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造一座未来之城

2010-11-22 15:46:07
来源: 时代周报

编者按

1985年11月11日,乘改革开放春风,华侨城诞生于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上。25年过去,当初那个荒山野岭里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强旅游集团,跻身世界旅游景区集团前八强,累计接待游客1.5亿人次,为无数家庭带去欢声笑语,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了上百亿的绿色GDP、欢乐GDP。

不仅是一家经营成功的企业,华侨城秉承“通过独特的创想文化,致力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的强烈使命感,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座座文化城、旅游城,为当地城市实现产业升级,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人们能看见的一切—钢筋、水泥、高度、体量、造型、颜色、绿化等之外,华侨城将继续用符号、表情、印象、感觉等精神内核,全面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提升城市的人文品质。

本报记者 吴蔚诗 实习生 武卓斐 发自深圳

2010上海世博会美国馆中,一个叫《花园》的4D电影短片感动了许多人。

影片中,一个小女孩梦想将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繁茂的花园,无论是邻居的漠视,还是刻意的破坏,都没能阻挡她一次次挖土、种花、浇水。她的乐观和坚持慢慢打动了周围的人,更多双手伸出来。一夜风雨过后,灰暗颓败的社区终于满园花香。小女孩用勇敢和坚持换来了梦想成真。

“只要你心中拥有梦想,花园就会成长。”在深圳,我们也找到了这样一个造城者。25年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就大胆提出“在花园中建城市”的梦想。25年来,他们沐风栉雨、昼夜兼程,以一个企业之力,建设了一座“城中之城”,将深圳湾畔的一片荒野滩涂变成了一座旅游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提升和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功能形象与精神气质,并成为一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

被改变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沧海桑田式的城市化运动中,深圳的巨变是超乎想象的。30年前,一个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镇,竟然得地缘优势成为新中国最早的经济试管;20年前,大多数深圳人无法想像,广袤农田会变成城市高端住宅区和繁华市中心。

当华侨城城区在深圳横空出世,深圳人第一回发现:原来,除了火柴盒般的“水泥笼子”外,这个规模大到相当一个欧洲小镇的社区还可以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几十上百亩的公园里打网球,在温馨雅致的小区会所里喝咖啡或下午茶,在美术馆、艺术中心、雕塑、走廊等公共场所流连忘返……这些都改写了深圳人以往根深蒂固“住在市区”的居住观念。

事实上,华侨城用了25年的时间才完成这样一座“城中之城”、一种独具特色却人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的酝酿与沉淀。最早的华侨城的规划是以工业和生活两个简单的职能为主,只有厂房和职工宿舍。在其他开发区纷纷平整土地,大兴土木建厂房的时候,华侨城的第一任负责人马志民和以“大烟囱”为标志的“大工业时代”的规划审慎地保持着距离。1985年,华侨城确立了“环境第一”、“环境就是优势、规划就是财富、结构就是效益”的理念。在早期规划中就坚持了依山就势,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思路。

同年,公司以年薪11万美元,请来新加坡著名华人建筑师孟大强担任常年规划顾问,参与制定了一部执行了20年基本不变的、具有超前眼光的《华侨城总体规划》。这个规划最核心的是强调了两点:第一,所有的自然环境都保留,包括丘陵、水塘等等,不破坏原有生态,并且使之成为整个城区发展的一个部分;第二,注重以人为本。这两个要点为管理层认同和坚守并且一直沿着这个思路和原则来主导着整个城区的开发和建设。

中国旅游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华侨城集团的发展模式,不只是简单的产业拼凑,而是围绕打造“优质生活”而组成产业集群。

让人们留恋的,还有华侨城给生活于其中的城市居民所创造的的领域感、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魏小安认为,在华侨城构造的城市内,文化的氛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它决定着城市的文化特色绝不是摒弃外来文化和拒绝外来事物的自我崇拜,而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

