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步履不停

黄嘉祥
2020-05-19 03:15:45
来源: 时代周报
从新《证券法》正式施行到创业板试点注册制落地,到新三板改革启动公开发行并挂牌精选层受理审核,再到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出台,这些改革举措在夯实市场根基的同时,亦有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202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而立之年,也是法治建设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推进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更进一步。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全文提出九大意见。

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意见当中,针对资本市场发展,《意见》做出81字定调,即:加快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作为要素配置和政策传导等的重要枢纽,资本市场改革加速。

从新《证券法》正式施行到创业板试点注册制落地,到新三板改革启动公开发行并挂牌精选层受理审核,再到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出台,这些改革举措在夯实市场根基的同时,亦有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疫情并没有阻碍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我国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实体经济恢复提供机制保障,提供动力支持。通过创业板改革和新三板改革发挥协同效应,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和居民投资渠道,优化疫情下的实体经济融资结构。”5月15日,新时代证券首席科学家潘向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疫情之下资本市场改革节奏在加快,力度在加大,有助于实体经济复苏。

潘向东指出,注册制落地,既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在而立之年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更多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向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将继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改革步入深水区

2020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步履不停。

历经五年四审议,3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生效。作为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这次修订是《证券法》实施2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修订,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大幕也正式揭开。

新《证券法》正式施行不久后,创业板改革启动。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证监会就创业板改革相关的四项部门规章公开征求意见,深交所同步就八项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时代周报记者从深交所获悉,截至5月11日,深交所共收到近300份反馈意见。

潘向东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接棒科创板,未来是我国注册制改革的主战场,对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意义重大,同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明确了自身定位,主要内容涵盖了发行条件、审核注册程序、发行承销、信息披露、监管处罚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

与科创板不同的是,创业板将同步推进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

经历10余年发展,创业板如今已有800多家存量上市公司,以及数千万存量投资者。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平衡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创业板改革获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亦同步推进。2020年1月,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实施定向发行有关业务规则,自办发行、取消单次发行新增股东35人限制等改革举措落地实施。

4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正式启动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业务的受理与审查工作,多家新三板公司相继冲刺精选层。

截至5月17日,新三板精选层已受理企业达27家,13家企业进入问询阶段。

聚焦注册制主线

推行注册制依旧是资本市场接下来改革的主线。

“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总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分步实施,尤其需要市场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此前科创板已经试点了增量市场的注册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创业板正在试点存量市场的注册制改革,下一步将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稳步在全市场分阶段实现注册制改革目标。”5月15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指出。

易会满表示,注册制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尊重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

根据安排,下一步将在全市场分阶段实现注册制改革目标。

“科创板是增量改革,是注册制以及相关基础制度改革的试点。创业板是存量改革,只有创业板改革达到预期了,全市场的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所以,创业板改革堪称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的关键一环。”5月15日,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在潘向东看来,注册制是破解一级、二级市场失衡问题的关键,在全市场分阶段实现注册制改革,有助于改变经济金融失衡的格局,鼓励更多资金流向创新型企业;在制度层面,加速注册制改革,尤其是新《证券法》已经实施,注册制在科创板初见成效,尽快实现注册制在创业板、主板推广;在监管层面,转变监管理念,从“重融资”向“重投资者保护”方面转变。

“在上市公司选择上,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从国有企业为主向创新型企业转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和良性循环。”潘向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退市制度方面,去年以来,证监会着力畅通强制退、重组退、主动退等多元化退出渠道,共18家公司实现平稳退出,创历史新高。

潘向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证券法》积极探索创新退市方式,实现上市公司多种形式退市渠道,在把好入口的同时,积极深化存量改革,拓展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优化存量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生态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易会满指出,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资本市场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方向和决心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变化。

“我们将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加大重点改革攻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合理把握改革节奏和时机,抓紧推出有利于更好支持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改革措施,确保‘深改12条’有序推进、渐次开花。”易会满表示。

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四个敬畏”是易会满最重要的监管理念,顺畅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易会满上任以来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向,未来资本市场会越来越坚定于这个方向。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