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不再“难”:新增1876人到粤就业

2020-06-16 02:58:28
来源: 时代周报
直到今年5月,环江退出贫困县序列。“听到毛南族全部脱贫,真的很开心。”谭江泉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家人在当地扶贫工作组的就业引导下学习养蚕,希望能逐步提高养殖技术,为日后拓宽销售找到技术支撑。

编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必须如期完成。

然而,越接近目标,形势越是复杂。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深度贫困区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致贫原因复杂,是难啃的硬骨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挑战更为严峻。

2020年已经近半,要写好“脱贫答卷”,除了实干,别无他途: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列出问题清单,一项一项整改清零。

如今,冲锋号已响起,扶贫干部的辛苦指数将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群众搬走贫穷大山,赢得美好生活。

谭江泉的一天从早上6点半开始。一番简单洗漱后,他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工作岗位,在一家东莞的玩具厂的流水线上工作,直到傍晚7点。

曾为贫困户的谭江泉特别珍惜这样的工作。现年31岁的他是毛南族人,过去一直生活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约70%。

像谭江泉这样的贫困户,在环江县并不少。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交通、经济条件落后,曾因居住环境恶劣,毛南族以“毛难族”为名,20世纪90年代全县贫困发生率曾高达77%。

2016年9月起,深圳根据粤桂扶贫协作总体安排,对口扶贫协作广西百色、河池两市17个贫困县,其中包括环江县。2016―2019年,深圳向环江县援助财政帮扶资金12286.4万元,由福田区对口帮扶环江县,至今近4年。

由此,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逐年递减。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环江全县减贫2579户10480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13.16%,有17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减贫5997户22675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6.64%,有20个贫困村出列;2019年减贫4873户1728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8%,有28个贫困村出列。


直到今年5月,环江退出贫困县序列。“听到毛南族全部脱贫,真的很开心。”谭江泉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家人在当地扶贫工作组的就业引导下学习养蚕,希望能逐步提高养殖技术,为日后拓宽销售找到技术支撑。

一家六口年收入一万

谭江泉的家离东莞750公里。从东莞出发,得先经过深圳,乘17个小时的普快列车到达广西河池市。而后,还得驱车一小时才能到达环江县。

这是广西西北部,与贵阳接壤。相比沿海的城市,多了一些厚重。当地的喀斯特地貌与熔浆岩,让这个小县城以“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特殊的地貌,为县城带来光环,但也为这片土地带来庄稼难以生长的问题。

“之前家里就是种田的。”种庄稼虽难,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方式,依旧是包括谭江泉在内,不少毛南族人的选择。他父亲还会做些零工补贴家用。一家六口,年收入一万元出头,虽紧紧巴巴但也一天天过着。

环江县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过活的。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环江县全县平均收入不足300元,贫困发生率77%。经过多年努力,情况已有好转。2015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4万户,贫困人口6.6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9.56%。即便如此,这里依然是广西重点扶贫县之一。

谭江泉家里亦如此。父亲腰椎间盘突出日渐严重,身体难以承受过重的劳动,这意味着,父亲不能种田了,甚至连零工都不太能做了。

家里生活由此陷入泥潭,谭江泉必须得扛起家庭重担。眼看着孩子日渐长大,他知道自己面临的不只是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养育孩子的花销不少,自己得做点什么,才能让家人吃上饱饭,让孩子能够接受教育。”

就业帮扶走出大山

谭江泉遇上了机会。

2016年9月,深圳福田区成为环江县对口帮扶单位。帮扶伊始,福田便着手对接环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广东企业引入环江招聘、提供就业培训支持等解决就业难题。“每年花费70万―100万元。”曾驻环江县担任自治县常委、副县长的福田区干部施东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环江县随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适龄青年意向到粤就业调查,收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同时开展在粤就业贫困劳动力调查,摸清在粤就业人数底数,便于东部地区针对性地开展稳岗服务。

据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为对口帮扶地区提供有就业意愿、有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816条(人);通过摸底调查收集到在深圳就业贫困人口信息752条(人)。

截至5月28日,环江县举办“粤桂扶贫劳务协作专场现场招聘会”4场,远程招聘会2场。累计进场招聘企业2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1.5万多个。此外,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达到661人。

扶贫劳务协作招聘会让更多企业走进大山,环江县的人们看到了走出去靠双手劳动致富的希望。

谭江泉是在2016年走出了这个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来到东莞。

转眼四年,谭江泉每个月拿到3000多元工资。“给家里转账2000元。”谭江泉说,一个月要支出400元的房租,好在工厂内有食堂,每餐开销也就5元。“能有钱给家里,辛苦也值得。”

但谭江泉心里还是有个心结。自己远在东莞,家中尚有两老、妻子和两个小孩,小的那个才刚刚满岁。“无法照顾到家里。但好在家里每年都会收到补助,比如粮食、油之类的。”他说。

“我们不止帮助他们就业,对于已在广东工作的,会去慰问他们家属,给予帮助。”施东辉说,就业帮扶是一方面,稳住大后方,让他们能在外安心工作,这也是扶贫工作的一部分。

还需提高生活质量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近年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劳务协作服务活动,累计帮扶到粤新增就业1876人,帮扶实现就近就地就业1137人。

受疫情影响,年后复工成为大问题。深圳福田区还派专用班车前往环江县,组织110台次点对点大巴,护送1900名劳务工赴粤返岗复工,包括贫困人口758人。“我就是年后坐返工大巴回来的。”谭江泉言语间满是感谢。

近年,深圳福田区因地制宜精准帮扶, 从“组织领导、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合作、携手奔小康、社会帮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今年 5 月,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谭江泉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问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他讲道:“和工友们一起工作、生活,还可以。”但停顿两秒后,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依然不高。

东莞的夜晚热闹、漫长,谭江泉觉得这与他关系不大。“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热闹啊。”他笑着说,很多同乡都去工资高的地方了,但自己习惯在这里,暂时也不想去别的地方。

贫困县摘帽后,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此外,还要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家里开始养蚕了,但是技术有限,销路也是问题。”谭江泉说,近段时间家人都在学习养蚕,他闲下来的时候也会了解,看看能否帮着解决。

施东辉结束了驻环江县的工作,回到了深圳福田工作。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环江县已经脱贫,但是深圳的帮扶并没停止。深圳龙岗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到环江招生,通过免学杂费、生活费等方式提供帮助,让他们毕业后都能有工作,尽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江人就业难题。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社局也做好了计划。“加大就业岗位收集力度,加大对参加职业培训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加强与深圳的沟通,及时收集企业用工信息,促进转移就业工作,以实现稳定就业。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