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复苏 23位经济学家把脉中国经济

时代周报
2020-11-16 10:20:07
来源: 时代周报
对经济学家们来说,这既是空前尖锐的挑战,也是学术研究的最佳样本。我们从23篇访谈中选取了一些精彩的论断,和大家共享。

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今年以来,23位知名经济学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这注定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全球经济秩序急需重塑,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已列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规模和深度远超想象,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艰难攀登,内外部压力加剧,各种冲突在所难免。

对经济学家们来说,这既是空前尖锐的挑战,也是学术研究的最佳样本。我们从23篇访谈中选取了一些精彩的论断,和大家共享。

《财科院白景明:疫情不会破坏经济整体供求系统》 

刊发时间

2020年2月11日

背景

春节假期刚过,如何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宏观政策具体应如何发力?

“理解政策效率,不要简单地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拉动经济多少增长率,不能说拉动率低于以前。还需注意的是,拉动的百分点是在什么基数上。”


《清华大学朱武祥:九成中小微企业仍面临现金流压力》

刊发时间

2020年3月9日

背景

3月初,全国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为52%,中小企业现金流吃紧。为纾困中小微企业,中央和地方快速密集出台800项政策。

“信贷优惠惠及不到这些中小微企业。他们想要恢复经营,最需要的不是债务融资,而是权益类融资。他们因为疫情影响,财务实力受到削弱,债务融资会增加他们短期还本付息的现金流负担,甚至可能增加财务危机风险。即使获得贷款,如果形成坏账,商业银行的声誉、信用评级和股票市场估值会受到负面评价,造成中小微企业和银行双输的局面。”


《巴曙松:距离全面的金融危机尚有距离》 

刊发时间

2020年3月23日

背景

3月23日,全球股市又见“黑色星期一”。当日清晨,美股三大期指先后触发熔断,随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集体恐慌。

“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并未出现大规模的信用风险,金融机构未遭到重创,尚未有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因此,将其定义为市场危机更为准确,即美股的高杠杆、高被动交易和高程序化交易加速市场下跌,距离全面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尚有距离。”


《刘尚希:发培训券比消费券更管用》

刊发时间

2020年3月30日

背景

3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会议首次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

“现在政策思路上,要从传统围绕物去找项目的老套路中跳出来,转向以人为中心,把潜在需求挖出来,形成一揽子的政策方案。应当大力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对失业者、待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政府在这方面要规划引导、组织协调,财政也可以提供补贴,我觉得发放培训券比消费券更管用。”


《人大杨伟国:加速发展数字平台经济 扩大新增就业空间》 

刊发时间

2020年4月6日

背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2月份上升为6.2%,其中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

“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以及万物互联会重塑工作世界,我们现在的工作状态,五年、十年的变化都是面目全非的状态。这是一个趋势: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重大乃至根本的变化,岗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劳动雇佣关系正在被一种新的工作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本关系所替代。”


 《西南大学甘犁:消费券作用有限 应向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现金补贴》 

刊发时间

2020年4月13日

背景

4月初,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以现行联动机制测算的补贴标准为基础,阶段性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并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我们建议基于已有的个税申报系统,由中央政府向中低收入群体进行一次性现金发放,并保证一定的力度与覆盖面,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现金发放能够将疫情救助与刺激消费相统一,民生和增长兼顾,既保证低收入群体维持基本生活,又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的作用,将比基建投资更加立竿见影。”


《余永定:控制疫情,争取实现3%以上的经济增长》 

刊发时间

2020年4月20日

背景

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国内生产总值为2065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去年同期下降6.8%。这是自1992年公布GDP数据以来首次出现单季负增长。

“2020年的经济增速到底是多少?这确实很难判断。因为不确定疫情是否会反复。如果疫情反复,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只能假设:中国疫情得到控制,充分复工复产;国外疫情不会大幅度恶化;在正常情况下,2020年GDP的名义增速差不多是3.2%。”


《郑永年:中国企业将从“有限的全球化”中获益》

刊发时间

2020年4月27日

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经济全球化的“回头浪”席卷世界。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呼吁美国企业回迁,日本拨款2435亿日元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

“‘有限的全球化’是建立在主权经济之上的全球化。它有两个趋向性,一个是欧美国家会把一部分关于国家安全、人民生命的产业迁回自己的国家;另一个就是各国产业会在世界范围内分散布置。我认为建立在主权经济之上的全球化符合各个国家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姚景源:线上新型消费并非昙花一现》

刊发时间

2020年5月4日

背景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主引擎”的消费数据亦出现大幅下滑。根据统计局发布数据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基本跌回到2016年一季度的水平。

“一个真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人、土地、资本等要素要可以自由流动,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针对这些要素的流动,我们目前的差距还很大。”


《社科院杨志勇:更大幅度降准降息可期》 

刊发时间

2020年5月11日

背景

4月17日召开的中央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应从哪方面入手,才能体现“更加积极有为”?

