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锐评:谨言慎行赤字货币化

刘晓忠
2020-05-15 22:16:44
来源: 时代财经
当前与其倡议财政赤字货币化,还不如适度推动企业和居民债务的国债化,适度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负债率,让企业和居民轻装上阵更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

最近某专家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观点一石击浪,引发市场热议。持“财政赤字货币化”论者,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主要国家央行实行极度的量化宽松政策没有引发通胀海啸,来支持其观点。

不过,这只是一种有待人们深入研究的特定经济金融现象,要作为可推广使用的政策建议,还需要谨慎。

远的如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胀不谈,就从新近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就可以得到一定警示:作为一种未知新型病毒,开始人们对其的认识是不足的,如年初在国内流行时,确实给人以较低致死率,即只比流感高一点的观感,为此一些专家将其当作大号流感,如今一些国家的致死率达到10%以上,人们才发现各国都不同程度地低估了其危害性。

因此,量化宽松没引发通胀海啸,并不能佐证财政赤字货币化也可以。肆虐的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大破坏的当下,人们对经济战疫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财政赤字货币化”是否是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是值得慎言谨行的;否则,稍不留神就容易放出灰犀牛。

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首先需要理解其含义。脱钩金本位后的法定货币就是一张通用借条,本质是负债;财政赤字是政府负债,财政赤字货币化说白了就是将政府负债变成一种通用借条,这就如同本来是丈夫或妻子一方的婚前财产或负债,另一方希望变成婚后共同的财产或负债;显然,除非夫妻双方自愿达成共识,否则没人愿意这样分享。

财政赤字是政府将未来的部分财政收入提前花掉,财政赤字货币化则是一种通过稀释单位货币购买力的加税行为,这如同一个人看到邻居家有钱舍不得花,就跟领居说可以替他们把钱花掉类似。不知持“财政赤字货币化”者,是否愿意把其财产和收入分享给他人。

厘清了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内涵后,那么就需要辨析其是否会带来货币超发问题,进而才能更好地辨析其是否为当下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合理选择。

既然货币是一张通用的借条,那么不管怎样,在现有状态下将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意味着增加了基础货币,也即相对于社会上总的商品和服务而言就是货币超发。

那么,是否从“货币状态”来考虑,财政赤字货币化就不会出现“货币超发”了?如果这种解释行得通的话,就如同债务人跟债权人说,之前欠的账可以一笔勾销一样。

其实,“货币状态”和“货币超发”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运行状态问题,一个是有无问题。这就好比一个家庭买了两套房,一套用来自己住,一套暂时闲置,但绝不能说闲置的那套房不是这家的财产,只有自居的那套才是这家的财产。

更确切地说,货币状态表达的是经济社会的活动状态,与货币是否超发是两种现象,不能说退出流通领域雪藏了货币就不是货币,也不能说沉没了的货币就不是货币,而只能说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乘数由于存量货币结构、使用预期等而下降了,不能说单位货币流动性下降了就可以成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由;否则,如果财政赤字货币化不是货币超发,那么企业和居民负债的货币化也具有同等效用了。

“货币状态”度量的是经济社会的信用创造活动状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家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有触发通胀海啸,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信用紧缩、债务紧缩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展,如近年来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等等,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用收缩;而且,2008年以来主要国家央行的量化宽松,是一种量价结合的货币流动性刺激政策工具,与财政赤字货币化也不同,量化宽松只是债权债务关系在市场主体与央行间的变化,央行出售资产,注入的流动性也就收回来了,财政赤字货币化则是原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消失,即一旦财政赤字货币化了,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结束了,放出去的水没法收回来。

更为重要的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并不一定能有效激活经济社会主体信用创造的活跃度。事实上,经济社会主体不愿意进行扩大生产的信用创造,并非是因为市场没有足够的可流通货币,而是因为企业和居民不能扩展自己的信用,如企业看不清方向,不愿举债扩大生产,居民不看好未来收入不愿举债消费。

显然,这些是财政赤字货币化解决不了的,即便是企业和居民的负债也通过货币化,也不会激发企业和居民的信用扩展。要真正激发企业和居民的信用扩展动力,关键还是要通过伐毛洗髓的改革与开放,缓解甚至清除掉企业和居民的顾虑,切实有效降低经济社会运行的成本,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让企业和居民看清市场机会,市场的信用创造才能活跃。

当前与其倡议财政赤字货币化,还不如适度推动企业和居民债务的国债化,适度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负债率,让企业和居民轻装上阵更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鉴于目前企业和居民高负债率问题,政府若能通过发行国债适度置换企业和居民的负债率,或将是当下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合理选择。

(作者系财经专栏作家,资深金融从业人士)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去年利润7.57亿!爱旭股份发布轻质新品,全BC路线首创0BB技术
菜鸟撤回上市30天:阿里百亿回购开启,接盘申通所持股份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华大基因一季报出炉:深化提质增效,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