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防务大棋局

2009-07-16 19:12:13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朝鲜宣布发射卫星的消息公布后,美军“约翰•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加入了与韩国联合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日本随后宣布可能拦截火箭;朝鲜警告拦截即意味着战争。东亚一盘棋的格局再度显现;而美国强化在西太平洋的存在、日本发展海上自卫队以及中国的海洋战略都说明,这个棋局的棋盘是海洋。

“东亚是一块错综复杂的拼图,每一块的形状都在变化,未来的变化将是非常动态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所太平洋论坛研究主任布拉德·格罗斯曼曾如此形象地描述东亚。

美国总喊“狼来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历史上看,东亚基本上是一个儒家文明圈。这其中寓含了彼此间的认同感。

相对于这个圈子,美国是个门外汉。它扩大在东亚存在的同时,仍“越来越担心”自己会被排挤出局。

美国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保留的“1-4-2-1”战略,第二个“4”字代表在全球四个关键地区阻吓敌对行动,东亚便是其中之一。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也表示,对付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新兴军事强国将是美军的重要战略之一。

三年来,美国人大张旗鼓地实施了这一战略。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欧亚大陆两端的兵力部署呈现出“西缩东进”之势,一方面裁撤在西欧的基地驻军,另一方面在西太平洋第二岛链核心之地关岛大规模加强军事基地建设。关岛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心,美军从这里出发可以很快抵达上述地区执行作战任务。事实上,近年来,美军在关岛部署了携带巡航导弹的B52H重型轰炸机、大型两栖攻击舰、“洛杉矶”级核潜艇以及先进的B2F/A-22战斗机中队,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从水下到天空的立体攻防平台已见雏形。

今年3月,美国海军斥巨资启动了为期30年的对于珍珠港海军基地基础设施的升级工程。美国《海军时报》透露,此次扩建的项目中,绝大部分跟核动力攻击潜艇有关。而且美国国内将珍珠港改造成核动力航空母舰母港的呼声非常高涨。届时,日本横须贺加上珍珠港两大母港,可以常驻3个航母战斗群。现在若从别的地区调动航母战斗群,最快也要十几天。

另据报道,2008年,美国14艘战略核潜艇共执行了31次核威慑巡航任务,这一频率已经达到了冷战时期的水平。而且现在,美国战略核潜艇主要在太平洋执行巡航任务。

正如肯塔基大学的国家安全研究学者罗伯特·法雷所说的那样,“美国海军还会在世界海洋主导至少50年。”

不过即便如此,美国担忧东亚地位不稳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息过。

过去,多数美国人通常只把中国看作是在未来才能对世界事务扮演积极角色的沉睡巨人;但美国拖着世界陷进金融危机泥潭时,他们心目中的巨人似乎一夜之间醒了,让他们产生了莫名的恐慌。

319日,美国《防务新闻》周刊一篇报道的副题则耸人听闻:当美国影响力消退时,东亚各方正在“振作起来”。文章不停地抱怨“中国想把美国赶出东亚”,而华盛顿却缺乏应对措施。这种情形带来的后果就是日本、韩国为了应对美国势力的衰弱而“一个劲地买武器”。

日本加快军事“外溢”

在防务问题上,日本确实买了不少东西,但不仅仅是武器。

今年2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签署协定,计划在5年内,将日本冲绳军事基地迁出80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撤兵预计将至少花费150亿美元。日本政府答应为此提供28亿美元的现金支持,另外还提供32.9亿贷款,这是日本首次负担日本本土以外的美军费用。

为美国人买单,日本并不是花冤枉钱。日本正式开始参与东亚海洋地缘政治角逐,军事影响“外溢”速度加快。近年来,日本有关东亚地缘战略的讨论趋于活跃,其主要表现是,在理论上提出“海洋日本论”,主张日本要克服岛国自我封闭的“根性”,增强海洋国家应具有的“开放性”、“进取性”。在政策上,开始积极参与东亚地缘政治关系、尤其是海上地缘竞争。日本相继通过的十几部防卫立法中,大部分都有规范自卫队海外军事行动的条文;在军事力量建设上,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成为发展重点。日本已决定改变在冷战时期的谨慎姿态,成为西太平洋地缘政治博弈的积极参与者,并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

借助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日本陆上自卫队以及航空自卫队先后突破了宪法限制,实现了派赴海外的愿望。而314日,在美国的欢迎声中,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两艘主力舰首次带着战斗任务开赴索马里海域。

《朝鲜日报》称,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具备了一支“大洋海军”所拥有的战斗力。反潜作战、海上扫雷以及海上补给能力上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不过,从目前来看,它的能力被美国主要局限在反潜和供给方面。有分析说,美国之所以费尽心思让日本筹建一支实力不俗的反潜舰队,无非是想培植一个前沿帮手出来,绝非想让日本称霸东南亚。可以说日本在战后一直拥有割舍不断的航母情节,但是日本想要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航母除非有朝一日能够摆脱日美安保条约的束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尽管摆脱日美安保条约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有望成为日本下任首相的民主党党魁小泽一郎对于自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地追随美国”感到颇为不满。在新的执政思路框架中,日本寻求在亚洲更多的支持和空间。此外,中日的军事交流和互信程度近两年来也有所加强。

中国重视制海权

中国,在美国以及日本的防务思想中,一直是假想敌之一,但同时又是可以合作的对象之一。

日本防卫大学教授平间洋一认为,海洋国力是“由一国与海洋有关的政治力、技术实力和军事实力的有机组合而成的力量,它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用以通过对海洋实施必要的利用和控制,获取国家利益、达成国家目标、贯彻国家政策”。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也来自海上……”这是伟大航海家郑和600年前就提出的一个观点。

如果把整个东亚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棋盘的话,随着历史延伸,各国地缘角逐的重点已经从棋盘的一边─大陆,转移到另一边─海洋。棋局的关键已不再是陆地空间的消长,而是制海权的把握。目前,中国的利益分布迅速向海洋方向扩展,面临的地缘政治矛盾和压力也来自海上。

美国参谋部联席会议主持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中美果真难免一仗,那么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里,美国的海上力量(加上空中优势火力)将远比地面部队重要。

“奥巴马政府和其盟国现在必须考虑中国(发展)保护其海外利益的能力。这可能在未来几年里根本性地改变美国海洋战略。”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麦克尔·奥斯林说。

为适应东亚海上地缘政治环境的新变化,中国必须也有必要打造强大海军,提出新的海洋安全理念和战略对策。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320日在北京会见到访的日本防卫相浜田靖一时表示,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防卫海洋责任重大;中国目前海军实力较弱,有发展航母的必要性。

防务策略上,中国秉承了一贯的和平合作原则。著名军事战略问题专家彭光谦少将1月接受专访时也表示,近海防御还是中国海军的性质。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50只券商股齐飘红,“牛市旗手”业绩爆了!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
银行股再创新高!42家A股银行总市值超16万亿,有银行股价“跑赢”增持价
铅中毒危害不可逆,影响儿童智力?专家:通过环境控制预防,筛查是关键
国产EDA重磅并购案终止!华大九天交易折戟,芯和要独立上市?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