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着眼都能撬开新周期?关键还是看“重大改革”

魏子皓
2017-08-25 16:37:18
来源: 时代财经
最近三季,中国的GDP增长成绩斐然,业界普遍预测全年增速将有一个亮丽的表现。一时之间,经济学界都进入了“新经济周期”是否到来的论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表示:“当前中国新的中周期尚未开启,有重大改革才有全新周期,消极坐等新周期则是危险的一厢情愿。”他认为,中国经济开启新一轮中周期的节点,可能是在十九大之后。

经济周期与产能调整的关系.jpg

产能出清进入尾声

近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从供给角度发表观点称,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四轮产能周期:1980-1991年,1992-2000年,2001-2008年,2009-2016年。上轮产能周期的上升期始于2001年前后,在2007年中期见顶开始进入下滑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本应进行过剩产能出清,但因2009年“政府出台的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进一步扩张了新产能,出清阶段被推迟到2012年前后。

“经过54个月通缩的市场自发出清和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2017年前后这一轮产能出清周期接近尾声”。

据了解,产能周期是经济波动长度为6-11 年的主周期。第一个阶段是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企业家过度乐观,导致产能扩张以及随后的产能过剩。第二个阶段,由于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供求格局恶化,引发通缩。中小企业退出,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这是一个供给出清的过程。第三个阶段,产能出清尾声,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剩者为王,企业利润改善,开始修复资产负债表,为新一轮产能扩张蓄积力量。

依照任泽平的观点,目前我国产能出清周期接近尾声,市场供应减少,企业盈利将得到改善,随着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我国会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阶段。

中国经济的中周期.jpg

中国经济的中周期

需求端并不看好

事实上,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个经济周期都要有需求的支撑,抛开需求仅谈供给似乎不太现实。由于最新的需求端数据并不向好,有分析人士认为,仅是“供给出清”无法成就一个“新周期”。

从三驾马车来看,投资方面,今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8.3%,前值8.6%。作为周期之母的地产投资也继续放缓。

进出口方面,7月进口同比14.7%,前值23.1%,增速回落8.4个百分点,为上半年新低。未来美联储加息、缩表造成人民币汇率变动等问题对进出口来说更是一大影响。

消费方面,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4%,增速创今年2月份来新低,前值11%

第一财经分析师李怀军认为:“从投资、进出口和消费来看,无论是宏观数据还是微观数据,中国经济面临的下滑压力并未减除,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无过多可取之处。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动能的高峰已经过去,‘新周期’的崛起尚未到来”。

七月我国进出口双双下降.jpg

7月我国进出口双双下降

有重大改革才有全新周期

经济学界一直流传一个玩笑:10个经济学家有11个不同的观点。除去供给端和需求端推测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还有一种站在改革角度的声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当前中国新的中周期尚未开启,有重大改革才有全新周期,消极坐等新周期是危险的一厢情愿。”

最近几年,中国国内金融改革的步伐很快,但实体经济改革的步伐较慢,造成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金融空转和资金脱实入虚。

有分析称,目前,我国缺少能提高实体投资回报率的重大结构性改革,也没有将产能过剩、中小城市房地产高库存、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高杠杆、影子银行体系等潜在风险根本性地市场出清,导致微观主体不敢大胆投资,推动市场出现新的增长浪潮。

“如果民营企业找不到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周期的观点就显得不切实际”,张明认为,或许在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有可能开启新一轮中周期,前提是重大结构性改革能否如期实施、实体风险与金融风险能否真正出清。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