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钛赴美IPO 营收依赖五大客户

2018-07-24 03:47:31
来源: 时代周报
与早期互联网金融公司走马圈地式的扩张方式不同,以品钛为代表的技术服务商的上市,折射出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走向多元化,业务链条进一步细分。

时代周报记者 宁鹏 发自上海

7月16日,品钛招股书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披露。招股书显示,品钛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拟筹集最多7000万美元,其承销商为高盛、德意志银行与花旗银行。

专注B端业务的品钛,倘若上市成功,将成为金融科技领域一个颇为独特的样本。

有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与早期互联网金融公司走马圈地式的扩张方式不同,以品钛为代表的技术服务商的上市,折射出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走向多元化,业务链条进一步细分。

与大象共舞

作为2018年首家在美股递交招股书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品钛的定位颇为独特。在2017年的互金企业赴美上市潮中,趣店、拍拍贷、乐信等公司主营业务均聚焦C端的现金贷或者消费金融业务,而品钛的定位则为金融科技赋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面向B端(金融及商业机构)。

这些解决方案类似于一个端到端的桥梁,一端连接商业机构,为其补强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并运营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服务终端用户,帮助流量变现;另一端连接金融机构,为其获取、运营海量的互联网用户,助其快速实现智能化转型。

以常见的信贷业务为例,商业客户主要扮演资产端的角色,而金融机构客户则为资金端角色。

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品钛共有179家商业合作伙伴、81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其中,向11家商业机构提供消费场景分期解决方案,包括去哪儿、携程、翼支付等;向140家商业机构提供个人信贷解决方案;向8家机构提供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小米、民生证券等。

从品钛的财务数据来看,其收入亦主要由B端客户贡献。招股书显示,2018年一季度,品钛总收入为2.794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技术服务费的收入占比超过七成。目前,品钛的收入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提供个人与小微企业信贷系统服务获取的服务费;提供场景消费分期系统服务获取的费用;财富管理系统服务费。

招股书披露,通过品钛提供给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大量终端用户获取了各类金融服务,其中大部分为商业合作伙伴的客群。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通过品钛信贷解决方案来获取贷款服务的注册用户达到2100万,经由各类解决方案累计完成的贷款总量达到239亿元人民币。通过合作伙伴使用品钛财富管理解决方案的用户达到16.8万人,交易金额37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服务B端客户的商业模式在金融科技领域开始变得主流,即便是一些坐拥海量流量的巨头的公司,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亦纷纷宣布去“金”就“服”。

在金融牌照方面,品钛也有所斩获,旗下虹点基金拥有基金销售牌照,麦芬保险拥有保险经纪牌照。

一季度扭亏为盈

据招股书数据,2018年一季度品钛实现了146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而在2017年,品钛亏损了8490万元人民币。

自2015年6月份推出首款产品以来,品钛最近三年的营业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16年,品钛实现营收5490万元人民币,2017年增长至5.69亿元,同比增长936%,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339%。

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品钛2017年亏损8490万元人民币,较2016年降低了57.7%,甚至在2018年一季度则实现了146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倘若根据调整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的盈利,2017年亏损53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2%,2018年一季度则实现盈利2350万元人民币。

截至2018年3月31日,品钛拥有199名科技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7%。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品钛的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达到12%,在互金公司里颇为罕见。

服务B端客户的商业模式让品钛颇为依赖大客户。截至2018年一季度,去哪儿是品钛最大的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16、2017年以及2018年一季度,品钛收入中70.2%、65.1%和55.3%的收入来自于前五大合作机构,其中与去哪儿合作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5.8%、46.2%和27.2%。

品钛亦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与这些业务伙伴的关系并非独家合约,且合约期限较短,如果这些合作伙伴发生改变,其业务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从数据上看,对于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在逐步下降,但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合作机构依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

在2016年和2017年中,品钛的解决方案分别促成了超过850万笔和2130万笔贷款申请,促成的贷款总量分别达到了人民币48亿元和人民币152亿元。在2017年第一季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品钛分别促成了超过440万和480万笔贷款申请,促成的贷款总量分别达到了人民币23亿元和人民币38亿元。

据招股书数据,品钛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业务:提供个人与小微企业信贷系统服务获取的服务费,在2017年的总收入中占比为74.8%;提供场景消费分期系统服务获取的费用,这部分的收入占2017年总收入的24.6%。至于财富管理系统服务费,即在虹点基金平台上开展业务所收取的费用,这部分收入目前在总营收中占比极低。

新浪小米参股

在赴美IPO之前,品钛刚刚完成了一轮融资,总计1.0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新浪、曼图资本、STI Financial Group、顺为资本、熙金资本等。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期,品钛排名前8位的股东分别为:董骏、曼图资本、新浪、银泰资本、小米、魏伟、彭笑玫、经纬中国。

据招股书披露,多家巨头参股品钛。在本次IPO前,董骏是品钛最大股东,其通过一家离岸公司Genius Hub Limited持有品钛10%的股权,品钛所有董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为24.8%。曼图资本持有品钛7.9%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此外,新浪通过New Fortune Fund L.P.持有7.7%的股份,银泰资本持有7.5%的股份,小米投资持股7.2%,这三家公司亦位于前五大股东之列。

董骏为积木拼图集团创始人兼CEO。2016年9月,品钛进行了重组,将旗下网贷平台积木盒子划分至新成立的积木集团,重组完成后,品钛与积木各自成为独立法人,进行专业化运营。此前,积木盒子已经通过借壳方式登陆港股。

实际上,招股书中也提及了品钛面临的一些风险。首先,品钛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运营时间并不长,迄今不到两年,并且今年一季度才实现盈利,经营能力还有待考验。同时,品钛这种两端连接商业机构与金融机构的模式,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中也不多见,商业模式是否成立也需要经历市场的检验。

品钛还与一些背景雄厚的机构竞争。在消费金融赋能领域,百度金融的商业模式和品钛类似,都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赋能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在获取客户方面面临竞争。而微众银行、京东金融、平安壹账通等大型公司,与品钛在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保险经纪领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此外,中国的企业往往倾向于大而全的模式,因此不排除合作伙伴在运用品钛的服务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关技能,之后抛弃品钛自己做的可能性。

最后,自2016年以来,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监管约束,可能会对品钛对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服务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销售通宵接单、提车要等2个月?小米汽车售价21.59万元起,雷军:成本真的很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