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危机”

2019-08-15 11:05:30
来源: 时代周报
有人分析,此次事件貌似发生突然,但实际可能是兰州市政府与兰州石化多年博弈的集中爆发。

本报记者 王鑫 发自北京

4月11日,周末。

这天上午11时30分,忙了一早上的王磊刚打开微信,就被同学群里的一则消息震住了,“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该公司检测显示,4月10日22时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他开始跟水厂的同学求证,答复是肯定的。王磊是当地一家石化公司的员工,他所在的兰州西固区是这次水污染的严重区域之一。

张娟娟则是在下午上班后才知道了自来水被污染的事情,在当天下午的会议上,“城关区政府领导简单地通报了情况后,让我们可以告诉辖区的居民不要再饮用自来水,然后给大家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在区府工作的张娟娟分配到的任务是让街道统计辖区医院、学校的数据,以及要求一些部门的员工必须在岗。

“我那天的状态就是不停地发短信、打电话、收集数据。” 那天晚上,张娟娟和同事的晚餐是面包。“我们在办公室的还好,还能偶尔休息下,我们很多出去发水的同事,都是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才回家休息。”张娟娟说。

是夜,兰州全城无眠。

谁的责任

尽管在4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民道歉,但到目前为止,大家讨论的焦点依然是水质究竟是什么时候被污染的,为什么知道污染了这么久才报道,谁该对此事负责等。

在处理现场有人发微博说,取水自流渠与兰州石化302、304厂交汇处近3公里的路段被完全挖开,发现油腻、油污铺满自流渠,臭气熏天,石化系统的领导干部满脸不自在。

“大家看到的新闻,绝对不会放开挖的画面,里面进去的人要没收一切电子设备,绝对不允许拍照,但是据302化工厂出来的人说,挖开的地方恶臭无比,很多人出来都吐了。”兰州石化的王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事实上,网上最早的关于此次自来水污染的消息则称,经甘肃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此次水污染的主要责任在兰州市威立雅,该公司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系水厂泵房实施清洗作业所致。

但这一说法仅限于兰州市及甘肃省环保部门的认可。兰州威立雅则坚持认为,“此次苯超标的原因初步判断苯污染出现在自流沟。”兰州威立雅副总经理闫晓涛发表这一言论时,远早于兰州市官方时间约10个小时。

有一种说法是,部分企业确实在使用二甲苯作为去污剂,来清洗铝材或玻璃设备。“是不是兰州石化造成的污染不好说,但威立雅的自来水管道比较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兰州当地的一名媒体人如是说。

4月12日,在西固区政府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有关人士称,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但这个说法被兰州石化否认了。

王磊坦承,因为这个事情,他们的工作群里,大家最近说话都谨慎了,“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所有人在出现这种敏感事件的时候都会暂时性地闭口不谈,但是这一次大家的共识就是这件事不应该由石化公司来负责。”

在兰州石化内部,流传着一篇《关于水,搞不清的各种疑问》的文章,里面罗列了很多个问题,其中包括威立雅集团供水线路与石化公司管线是否为一条线路?如果是,兰州市民常年饮用的是什么水?如果不是,石化公司管线渗漏缘何影响市民饮用水?

新闻表示在挖掘出的泥土中发现了泄漏的原油,为何水质监测只检测苯含量?根据新闻显示,自流沟位于管道上方,为何下方的管道污染物会违背重力作用向上方渗透,是否存在压强作用?如果存在压强作用,管道流量计是否报警?如果不存在压强作用,污染物是如何从下方的管道渗透到上方的自流沟的?

这些问题显然至今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对于为什么间隔18个小时后才对外公布消息,兰州官方的解释称,要等到确定以后才能公布消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但在国家级环境应急专家、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看来,这个说法实在有些牵强,他认为,政府以及企业在这个事情上的做法欠妥,“事情一出现就应该及时公布,好让民众在第一时间内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中,几乎所有的部门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都相当的谨慎,领导的手机基本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接通的电话也被告知,“所有信息以公布的新闻通稿为主”。

治污压力巨大

兰州曾经是国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三级以上污染天数占到全年天数的一半,污染指数最高达到402,2011年冬季更是连续多日出现五级以上重度污染。

至今,小真对上世纪90年代末的兰州冬天都印象深刻,那些年冬季,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完全看不到天,小真说:“在兰州,不管下雨,下雪,不能穿浅色的衣服,不管是雨点还是雪花落在身上,最后都是泥印。”

“主要还是污染源太多。”有专家分析说,兰州的污染来自两个层面,第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污染,作为一个重化工为主的城市,兰州的工业污染占到很大比重,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加剧了交通污染,冬季采暖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另一个层面是地域性的,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常年干燥,自然降尘、地面扬尘和工业粉尘造成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

小真家在兰州市安宁区,与西固区毗邻,小真对于西固的记忆就是那两个不管春夏秋冬一直在燃烧着的、高高的烟囱。“基本飘的都是黑烟。”

如此的污染状况和如此多的污染源,都让兰州每届领导头疼万分,而在他们任职期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是治污,但不论是下决心,还是铁腕,治理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而每年治污的重点,就是西固这个兰州的老牌重化工区。在那里,有兰州石化、兰州炼油厂、兰州铝厂等诸多高污染大企业,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它们,又衍生出一串高污染的小企业。

事实上,不仅是空气污染,兰州的水污染状况也是相当的严重,仅2003年,4月、5月两个月,黄河兰州段接连遭受油污污染,而在那一年中,黄河兰州段共遭受过6次污染。黄河兰州段的水质已由过去的二类饮用水标准下降到接近三类,有的河段水质甚至已降至四类。

最终的调查显示,造成这两次水污染的企业就是位于兰州西固区的兰州机车厂和兰州石化,尽管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但污染的结果已经不可逆转。

