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电集团梅州电厂搬迁困局

2014-04-15 10:59:40
来源: 时代周报
老电厂因污染被迫搬离市区,新厂涉嫌未批先建,遭当地民众诟病。作为上市公司的粤电力为何如此青睐大埔县这块风景如画的宝地?煤电搬迁是产业转移还是污染转移?

特约记者 吴绵强 本报记者 陈姿羊 发自广东梅州

若不是路口的粤电大埔发电公司标识牌,估计没人知道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山清水秀之间,一座大型煤电厂正在悄然开工,这背后显示了电力大鳄粤电集团的长袖善舞。

世界客都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拥有丰厚的山水人文优势,旅游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心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而正在施工的粤电大埔电厂位于梅县大埔县三河镇,距大埔县城不足20公里。 大埔电厂由广东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梅县发电厂)投资建设,该公司是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粤电力A 000539,粤电力B 200539)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大埔电厂是由原梅县电厂搬迁而来,而原电厂搬迁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其给原址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据了解,大埔电厂首期投资50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3亿元,年创造税利约9亿元。而直到现在,当地居民依然不解,缘何如此山清水秀的地方,会有如此大的火电项目上马。

4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在汇东村调查发现,粤电大埔电厂早在2008年开始征地。2012年才拿到环保部的环评审批报告,而在此之前电厂即开始悄然破土动工了。

“电厂明显是违规施工,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当地知情人士称,直到现在,大埔电厂仍有土地规划方面的手续没办下来。

时代周报记者随即联系采访广东粤电大埔发电厂筹建组相关负责人林跃生,但其手机一直无人接听。

作为上市公司的粤电力为何如此青睐大埔县这块风景如画的宝地?煤电搬迁是产业转移还是污染转移?面对诸多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历时一周实地调查,试图厘清粤电力背后主导的大埔电厂这一煤电搬迁样本。

污染逼迫电厂搬迁

梅县发电厂的原址位于梅县程江镇槐岗村,电厂于1993年8月动工兴建,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出台以及对当地污染严重,现在被迫搬迁。

4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梅县发电厂探访发现,该厂内原有6台机组,现只剩下2台发电机组,而5个大型的冷凝塔,其中3座已经关停。厂外道路上,黑色煤灰满地,尘土飞扬。

梅县程江镇槐岗乡清河生产队的黄汉昌至今保存着当时电厂征地时丈量土地的账簿。时代周报记者在该账簿上看到,1987年12月4日,电厂选址征地时,清河生产队共有72.007亩土地被征。

梅县环保局距梅县发电厂不足3公里,该局局长李志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梅县发电厂虽给梅州市经济带来创收,但其对当地的环境污染还是比较大的。

即使如此,作为市重点项目,该局环保人员连厂大门都未进过,只有市及以上的环保部门才有权管理。

据梅县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梅县发电厂的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等,虽然该厂前期工程废水能达标排放,但由于排放量大,对梅江的污染也是有的。

槐岗村村民刘四喜(化名)的家距电厂仅100米之遥,据其告诉记者,以前电厂没关的时候,电厂的噪音污染特别大。此外,煤灰以及烟尘的污染较大,地上都是一层灰,说着,他从窗户上用手指摸了一下,手指上的灰尘清晰可见。

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位于梅县发电厂北侧的墩上村,在该村北侧距电厂3公里的一座大坝上,记者看到从该电厂出来的布满锈迹的黑色管道。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两根黑色管道是排灰管,电厂生产的煤渣和着废水一起,形成煤渣泥排至该大坝内。记者看到,大坝高约30米,坝内都是废泥渣和黑色的污水。

据了解,大坝此前的水较为清澈,是周边良田的灌溉水源,因电厂排废渣,坝内水质污染,周边稻田农作物被河水侵蚀,村民常常减收。

时代周报记者亦登上位于梅州市郊的千佛寺山顶,俯瞰梅州市区全景,梅县电厂正在发电的两座大型冷凝塔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格格不入。

而梅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因为梅县发电厂,导致很多外地大企业不看好梅州市的投资发展环境,因此给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带来困境。

为何搬迁到三河镇?

