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财通”说来就来 理财产品怎么卖

曾令俊
2020-07-01 14:33:26
来源: 时代周报

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发布公告,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跨境理财通”宣布试点之前并未有明显征兆,显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的步伐在默默加速。

6月29日,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获悉,有多个银行在积极布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工行表示,积极做好“跨境理财通”业务开办准备。

平安银行资管部相关负责人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预期随着后续计划细则的出台,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银行和资产管理行业将在诸多方面受益。

“跨境理财通机制对大湾区内地居民来讲,增加了其配置海外市场的渠道。而一般情况下,境内个人只能通过沪深港通,香港互认基金或者QDII产品等渠道投资海外市场。对于香港市民来说,有机会通过跨境理财通增加投资于内地A股市场的配置,如购买内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专户等。”6月30日,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秦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前期部分理财产品的净值出现罕见的“负收益”,“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后,会对内地的理财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由于采用闭环汇划,跨境理财通是在特定空间支持特定机构为特定人群提供特定产品,所以无论从规模还是产品维度来说,都是在可控范围内开展业务,不会对内地理财市场造成冲击。”6月30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机构备战卖理财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多个银行在积极布局。

“大湾区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群,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预计至2025年,银行业务的收益将达185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10.3% 。我们正密锣紧鼓,准备以最强的服务能力迎接机遇。”6月30日,汇丰亚太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欣格雷回复记者称。

同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工商银行获悉,该行正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将根据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做好试点开办前的各项业务准备。包括集中优势资源,组织工行在大湾区三地机构,提前准备业务流程、系统研发、产品设计、风险防控等工作。

招行则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按照“专属账户,封闭管理,风险可控”的指导精神积极做好跨境理财通相关准备工作。

同一天,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地区行政总裁洪丕正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未来将继续配合相关政策,将积极进行跨境理财通的筹备工作,期望尽快推出相关产品及服务。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跨境理财通实现双向开放,或将利好招行银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业务试点将倒逼内地银行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客户禀赋优秀、积极转型的银行有望突围。

与此同时,有不少人士担忧,业务试点后是否会对当下的理财市场造成影响。多位专业人士表示,由于有额度显示,并且规定较多,防止了资金大规模异常流动,所以并不会对当下理财市场造成冲击。

公告指出,“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资金通过账户一一绑定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对“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资金流动实行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总额度通过宏观审慎系数动态调节。

“跨境理财通机制将借鉴之前股票通的经验,具有一站接入、封闭运行、额度管控、主场规则和收益共享等特点。”秦宜表示。

“不会对内地理财市场造成冲击,相反,跨境理财通的推出,有利于激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活力,带动形成良性竞合的资管生态圈,所以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何飞分析称。

初期“北向通”交易更活跃

政策显示,“跨境理财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

多位受访的人士均表示,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将释放个人金融需求,为大量潜在的个人跨境金融需求搭建互联互通平台。

“目前海外居民配置人民币资产主要通过陆股通、中港基金互认、沪伦通,境内居民配置海外资产主要通过港股通、中港基金互认、QDII基金等方式。理财通有望降低投资者门槛,拓宽出海投资通道,丰富投资标的。个人资产配置海外投资拉开新篇章,给机构理财业务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兴业研究最新报告认为。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则认为,理财产品、公私募基金以及资管产品的互认,是大湾区跨境金融的制度建设的重点。考虑到内地结构性产品合同相对简洁,预计香港居民较有兴趣购买内地合资格理财产品。

中金公司在其报告中预期,目前境内外利差较明显,“跨境理财通”的开通初期,“北向通”交易较为活跃,考虑到香港金融产品更多元,长远来看“南向通”也将日趋活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