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级市场买买买 中信证券推300亿员工持股计划

2019-03-12 05:02:41
来源: 时代周报
虽然有10余家券商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但真正得以实施的却在极少数,目前仅有国元证券在2016年、兴业证券在2017年得以被实施。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虽然中信证券(600030.SH)的4位分析师3月7日发布了看空中国人保(601319.SH)的研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这家龙头券商刚刚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

就在股价大涨并创三年多的新高之际,中信证券推出了金额高达300亿元的员工持股计划。3月4日晚,中信证券共发布了31份公告,重点披露了《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向公司骨干员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根据公告,中信证券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为公司应付员工的合法薪酬,由信托机构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A股或H股股票,累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10%。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分年实施。以目前市值估算,实施金额接近300亿元。

与其他券商推出的同类计划相比,中信证券的员工持股计划无论是规模、周期均远远超过同业。申万宏源分析师马鲲鹏就此认为,这是“罕见大手笔、长周期券商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出公司乐观的业绩前景,更需重视监管层对未来龙头券商市场化监管的积极态度”。

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信证券这样的大手笔确实非常罕见,远远超过同行,反映出管理层对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充满信心,也有助于将公司发展与员工利益深度绑定。”

2015年以来,多家券商陆续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开始,10余家证券公司相继推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但真正实施的仅国元证券和兴业证券两家。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源于金融国企员工持股的限制,虽然目前限制仍未厘清,但如今监管层鼓励上市券商实施员工持股的趋势日益明显。

看好未来十年行情?

中信证券表示,设立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草案,中信证券本次员工持股参与总人数中,母公司员工持股人员数量为1000―1500人,人员范围包括公司董监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关键员工、总部SVP及以上职级人员、境内各分支机构营业部总经理及以上人员等骨干人员,人员条件为已在公司工作满12个月的全职员工。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信证券曾在2006年推出过股权激励计划。但那次股权激励计划规模仅为2216万股,参与人员仅针对11名董监高及个别业务骨干。

兴业证券分析师傅慧芳认为,此次股权激励覆盖人员较为广泛,有助于及时绑定核心业务人员,有利于公司人才团队激励和业务持续推进,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除了覆盖人员广泛,中信证券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更是罕见大规模、长周期,远超同业,意味着看好未来十年的行情。根据公告,本次员工持股有效期为10年,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限不低于24个月,募集规模累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0%,其中A股和H股股票总数分别不超过各自类别股份总数的10%。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信证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的来源,是由信托管理机构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的A股或H股。若按3月11日收盘价计算,公司总市值为2919亿元,则此次员工持股规模累计接近300亿元。

前述上海券商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是目前券商推行的员工持股计划中规模最大、周期最长、占比总股本比例最多的。其他券商推出的类似计划一般规模只有几亿元,占总股本的比例也是少量的。”

国元证券和兴业证券目前已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国元证券共发行两期员工持股计划,认购股票数额分别为2256.1万股和700.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5051%,认购总金额为4.31亿元。2017年5月公积金转增股本完成后,第一期和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数量分别变为3384.14万股和1050.08万股。以此计算,员工持股计划平均成本在9.7元/股左右,而截至3月11日,国元证券股价为10.04元/股,略有浮盈。

兴业证券同样发行过两期员工持股计划,认股股票数额为4766.9万股和203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01%,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回购股票的价格为 6.54 元/股。截至3月11日收盘兴业证券股价为7.28元/股,浮盈11.31%。

 两家券商的股票来源,均为2015年维稳股市时回购的股票。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国元证券的员工持股计划处于刚刚解套的状态,兴业证券的浮盈相当于一个涨停板,以1―3年的投资周期来看这样收益只能算不尽如人意。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一方面,当时的发行价格相对在高位;另一方面,两家都属于中型券商,在目前强者恒强的大环境下,监管层‘扶优限劣’,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更利好大券商的业绩,挤压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中信证券作为券业老大,无论是市场还是其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对中信的中长期发展都会更有信心。”

“历来对金融国企员工持股及券商员工持股,都有双重限制,此次中信员工持股方案,是对这两大约束的一次性突破。如今阔别已久的券商员工持股计划重启,管理层对公司业绩前景所持的长期乐观态度无须赘述,更需重视监管层对未来龙头券商市场化监管的积极态度。”马鲲鹏表示。

仅2家券商实施过员工持股计划

虽然中信证券2006年便已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但那是在特殊历史时期(股改试点期)、在特殊任务(股改)的“掩护”和特殊股东中信集团的支持下,对少数高管施行的股权激励。

与本次由信托机构代持不同的是,中信证券2006年的员工持股来自于暂存于中信集团股票账户下总量为3000万股首次股权激励暂存股。当年,中信证券拿出了其中的2216.31万股用作股权激励计划。

此后近10年,券商员工持股进入了停滞期。北京一家大型券商资深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券商员工持股长期停滞,源于受到三大制度的限制。

上述分析师解释说,首先是《证券法》第43条对证券从业人员持股的限制。其次,财政部2008年65号文《关于清理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激励有关问题通知》明确指出:“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不得擅自搞股权激励,对于准备设立和已经在做股权激励的企业,都要暂停等新政策明确后再定。”第三,财政部2009年2号文《关于金融类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暂时停止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在国家对金融企业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政策公布之前,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不得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013年3月,证监会曾公布《证券公司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管理规定对可实施股权激励的证券公司、受激励对象、持有形式、信息披露等作出了明确要求。

当年年底,广发证券第一、第二大股东辽宁成大与吉林敖东同时发布公告,表示将出售广发证券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和股权储备集合财产信托的受益权。但随后因受到政策等方面限制,股权激励信托计划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没了下文。

直到2015年,券商员工持股长期停滞的局面才被打破。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开始,便有联讯证券、海通证券、国元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吴证券、中原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国联证券、太平洋证券、兴业证券等10余家证券公司相继推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2015年8月底,证监会召开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专题工作会议,鼓励上市券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三大制度限制待厘清

虽然有10余家券商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但真正得以实施的却在极少数,目前仅有国元证券在2016年、兴业证券在2017年得以被实施。上述分析师认为,这是由于三大制度限制仍未正式厘清。

以太平洋证券为例,其于2017年3月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但时隔一年后,2018年4月,太平洋证券公告称,鉴于目前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采取审慎原则,公司认为近期推进实施本次员工持股计划不具备可操作性,为维护公司、股东和广大员工的利益,经审慎研究后,决定终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但目前,监管层鼓励券商员工持股的趋势越发明显。去年10月,《公司法》有关回购股份的部分条款修订前后,方正证券和东吴证券发布了回购股份计划。两家券商均表示:“本次回购股份将依法注销,或作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或以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允许的其他方式处置。”

去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明确提及上市券商可以通过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形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力度的政策再度加码。

万联证券分析师缴文超认为,虽然目前在《证券法》等法律中仍存在制度障碍,但政策鼓励上市券商实施员工持股的趋势明显。未来若配套制度落地,券商员工持股计划有望加快推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