在华侨城城区东部,有一个破旧的集合式厂房区。2006年,华侨城将它改造成1万多平方米的LOFT创意社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当代艺术空间,并成功在此举办深港双城双年展、城市雕塑展等文化艺术活动。

在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前面,保留着一面1982年深圳湾大酒店的老墙,从而将这个城市的历史与现代白金五星级酒店有机结合。2006年,该创意入选华侨城首届“创想奖”,分享了当年100万元创想奖金。

造城加速度

华侨城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人的生活梦想。而华侨城,也在积极满足这种激增的城市需求。

近年来,华侨城在北京、上海、成都、泰州、昆明、武汉、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发展步伐悄然加速。

北京华侨城是华侨城第一次走出深圳建设的项目。2002年,华侨城20亿元进军北京,无疑是一次进京赶考,成绩好坏直接关乎华侨城的发展大计。事实证明,这张考卷答得相当漂亮。在自然环境上,这里绿化率比深圳华侨城更高,达到85%,项目还未完工,国际花园协会已将“国际花园社区”荣誉授予他们。开业之后的北京欢乐谷公园游客收入多次超过故宫,位列北京旅游景区第一。“作为京城CBD东扩的重要组成,北京华侨城勾勒出一幅未来北京城、北京人生活的理想蓝图,承载起促使地区转型的重担,”魏小安表示。

2009年,上海欢乐谷开业后,迅速成为全国4个欢乐谷中人气最旺的一家。今年“十一”黄金周,上海欢乐谷继续显示了其强大的旅游人气吸引力,接待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3%。据上海市旅游局相关官员介绍,如今到上海佘山地区度假旅游的游客中近半数都是冲着欢乐谷而来,随着欢乐谷带来的超高人气,佘山地区也逐渐成为长三角度假旅游的聚集地。

成都华侨城原处于沉寂多年的城西三环沙西一线,商业落后,交通不便。随着2009年欢乐谷的开园,西三环华侨城片区新开通了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大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市民刘先生感慨,“成都西北片区的公共交通从来没有这样便利过。”欢乐谷带来的巨大人流也迅速带动了周边商圈的发展,肯德基、麦当劳、味千拉面内等餐饮店内总是人头攒动。

华侨城进入成都后,还从城市运营战略合作伙伴的角度,提出了构建CHD(中国西南·中央欢乐区)的设想。而今,当初的设想已经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今后成都市的商业发展,将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向主力商圈集聚,形成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多中心购物天堂和体验消费目的地,CHD将是最重要的部分。这里将成为欢乐的海洋、城市的公共空间、高尚人居的样板。”

2010年4月28日,泰州华侨城一期全面开业。开业仪式上,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旅游局局长刘宁说道:“华侨城项目不仅改善了泰州旅游产品的结构,提升了泰州旅游产业的档次,更有助于形成泰州旅游市场的品牌效应。”据他介绍,华侨城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50万至200万人次,可为当地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截至2010年上半年,华侨城已建成或正在投资建设的有北京华侨城、上海华侨城、成都华侨城、泰州华侨城、云南华侨城、武汉华侨城、天津华侨城和西安华侨城等8个大型区外旅游综合项目。华侨城即将会更多地以一个城市地理的形象抑或城市文化的现象,而非单纯的企业形象,在城市中扮演它的重要角色。

经过25年的精心培育,6平方公里的华侨城如同城市心脏一样长在深圳中心,源源不断地供给深圳以创想与先锋文化的养分,伴随深圳一同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如果说,过去25年,华侨城都跟深圳这座城市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那么,在未来的时间里,华侨城将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与更多的城市和谐共舞,创造出更多的优质生活样本,将华侨城优质生活方式惠及更多的中国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如何面对中国市场竞争?奔驰唐仕凯:加大在华投入,按中国速度打造产品
单季营收大涨,股价却一日跳水14%!被东方甄选拖累,新东方需要新故事
山西汾酒迈入300亿俱乐部,青花20成百亿大单品,拟分红超50亿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雷军承诺今年交付10万辆小米汽车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