压力之下,梅县发电厂决定进行搬迁,对此,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谋划良久。

2012年10月31日,粤电力A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该公司全资组建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按照项目总投资55.2亿元的20%设置资本金。

粤电力投入资本金11.04亿元,首期注入资本金3亿元,后续资本金由公司根据项目的建设进度需求分批注入。

电厂最终选址定在了大埔县三河镇。4月6日,沿着072县道往南,时代周报记者来到大埔县三河镇,该镇四面环山,峰峦叠翠。

而早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的电厂工地,几台挖掘机和一台大型吊车在此作业,地上随意摆放着钢筋等建筑材料。工地上机器轰鸣,几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一座建筑前扎钢筋。

“我们来此一年多了,正在建运煤的设施。”现场施工工人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电厂首期规划建设2台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配套建设高效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废水再利用等环保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大埔电厂距三河坝仅1公里之遥,三河坝是韩江的源头,广东省第二大河,是潮汕地区主要饮用水水源,汇集1700余万居民。

而时代周报记者亦前往汇东村周边探访,距大埔电厂西侧不足两公里的路段即为“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因尚处建设阶段,电厂工地上的土地大多裸露在外,一片狼藉,“如此秀美的山水,竟然要建如此大的污染型火电厂。”当地村民愤怒地对记者说道。

汇东村村民告诉记者,火电厂建成后一天要烧800吨煤,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很容易与雨水混合形成酸雨。

而粤电力最早开始谋划在大埔县三河镇兴建电厂,是在2007年。当年3月,梅县发电厂有关负责人与大埔县政府领导来到三河镇汇东村,查看了大埔火电厂址。

然而,时至今日,该项目审批仍有部分手续在等待批文。据记者独家获悉,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大埔电厂项目用地起初不符合《大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要求。

但为了让该项目尽快上马施工,大埔县重新修改了既定的该规划,并于2014年2月26日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

“还有些审批手续没完成,该项目现在还不敢全面开工”,当地知情人士介绍。

据了解,在大埔火电厂未搬至此时,当地共有2000余位居民。三河镇汇东村南侧的一排排楼房,是大埔电厂征地迁拆安置区。多位居民告诉记者,大埔电厂进行了多次征地,他们分批入住至此。

当地村民们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火电站就施工了,当时因手续未办下来,工地违规施工,很多村民前往阻止。

村民们称,大埔电厂当时承诺,将会修建安置区内的道路,但时至今日,区内道路仍是土泥路。同时,他们也没有拿到土地证和房产证。

利益交织的搬迁

4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汇东村休闲广场,很多老人在广场上锻炼身体。老人们介绍,该广场由广东粤嘉电力有限公司筹资60多万元捐建,于2012年10月启用。除此之外,粤嘉公司还修建了汇东村新进村村道、安装路灯、兴建农田三面光水圳等工程。

而梅州市扶贫网介绍,至2012年9月底,粤嘉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投入到汇东村的帮扶资金已达2144万元,其中公司已出资1674.9万元为汇东村1861人购买被征地农民社保。

大埔县政府介绍,大埔电厂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首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66亿度,年产值约26亿元(不含税),年创税利约9.5亿元。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让工程尽快上马,当地政府兵分三路,在北京、广州、梅州三地同步推进,力争大埔电厂尽快动工,早日投产。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国家能源局的批文,项目可行性研究已通过专家组审查,环评已通过国家环保部审批。

梅州市发改局局长张运全称,预计至2015年底,待大埔电厂建成发电后,按国家相关规定关停梅县发电厂。

时代周报记者在汇东村历时多日调查获悉,很多村民对该项目表示反对,但他们难以言说,“我们无权干涉,项目是政府引进的”。政府的承诺、专家的论证,并未能消除村民的疑虑。

一名不愿具名的城镇化专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全国有很多大型企业,同样面临着城镇化后转型和搬迁的问题,从选址到征地,再至建设和投入运营,会有很多审批手续仍需要完善。“大埔电厂只是国内煤电搬迁的一个缩影。”上述专家对记者说道。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主板IPO丨沪深主板本周4家IPO企业撤单!或有41家排队企业不达上市财务新标准
去年利润7.57亿!爱旭股份发布轻质新品,全BC路线首创0BB技术
菜鸟撤回上市30天:阿里百亿回购开启,接盘申通所持股份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