为,如果给不能为客户赚到钱,就不应该收管理费,且希望以后发产品,合同中列明净值1元以下,即亏本时不收取费用。

此举会否推动私募整个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免费”时代?失去管理费支撑,是否会“吓退”入行者?

业绩下滑减费表诚意

2022年以来,对于私募行业而言,用“多事之秋”形容并不为过。

A股市场持续震荡,上证指数自开年第二个交易日跌破3600点后,一直徘徊在该点位下方,截至2月28日收盘,尚未收复3500点,累计跌幅4.88%。深市跌幅更大,深成指累计跌幅9.43%,创业板指跌幅13.28%。

私募基金普遍出现净值回调,朝阳永续基金研究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10日,3579家国内股票私募机构中,超过90%旗下产品收益率为负,而104家百亿私募机构中,有93家旗下产品收益率为负,占比高达89.42%。

东方港湾也没能幸免。但斌坦承,公司成立18年,先后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白酒危机、2015年股市大幅下跌等,总体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2021年春节后至今,A股与港股投资都没有做好。

受结构性行情影响,截至2022年2月18日,东方港湾旗下多只产品净值跌破了0.8元的传统预警线。其代表作“长江东方港湾2号”今年以来的跌幅达9.65%。

但斌坦言,尽管减免管理费的举措会使得公司收入减少近1亿元,也将给公司经营带来一些压力,但他希望通过这一举动向客户表达诚意。

此事在资管行业激起不小波澜。点赞者有之,认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冷眼旁观者亦有之,他们表示,虽然免收管理费体现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担当,但后续若在合同中明确“不回本不收钱”或引发行业内卷,中小型私募将面临更大压力。此外,市场调整等非人为因素所引发的净值下跌,是否应该通过免收管理费“认错”也有待商榷。

也有券商人士指出,私募除了直销通常还有其他代销渠道,代销渠道分得部分管理费甚至全部管理费,是行业内并未隐藏的规则,“免费时代”难推行。 但斌也称,目前正在与各渠道沟通协调。

“共情”举措也内卷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的数据,有1131只私募基金净值跌破0.8元预警线,其中11家百亿私募的84只基金“中招”。另有460只私募基金净值跌破0.7元止损线。

而在业绩大跌之下,在东方港湾之前,还有多家知名私募也通过减免管理费,或自购跟投的方式安抚投资者情绪,表达跟投资者共克时艰的决心。

2月8日,浙江善渊投资旗下产品单位净值跌破0.8元,面临清盘风险。公司回应表示,正积极调整策略,会适当减免费用,并加大自有资金申购。

2月11日,新晋百亿量化私募赫富投资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单位净值低于预警线0.88元,随后向投资人表示歉意,并称已于2月8日起将产品管理费调整至零,决定该产品未来在没有回到净值1元之前不再收取管理费。同时,赫富投资在2月10日以自有资金跟投母基金500万元。

2月16日,同样是百亿量化私募九坤投资被曝海外关联公司管理的一只亚太对冲基金1月总体回撤超7%,叠加5倍左右的杠杆后净值跌幅近40%。对此,九坤投资表示,基于对策略组合的长期信心,已于2月4日以自有资金3000万美元(约1.9亿元人民币)申购了该基金。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1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宣布自购,累计自购金额达12.65亿元,其中百亿私募有9家,自购金额达到11.8亿元。

奔私潮或受影响?

2021年年底至今,私募行业坏消息不断。前有风投教父汪潮涌失联,归来已成“失信之人”;后有百亿私募两位实控人“一死一重伤”,警方介入调查;接着又是上海一私募基金实控人离奇失踪,后被发现溺水身亡。

上述事件或有巧合,但私募业受关注度提高亦是不争事实 。

2021年以来,私募行业继续发展壮大。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月底,私募基金合计存量规模已达20.28万亿元,首超20万亿大关,同比增长18.86%。其中,证券类私募成为增长领头羊,规模同比大增45.61%至6.34万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财富管理总部总经理刘冰也表示,2021年私募整个行业管理人为2.45万家,虽然跟2020年相比增加数量不多,但产品达到了12万只,比2020年增长28%。值得一提的是,存量产品占62%,即近四成产品是去年发行的。

牛市出来混,熊市终究要还。去年新发产品不少是在市场高点被业绩引来的新钱,这也就构成了现在预警线、止损线附近私募从业者的惶惶不安。

相对公募来说,私募更具有追求绝对收益的特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基金行业就有包括董承非、崔莹、肖肖、葛晨在内的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奔私”。有基金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减费、自购等内卷压力之下,私募行业也并非会是公募基金经理转战的栖息港。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