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定调稳中有变

2018-08-07 02:09:58
来源: 时代周报
“稳金融”的提法前所未见。在专家看来,与“三大攻坚战”里面“防范系统性风险”提法的区别在于,在“稳金融”的表述中,政策层“托底”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志更加突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会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强调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

本次会议有两个新提法特别引人关注。一个是“稳中有变”,另一个是首次出现的“稳金融”。

相比人们常见的“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等表述,“稳中有变”新在哪里?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不确定性就是中美贸易摩擦生出的种种变数,一系列外部经济风险正在让中国的经济经受严峻考验。“稳中有变”措词的背后,代表着一种积极而务实的态度,中国经济只有充分正视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才可能做好各种政策工具的储备,并采取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稳金融”的提法前所未见。在专家看来,与“三大攻坚战”里面“防范系统性风险”提法的区别在于,在“稳金融”的表述中,政策层“托底”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志更加突出。

实际上除了上述两个新提法之外,本次会议还有一处表述同样富有新意,那就是“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近十年来,房地产及其衍生问题已演变成为中国的“民生之痛”,也是导致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一大原因。在应对房地产及其衍生问题的过程中,“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为政策调控的主基调,也是公众司空见惯的表述。

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舍弃“过快”新添“坚决”,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就在政治局会议召开之后,审计署最近发布了一份工作报告,报告披露,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涉及房地产资产闲置。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6.23%,合计持有市值9904.6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

在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个人购房颇多掣肘的情况下,以企业的名义购房、上市公司持有房产乃至住宅,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并不少见。尤其是近年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盯住了地产,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深圳、南京等很多城市,住宅类房产被企业整体购买数量都在呈大幅增加的趋势。而对某些上市公司来说,有闲钱时买下大量房产囤房,等到升值时变现,几乎成了其增加业绩甚至是扭亏保壳的法宝。

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深度进入楼市,不仅证明遏制投机炒房的难度在加大,也意味着房地产及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加趋于复杂。而在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变”的格局中,面对着新挑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表述之所以惹人注目,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两个重要的判断:放任房价上涨,会进一步积聚目前已知的风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损害;房地产及其衍生出来的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容忍、必须解决的地步。

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企业炒房的乱象必须煞住。

央企已经开始部署。前不久,国有企业改革会议提出引导企业做好发展长期规划,界定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中的信号十分清晰:遏制企业炒房,先从央企做起。

各地也在行动。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 、西安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出售商品房的政策,来抑制个人以企业名义购房的投机行为,7月底,深圳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北上广深的地位特殊,对于各大城市来说,由于这一政策既有利于缓解市场供需的紧张,更有助于逼使经济脱虚向实,紧随跟进应该是一个大概率的选择。

当然,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还应因城施策、多管齐下。从短期来看需要加大市场供给力度,促进供求平衡,更长远的是要合理引导预期,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中小厂商的逆袭!4款新游戏海外半年揽金超7亿元,《Dark War》成最赚钱出海黑马
50只券商股齐飘红,“牛市旗手”业绩爆了!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
银行股再创新高!42家A股银行总市值超16万亿,有银行股价“跑赢”增持价
铅中毒危害不可逆,影响儿童智力?专家:通过环境控制预防,筛查是关键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