这是因为,西固区在兰州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所以也是这次自来水污染的重灾区,因为它是兰州这个长条带状城市的上水区,黄河会流经西固进入兰州市区,横穿整个城市。

据2005年的统计显示,从兰州市黄河小西湖大桥到中立桥5200米多达20多个排污口,平均200米一个。据甘肃省环保局统计,2005年,黄河甘肃段年排放废水2.37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41亿吨,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9.5%。

另一组数据则是,根据近10年地面水水质监测数据:黄河兰州段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规模化养殖污水、城市径流等。

虽然从2012年以来,兰州开始大力治理污染,限行、洒水等十八般武艺全上,兰州市空气质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治污中,不少小炼化、冶炼企业被关停,但排放大户兰州石化的搬迁问题一直未有重大突破。

石化搬家的博弈

有人分析,此次事件貌似发生突然,但实际可能是兰州市政府与兰州石化多年博弈的集中爆发。

近几年,兰州石化的烟囱并没有因兰州市政府严厉的治污政策而有所减少,西固上空仍然被黑烟笼罩。

考虑到环境治理,兰州市政府一直想让兰州石化搬到离兰州市区几十公里的兰州新区,据一名接近兰州石化的人士回忆,搬家的规划最早在2010年就提出来了,“当时蒋洁敏在任,那时候,兰州石化的态度比较强硬,那就是搬迁,也需要逐步完成,不可能一次性就搬完,此外,还要求资金要提前到位,现有石化公司的占地还要属于兰州石化。” 这名人士称,这样的条件显然是政府不能接受的,因为政府认为,既然在新区给兰州石化地了,那搬迁后的地当然要归政府所有。

“兰州石化新上的产能已经落户兰州新区了,就是旧的一些产能,石化一直说要进行油品升级,所以没办法搬迁。”前述接近兰州石化的消息人士称,一直以来,中石油总部对于搬迁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整体的搬迁损失比较大”。

“双方都不肯让步,所以就一直耗着。”上述人士称。

另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传出水污染的第二天,中石油总公司的一位高级领导便赶到兰州,与甘肃省的一名副省长进行了沟通。据内部人士透露,中石化对于搬迁一事已有所松动。

“逼也没有用,现在看,这么大型单位整体搬迁是不可能的,员工、家属、各类装置设备要怎么安置?都需要方案啊,怎么可能说搬就搬。”该人士说。

4月13日,兰州官方再次通报称,根据目前的调查情况初步判定,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原兰化公司原料动力厂原油蒸馏车间R205A#渣油罐(该址原为兰化公司原料动力厂250万吨/年炼油装置,该装置建于1982年,2003年停用,2006年拆除。拆除后,在原址建成现有的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罐区设计分别储存馏分油、轻油、渣油),曾于1987年12月28日8时50分发生物理爆破事故,罐体破裂造成90立方米渣油泄出,其中有34吨渣油跑料未能回收,渗入地下。二是原兰化公司原料动力厂原油蒸馏车间泵B—113出口总管曾于2002年4月3日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具体数量当时未统计)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准确结果还需调查

事实上,今年3月,兰州威立雅就因为自来水异味而饱受质疑,在4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威立雅首次公开对兰州市3月份自来水异味原因进行说明,称3月份自来水异味是黄河上游冰雪融化后带入河中的腐烂物质所致,并表示此次发现自来水苯超标具有偶然性。

一名要求匿名的石油行业内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有关部门的说法,这次的兰州自来水污染是因为多年前,石油管道渗漏所致,那只能说是管道的密封出现了裂缝,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

该专家说,按照城市自来水管道建设规定,自来水的自留管线是不允许穿过污染带的,换句话说,就是石油管道和自来水管道原则上是不允许交叉存在的。

这名专家曾经去过兰州,让他印象很深的就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兰州的很多石油管道都被包了厚厚的保温层,置于空中,而非地下。他坦承,对于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他也有个疑问,那就是他认为此次自来水污染事故源的几种调查结果都让人费解,“水里是苯超标,但实际上没有练过的原油苯的含量并不多,而练过的油就是石化产品,这就不应该由兰州石化来承担原油泄漏的责任。”他说,如果说是几十年前的渣油,那根据他这么多年的经验,这样的油里,苯的含量会更少。

该专家说,其实水污染的原因并不会太难找,因为油都是有“指纹”的,也就是说,各个公司的油的成分和微量元素都是不一样的,只要取样化验,就能知道到底是谁家的油,是什么油造成的此次污染。

实际上,自流沟长期以来都是兰州自来水的一大隐患。兰州威立雅公司董事长姚昕此前向媒体表示,自流沟建成投用至今已运行近60年。上世纪80年代自流沟下面的化工管道就发生过一次漏油事件,可并未就此弃用,而是修补后又使用到现在。

4月15日,兰州市政府外宣办主任王柠在当日下午召开的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称,从下午3点开始,解除“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应急处置,转入正常状态。下一步,事故调查组还将深入分析调查,最后得出准确结论,依法依规处理和追究,给全社会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对周边地下遗留的渣油隐患问题,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勘查论证,制定和实施封闭根治和恢复生态的方案。

事故调查处置小组的新闻发布词中承认,该供水项目由外资企业掌控的原因,是源于2006年引进的外资合作项目。合资后确实存在监管不够到位的问题,也暴露出城市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对此兰州市政府将完善机制,依法依规加强监管。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李斌扩容“朋友圈”:充换电业务牵手深蓝,能否实现换电站盈利?
美的置业辟谣总裁被免职,原中部区域舵手王大在出任执行总裁,辅助郝恒乐
时隔三年,天津银行再分红!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利润实现双增
盒马创始人侯毅意难平:十年老兵,梦醒新零售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