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口岸迈入4.0,珠澳合作再融合

陈佳慧
2020-08-27 11:12:50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陈佳慧

8月18日15时,新横琴口岸迎来首批通关旅客。“以前通关,两个口岸都要排队,要过两次查验,起码要15分钟,现在正常情况下1分钟内就顺利过关”,有旅客如是说。

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启用,澳门莲花口岸迁至横琴口岸,珠海澳门两地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通关模式,年通关量或达8000万人次,新口岸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口岸”。

作为琴澳两地往来的主通道,横琴口岸日通关容量从当前的2.5万人次,提高到超过22万人次;日通关车辆可从约2700辆次提高到超过7000辆次。横琴口岸是“一国两制”下珠海横琴与澳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也是粤澳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

当天举行的开通仪式上,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表示,横琴口岸的正式开通,必将更大程度促进粤澳融合相通,为两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

“新口岸的开通犹如小河变大江,把珠海与澳门两地的人流、物流、车流、科技流、创新流、信息流、财流指数级地放大,”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贡立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有利于澳门及由此登陆的海外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大湾区西部城市群,助力城市群产业的提升与发展。同时也把内陆的各种资源输入澳门,使澳门经济结构适度多元化。

半小时变一分钟

作为粤澳两地往来的主通道,20年来,横琴口岸经历四代变迁,从最初的铁皮房到今天的崭新大楼,横琴口岸见证着粤澳的往来和变迁。

2000年3月,作为迎接澳门回归的重点项目,珠澳共建的莲花大桥正式通车。横琴口岸获批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并对外开放,拉开了横琴与澳门陆上往来的序幕。第一代横琴口岸条件简陋,旅检大厅是简易铁皮房,口岸上午9时开关,晚上8时闭关,一天只开11个小时,验放几百人。由于当时横琴口岸是填海建造的临时口岸,通关两年地陷严重,曾于2005年关闭旅检大厅,在原址重建。

两年后的2007年,第二代横琴口岸重新开放,旅检扩容,整体通关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随着两地往来密切,第二代口岸也不足以承载通行客货的需求,2014年12月,第三代横琴口岸投入使用。

第三代横琴口岸实现了24小时通关,为通关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15年,年通关人数760万人次,此后的两年均超过800万人次,2018年则超过900万人次。

随着琴澳经济的深度融合,两地客流日益增长,横琴口岸的通关环境再次面临新的挑战。2016年12月,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就是8月18日开通的第四代横琴口岸。

新横琴口岸总投资约260亿元,涵盖口岸功能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区、口岸综合开发及配套三大功能体系,设计年旅客通关量8000万人次,日通关量22.2万人次。

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执勤二队副队长李春霞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两地查验一次放行的新通关模式非常有利于珠澳两地经济贸易往来,将以前两次排队、两次候检、两次数据查验的模式变成了一次排队、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大节约旅客过关时间。”

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杨海涛表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通关模式最早于2013年提出设想,珠澳两地边检部门从法律、业务、技术等多方面展开反复研究论证,就场地建设、查验流程、设施布局、合作方式等关键问题历经37次专题研讨,前后历时6年。

珠澳深度融合

口岸迭代更新的背后,是珠澳两地越发紧密的融合之路。

珠澳合作已经从初期单向投资发展到双向合作,由地缘亲近走向深度融合,双方合作涵盖了经贸投资、金融、文化旅游、城市规划与跨境交通等多个领域。

琴澳两地实现了越发便利的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在产业合作、制度规则、民生福利等“软联通”方面,两地不断地进行深度对接。

“横琴口岸开通后,澳门的高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模式、制度等方面将在横琴实现指数级的落户。”贡立华表示。

据南方日报报道,2018年10月以来,横琴新增注册澳资企业1535户,累计达2848户。粤澳合作产业园区落地项目28个,园区剩余的2.57平方公里土地,重点瞄准高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珠海而言,将更加激活珠海的高科技发展的活力,也融入更多、更先进、更有创意的思想和技术,为珠海的发展增添动力。”贡立华说。截至2020年6月,横琴22个对澳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达104.1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50.7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48%。

“在澳门方面,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有就业空间、发挥舞台,加大与内陆的情感沟通、文化认同,事业互动。”贡立华表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初创项目407个,其中澳门创业项目354个。

横琴将在粤澳深度合作中多处发力,包括全力推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筑新兴产业生态圈,全面推进城市新中心建设,提速构建宜业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