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味精之王风光不再 *ST莲花又将易主

2019-11-08 16:45:03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陈婷

曾经的味精第一股*ST莲花(600186.SH)动荡再起。

11月5日晚间,*ST莲花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浙江睿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康投资”)持有的公司全部1.25亿股股票被合肥中院裁定拍卖,该处置可能会造成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发生变更。

据了解,2014年12月,时任实控人睿康投资股东夏建统入主莲花味精。2015年12月,莲花味精确定进入智慧农业和大健康领域的多元化转型战略规划。2016年1月,上市公司证券简称由“莲花味精”变更为“莲花健康”。

屏幕快照 2019-11-08 上午11.45.37.png

然而,转型没有成功,债台愈发高筑。

2017年6月,睿康投资将其持有的1.15亿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10.83%)质押给国厚资产;2018年2月7日,睿康投资又将其持有公司的 0.1亿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953%)补充质押给国厚资产。截至2018年2月7日,睿康投资向国厚资产质押股份已占到其持有莲花健康股份的100%。

7月4日,因*ST莲花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国厚资产向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重整申请。

11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ST莲花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的经营并没有受到影响。对于睿康投资持有的1.25亿股股票之所以被法院裁定拍卖的原因,该负责人直言:“就是因为没还款。”

同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ST莲花的未来举步维艰,“传统味精行业已到天花板效应,莲花健康既没有多元化转型成功,又没有资金链去支撑原来的主业,崩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昔日“味精之王”

无论如何改头换面,“莲花”二字,与味精总有着绕不开的关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诞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的莲花味精曾经红极一时。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莲花味精厂一度拥有2.2万多名员工,1983年到1997年的15年间,莲花味精年产量由400吨上升至12万吨,增长近300倍;产值也由945万元增至22.3亿元,为创办之初的236倍;单厂味精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3.4%。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对莲花味精的辉煌年代有所了解,11月6日,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莲花味精在上世纪由于品质好、毛利率高等原因得以迅速发展,积累了很大的品牌影响力,成长为全国市场的领军企业。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迈入21世纪以后,莲花味精便辉煌不再。

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这一年,莲花味精在招股意向书中预测当年可实现净利润2.09亿元,然而,实际上却只完成预测数的82.37%。

2001年,莲花味精仍然大幅增产,当年实现净利润1.45亿元,仅为盈利预测数的56.29%,味精售价比预测数下降21.7%。

2002年,莲花味精净利降幅超过86%,只赚0.19亿,2003年更是迎来自1998年上市后的首度亏损。

公司治理的问题也开始于人前显现。

2006年4月28日,莲花味精发布公告称,自98年公司上市以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公司控股股东莲花集团运营困难、效益下滑的状况下,莲花集团为了解决资金周转、运营费用及对外投资等问题,占用大量上市公司的资金。截至2005年12月底,占用金额已达10.57亿元。

据媒体于2019年11月7日报道,上市之初,莲花味精还曾投资数亿元进行环保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但改造结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企业的原始积累被消耗,后期供血不足也直接导致企业未能及时转型。

据该媒体报道,目前,*ST莲花几处厂区早就停止生产,只是对外地运输过来的半成品进行包装。除了成本原因,工厂的环保设备不达标、生产设备老旧也是公司在项城市停止生产的原因。

跟不上的行业步伐

未能及时转型的*ST莲花已经落后于整个行业。

在莲花味精发生首度亏损的2003年,味精行业发生了第一次大整合。据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整理的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4年间,味精价格上调难抵制造成本猛增,价格战盛行下,中小型企业退出。

图片 12 .png

往后十年间,味精行业先后两次行业整合,落后产能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开始显现。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味精产能占全球的75%,供给量占全球的60%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味精生产国和味精出口国。华经情报网显示,2018 年阜丰集团产能份额占比 44.4%,梅花集团产能市场占比 23.9%,伊品产能市场份额占比 10.9%,味精行业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趋势。

图片 18.png

具体数据显示,2018 年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宁夏伊品产能分别为133万吨、70万吨和42万吨。

据*ST莲花的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该年度公司销售味精12.11万吨,销售鸡精 2.78 万吨,与行业龙头企业产能差距明显。

另据其财报显示,*ST莲花销售的味精品类也与行业大势存在区别。*ST莲花在其2018年度的财报中称,莲花健康的中小包装味精在终端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

timg (9).jpeg

然而,伴随着消费者对于味精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小包装味精的市场规模日益狭窄。

资料显示,细分子行业来看,味精下游消费酱油占比 56.5%,小包装味精占比18.8%,鸡精占比15.1%,复合调味粉及酱类占比 9.6%。如今的味精,除了直接作为调味品使用外,大部分的消费归属于食品行业原材料。

11月6日,快消品专家鲍跃忠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味精在整个家用调味品领域中占比下降明显,“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健康,味精这样的化学调味品未来面对被淘汰的风险。”

11月7日,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纪宗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味精用途在近些年发生明显变化,“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中小包装味精销量肯定是在下降的,行业内生产的味精的用途更多的转向了酱油等其他调味品中。”

图片 19.png

未来成谜

2014年底,有“哈佛天才”之称的夏建统成为莲花味精实控人,开始进行对于莲花味精新一轮改造。然而,结果证明,夏建统依然没能力挽狂澜。

timg (8).jpeg

夏建统

查阅*ST莲花近5年的年报,2014年至2018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05亿元、17.76亿元、17.67亿元、18.53亿元、17.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5.47亿元、0.18亿元、-1.41亿元、-3.84亿元。

其中,盈利往往是通过申请政府补贴、处置资产等方法实现,公司在保壳边缘努力挣扎。

2019年4月29日,连亏两年的莲花健康正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名称变更为“*ST莲花”。

11月6日,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夏建统入主后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都过多地依赖于概念制造,而没有形成核心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夏建统的睿康投资一直把莲花健康当作资本运作的平台,其转型是遵循‘调味品-营养-健康’产业延伸的模式,他布局的智慧农业和大健康产业生态系,统始终没有摆脱资本运作求快、试图通过概念吸取社会资本的模子。”

路胜贞认为,在此情形下,转型越来越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夏建统执掌莲花健康期间,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2015年筹划的定增计划上。不过,出于种种原因,这个历时两年多、六易其稿的定增计划于2018年3月以失败告终。这意味着夏建统渴盼已久的多元化转型所需的资金链再无可能到账。

定增计划失败后,夏建统的睿康投资便已“无心恋战”。

2018年5月,莲花健康开始出现人事地震,夏建统之兄夏建军与袁启发同时辞去董事职务,夏建军不再担任任何职务,袁启发继续担任总经理;次日,董事会秘书时祖健辞去所有职务。

7月26日,董事长夏建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董事、董事长等所有职务。8月23日,邢战军也因个人原因辞职,将不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至此,睿康系全面撤离莲花健康董事会。

经过多年的“折腾”,直至2018年财报,市场规模日益被挤压的味精依然是莲花健康的主业。据其2018年年度报告,味精单项产品营业收入达到9.6亿元人民币,占年度总营业收入的56%。

无论以后是谁当家作主,*ST莲花的未来都笼罩着层层阴霾。路胜贞认为,由于调味品行业格局已经趋于稳定,*ST莲花未来很难在调味品行业再有大的突破,“因为前期的目的不正确性,导致其取信市场的难度增大,在其它行业未来也会很艰难。”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