“无论今年设定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目标,都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同时必须辅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双松’的经济政策,可以让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宽松,让经济增长目标更易实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不设GDP增速目标科学合理》 

刊发时间

2020年5月25日

背景

5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有一个目标。刨掉一季度-6.8%的GDP增速,二、三、四季度的表现应该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从二季度开始就没有任何托词了。大家反而更加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勤奋向上。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目标反而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没有目标胜似有目标。”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海南自贸港应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

刊发时间

2020年6月8日

背景

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海南从全国第12个自贸区,一跃成为全国第1个自贸港。

“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隧道,不仅可以使海南接入全国高铁网和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内地与我国第二大岛的陆路连接,彻底结束海南‘孤岛交通’的局面,还可通过该通道连接北部湾和粤西地区,将琼州海峡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新经济增长极,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态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董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进出口额有望逆势而上》 

刊发时间

2020年6月15日

背景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迎来至暗时刻。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4.9%。

“一些观点认为,经历本次疫情后,产业链会围绕某国或地区独立开展,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全球化经过多年发展,单一国家或地区重组产业链不现实,外资更不会加速离开中国。”


《人大副校长刘元春:快速提升有效需求 不必担心通胀》 

刊发时间

2020年6月29日

背景

6月底,央行二季度例会删除“控通胀”的目标。

“这些年,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采取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通胀率一直未达2%的目标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在实体经济收益率预期下降、未来不确定性高企的情况下,中国不必过多担心通胀。”


《北大教授刘剑文:疫情当前 房地产税法今年暂不出台》 

刊发时间

2020年7月6日

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经济形势剧烈变化,一度呼之欲出的房地产税,似乎变得遥遥无期。

“社会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立法进程也会发生变化。房地产税法何时落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推动房地产税的良法善治。一部法律出台,对社会进步有推动作用才是最需要追求的,如果短期负面影响过大,出台则需慎重。”


《社科院汤铎铎:经济持续弱复苏 宏观调控以稳为主》

刊发时间

2020年7月6日

背景

在一季度负增长6.8%之后,中国经济二季度增速跃升10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

“社会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立法进程也会发生变化。房地产税法何时落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推动房地产税的良法善治。一部法律出台,对社会进步有推动作用才是最需要追求的,如果短期负面影响过大,出台则需慎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新旧改应防止政府包办和公私不分》 

刊发时间

2020年7月28日

背景

“老旧小区改造”再次出现在高规格的会议中。7月24日举办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城市新市民和年轻人住房问题。

“项目应该由参与改造的企业主体唱主角,参与改造的企业与政府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或PPP合同,让企业参与进来,通过经营的方式,增加利润,同时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少花钱,多办事,把钱用在刀口上,现在最怕的就是政府包干,不仅成本高,最后居民也未必满意。”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 关键在提振消费》 

刊发时间

2020年8月3日

背景

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重在分析中国当前及中长期经济形势,为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工作定调。

“这次疫情暴发之后,中国经济复苏比较快,但是需求没有跟上生产的步伐,暴露了中国经济的短板——国内需求不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其主要支点是扩大国内需求,这将贯穿在‘十四五’期间,成为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的主线。”


《中银证券管涛:断言货币政策收紧为时尚早》

刊发时间

2020年8月10日

背景

一周之内,央行三度表态货币政策走向。结合5月份央行打击资金空转、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现显著恢复,外界纷纷判断:货币政策最宽松时刻已经过去。

“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单靠经济自我修复,很难使经济回到潜在水平甚至以上。因此,下阶段的货币政策仍要更加灵活适度。特别是考虑到当前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关键性作用,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至关重要。”


《社科院胡冰川:不必过度焦虑粮食安全》 

刊发时间

2020年8月17日

背景

汛情与疫情共同冲击,粮食安全再次引发公众关注。8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量为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粮收购总量为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

“很多人担心国内的粮食产量不足以应对目前的粮食产量波动。这种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粮食储备是保密数据。越保密,老百姓就越好奇。再加上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分级储备体制,还涉及国有企业改革资产等问题,会更容易裹挟社会情绪。”


《中科大陈雯:长三角探路双循环 沪苏浙皖共发力》

刊发时间

2020年9月1日

背景

8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前提下,会议强调: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长三角是强强联手的区域,江苏和浙江都较强,安徽融入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虽然安徽实力相对弱,存在感不是特别强,但现在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就是强大的优势之一。安徽目前存在的问题,跟其自身发展策略有关。此前过于注重发展合肥,几乎将所有资源集中在合肥,导致现在除了合肥有声音,其他地方声音弱,对接长三角核心区的力量不强。每个发展策略都有优劣,在初期集中力量发展合肥没问题,但在一定时候要做适当调整。”


《社科院孙萍、多伦多大学陈玉洁:巨型平台内卷化会让谋生者身处囚笼》 

刊发时间

2020年9月15日

背景

9月8日,《人物》杂志发表的《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舆论热议。同时也将长期研究外卖骑手职业困境的学者孙萍,卷入到舆论风暴的中心。

“巨型平台内卷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点,就是几乎在复制社会当中已经存在的不平等。本身社会资源丰富的组织或者个人,才可能从平台中得利。而真正依赖平台的人,往往面临着被割韭菜的命运,生活并不会因为你加入平台而得到根本改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