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乐涛:人文精英的陷落

2014-05-14 10:45:16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评论员 孙乐涛
 
“内心的无奈”、“深深的无助感”、“挫败感”、“屈辱感”、“自我认知下行”、“深度压抑”、“自甘边缘”、“愤愤不平”、“无颜以对”、“尴尬”、“压力非常大”、 “贫穷”、“拖累整个家庭”……这些词汇密集地出现在近年来有关“青椒”(高校青年教师)与博士生(尤其是文科类)生存状况的报道里。
 
这一切令人窒息的负面情绪之后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博士、大学教师,尤其是文史哲类的,多年来苦心研读的圣贤书,给予的职业与社会阶层定位或者说心理暗示是如此之高—修齐治平。张载的名言一千年来中国的读书人都能脱口而出:“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圣贤教导“读书人”的使命、志业。
 
“君子不器”,儒家的看法是,真正的读书人,即“儒生”、“士”,读书首在道德文章,要修身养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然后由内圣而外王,学而优则仕,以天下为己任,出入世务,取义成仁,同时还要胸次旷逸,曲水流觞,东篱采菊。由“儒生”、“士”到“士大夫”,这就是一个读书人完美的人生进阶。在这种文化传统中,道德文章是“本”,工农商兵等技术是“末”,是“匠”,士君子最怕有“匠”气。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文史哲”正是传统“道德文章”的继承者、对应者,文史哲类的研究者也最易产生一种对古代“士”阶层的继承感、精英感:“为国家担纲,为世人引路。”他们也会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近代启蒙主义的人格理想与精英传统念念不忘,并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然而,传统与现代之间是巨大而痛苦的断裂,革命荡涤一切,1905年,科举废止,儒生—士大夫传统从此失去最重要的制度支持。这大概已注定,怀揣张载教诲的现代读书人将变成堂•吉诃德,悲壮,纠结,在现代商业与腐败的学术GDP主义的夹击之下,进退失据。
 
在古代到现代的过渡中,世界各国普遍经历了一个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本意是“先觉”觉“后觉”,在这个过程中,转型中的知识精英起到巨大的作用。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高潮时期,知识分子,尤其是由传统“读书人”蜕变而来的“文史哲知识分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鲁迅、胡适、陈独秀等等。
 
然而,在世界各国,启蒙知识分子的辉煌都几乎是“最后的辉煌”。启蒙知识分子激烈地反对专制与封建,呼吁民主与商业,然而随后而来的民主政治与商业大潮迅速将启蒙知识分子边缘化,他们从此遁入学院,遁入现代学科分工体系,文史哲成为细琐的职业,成为谋生之具,而与修齐治平的宏大使命从此别过。在成熟的现代社会,文史哲研究基本上是极少数人基于兴趣的一种职业,这些研究者也可以偶尔介入公共领域发声,但已完全不具备在古代或启蒙时代那种占据社会中心的精英地位。
 
中国到今日尚未经历现代商业与民主的充分洗礼,而基于传统精英专制时代的科举理念,依然有强大的群众文化心理基础:高学历就是高地位、高收入。文史哲学科看起来进入门槛较低,且与修身养性有关,人文关怀浓厚,与技术类学科相比具有较少的异化感,因而对很多心理丰富、敏感的学生颇具吸引力。然而,商业时代供需匹配是决定资源流向的最重要的标尺,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标尺。1980、1990年代,供需状况逐渐把文史哲变成“冷门”,到今天,则已导致相关人员严重的生存困境:“找不到工作,无颜以对”(如中大历史系毕业生蔡洁挺),或者科研院所待遇低下,生活压力消磨健康(如英年早逝之张晖)。文史哲成为经济回报极为低下的学科。
 
这一点对许多来自农村的寒家子弟尤为残酷。即使你非常优秀,对学术充满真正的兴趣与热情,但家人节衣缩食供应你许多年,求的是经济回报,而不是让你伸展个人兴趣。面对亲友异样的眼光,眼见同龄而未读书者远超自己的富足生活,理想与现实在你难以回头的时候暴露出巨大而残酷的落差,“无颜以对”,心理失衡。
 
世事难料,既来之,则安之。坚持,忠于内心的选择,未尝也不是一种出路。无论如何,学术研究还可以是一个职业。但是即使你有如此强大的内心,这条路仍不好走。行政化,学术腐败,90年代以来日益强大的项目化、课题化管理导致只看数量、不懂质量的逆淘汰机制,这都严重破坏了高校学术生态,其对那些真诚而有才华的“青椒”们的戕害,比商业化还要严重得多。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如今变成了味同嚼蜡的“挣工分”。更严重的是,无孔不入的行政化驱逐了正常的学术评价标准,职称、项目、评奖通行官场规则,同流合污还是自甘边缘?这是一个问题。张晖们的“无奈”与“无助感”更多来自于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其难也。
 
市场化、商业时代的来临,导致传统知识分子去精英化,然而市场也意味着自由,自由则意味着突围的可能—突出行政化的重围,发现“新活法”。对人文类“青椒”、博士来说,本行是学术研究,改行去做保险、网店、推销房地产,或者去写畅销书,这都不能说是“新活法”,不过是放弃多年的投入、走回头路而已。要说“新活法”,借鉴西方世界的经验,民间基金的资助或会成为人文学术研究者的福音。但这尚需时日,首先民间基金的兴起依赖于民间财富的壮大与社会认知度的提高;其次这种资助体制也需要突破行政化的重围。
 
期待青椒、人文研究者们尽快找到“新活法”。
 



【青年知识分子突围】专题文章

突围:青年知识分子新活法

高校文史哲青教与博士生存实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领跑高端咖啡赛道,星巴克中国Q2利润率环比增长,上线27款新品“卷”研发
第五轮券商并购潮起:国联+民生冲击首单,规模有望跻身券业前二十
4月新势力放榜!小米汽车交付7058辆,埃安、理想今年累计销量均破10万
万科抛出瘦身计划:多元化业务挥刀断舍离,每年卖200亿资产降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