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蔚冈:本可“双赢”广药单挑

2012-05-31 20:05:35
来源: 时代周报

傅蔚冈

日前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经作出裁决,裁定在原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收受鸿道集团贿赂后签订的两份“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但是围绕“王老吉”而展开的纠纷并没有因此而停止:5月27日,加多宝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鸿道集团不服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认为该裁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58条的规定,现已申请撤销裁决并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28日,广药集团指责加多宝经营王老吉品牌获得“非法利润”75亿元,并称将依法追究加多宝的责任,随后将公布索赔金额。

由于王老吉的商标纠纷是通过仲裁解决,而对案情保密则是仲裁的最为基本的原则,因此作为旁人的我们,无从得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纠纷,使得广药集团要收回原本已经续约的商标使用许可。不过从外界的报道来看,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利益驱动。

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营利,因此为利益而发生纠纷并不奇怪。那为什么王老吉的商标权之争会引发公众的诸多注意?案件标的大是一个因素,而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则可能是:此品牌在加多宝使用之前,王老吉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品牌,只是在加多宝管理之后,才成为一个全国性知名品牌。广药集团在该品牌成名之后,不与其续约,多少有点过河拆桥或者卸磨杀驴之感。

如何看待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在我看来,商标使用权的争议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更为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不同主体对同一资产所作出的不同价值判断所形成。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判断?第一,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资产会具有不同的判断,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的现象;第二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间—快速意味着变化很大。中国自1949年以后有近30年时间没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得相同的资产在那些不同主体—有市场经验和没有市场经验的主体中呈现完全不同的价值。

正是大家对同样的资产具有不同的判断,当初买卖之所以成交,是因为一方认为这个价格被高估,所以欣然接受;而另一方认为自己捡了个便宜,价值有提升的空间。还是以王老吉为例,王老吉凉茶在2002年前销售额不足2亿。可以想象,1995年广药以年租金300万元的价格将商标权租出是一桩颇为划算的买卖。但是到了2008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陡然突破了100亿元,随后出炉的品牌估值更是达到了1000亿元,超过可口可乐,成为中国市场第一罐装饮料品牌。于是,作为商标的持有者就认为当初自己是被算计了,就有违约的冲动。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在王老吉案件中存在。最近几年,市场上类似的纠纷层出不穷,有代表性的当属始于2006年的达能和娃哈哈的股权纠纷,2011年的马云和雅虎等就阿里巴巴的股权之争。这些纠纷中,无论细节之间呈现出多大的不一致,但是最为本质的问题大都一样,无非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创业一方认为当初自己的估值被低估,于是通过自己是管理层的便利,将一部分本该属于大股东的资产据为己有:娃哈哈通过在合资公司之外的公司进行销售,而阿里巴巴则是把支付宝的股权转让给了马云。

小股东和管理层“侵占”大股东的利益,这样的行为当然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于是才有达能和娃哈哈在国内近三十起的官司和国际的仲裁;支付宝的股权纠纷也引起了雅虎公司和马云之间的口水仗。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案件的纠纷,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原本有道理的大股东悄然退出。为什么是法律上占优的公司退出?这可能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话题。在我看来也很简单,公司的目标就是营利。假设大股东强行要求法律途径,当然也有可能获得公司的控制权,但是获得控制权后未必会获得更多的利润。权衡再三,这些外来和尚都选择了拿钱走人的方式。

而王老吉纠纷的不一致在于,广药集团将经营王老吉立下汗马功劳的鸿道集团赶走,自己腾出双手来经营。但是这个风险实在很大—在你手上躺了这么多年的商标都没有产生其价值,凭什么让市场相信你在今后就会有着本质的变化?其实在我看来,一个靠谱的办法是增加商标许可费,这样对双方都有利。而这则是支付宝和达能纠纷带给大家最大的启示,可惜,广药集团听不进去。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股价应声跌停,归母净利润下滑超90%!昔日PE大佬九鼎投资,正被房地产拖累
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批70家龙头和专精特企业聚集雄安中关村园区
“吉利公子”入主ST澄星首份完整年报出炉 业绩亏损逾六千万
智能手机战场再生变:三星一季度销量超苹果,“非洲之王”传音高增速冲四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