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实体经济

2019-09-10 04:45:33
来源: 时代周报
9月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全国金融形势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州

在经济内外部环境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之时,决策层一周之内三次高规格的会议密集发声,定调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发布适宜之政策,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9月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全国金融形势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落实好各项开放举措,以开放促进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此之前已经召开两次高规格会议:

8月31日,金融委召开会议,研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部署有关工作。

9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会议均提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多名市场研究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中央的多次表态意味着金融服务实体的迫切性,要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注入到实体经济中,注入到重点领域的制造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这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巨大,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未来金融与实体获得共赢的概率很大。”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金融机构需要审时度势,敢于雪中送炭,因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依然很多,回旋余地很大。

饥渴的民企

如此高规格、高密度发布政策,与当下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当月PMI数据:8月制造业PMI为49.5%,较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为连续四个月处在荣枯线下。

紧接着在9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中,8月,我国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为3947.6亿美元、2148.0亿美元、1799.7亿,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2%,出口同比下降1%,进口同比下降5.6%。

显然,在经历7月的短暂回暖之后,8月份又再掉头下行的经济数据反映出经济内外需求出现疲弱的问题。

“内外需走弱导致我国进出口数据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同时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49.5%,仍处于低值区域,美国制造业PMI进入收缩区间,欧洲、日本PMI仍在收缩区间。短期来看,进出口市场仍然面临压力。

对于大型出口企业而言,外需不振,除了影响市场份额之外,更重要的是影响资金链。

“国际经济环境不明朗,对于我们收回货款的速度还是有明显影响。”9月9日,珠三角一家知名照明企业的财务总监徐青青(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回款速度较慢的确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一定压力。

虽然自2019年以来,央行在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上始终有增无减: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支小再贷款余额为2267亿元,同比增加1323亿元,创历史新高。

但对于民企而言,资金的需求是常态化的,尤其是中小型民企更需要较低成本的高频资金支持。

“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今年我们在欧美等发达市场的出口萎缩超过20%。”珠三角一家中型外贸企业的负责人林泉(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尽管他公司的团队一直在拓展新兴市场,但由于新兴市场的贸易伙伴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且全球经济大环境也不明朗,今年企业的回款速度较往年市场要迟20天。

作为传统中小企业,产生融资难题首先依赖的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总体上来看,国内企业主要的融资来源还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这在没有进入股权交易以及债券市场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珠三角一家农商行管理层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作为一家扎根于本土的农商行,他们超过70%的客户都是中小微企业。“但要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需要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更要为银行补足资本金。”

政策及时雨

事实上,上述企业人士所提及的降低资金成本以及为银行补足资本金的需求,正是此轮三次会议给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的政策方案。

9月4日的国常会议强调,要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央行随后在9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据测算,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一起出台,反映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交通银行金研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贷款利率并轨、贷款定价市场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预计此次降准将比以往更为迅速和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有助于推动贷款利率下降,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鄂永健指出,央行选择这个时间节点微调货币政策,有三方面的考量:一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8月PMI环比回落,从高频数据来看,8月经济指标仍不乐观,同时外部不确定性增大;二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有待进一步降低,定向降准仍意在精准滴灌;三是全球降息潮来临,预计9月美联储可能还会降息,央行预先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也是为了给下一步调降MLF利率提供条件。

同时,此次降准释放约9000亿元规模的资金,将成为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每年约150亿元资金成本,通过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另一方面,近期央行也出台多项政策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推进LPR定价方面, 8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标志利率并轨正式启动。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就是要在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基础上,把利率水平降下来。”李迅雷对时代周报记者补充说道,尤其要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而手段不仅限于通过降准等方式降低资金成本,同时也在于提高对不良贷款率的容忍程度,或者放宽银行对民企的信用评定等方式。

而作为9月5日金融委会议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支持银行更多利用创新资本工具补充资本金,也是打通货币传导机制,促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关键一步。

“想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一定要先解决资本金问题。预计后续对于真正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机构也会有相关的政策倾斜以鼓励。”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武雯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利用创新工具补足银行资本金,可以解决银行长期资金来源问题,促使银行业务和资产规模的有序扩张,提升效益,还可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风险抵御。

为了补充资本,进入2019年以来,各大银行动作不断:除了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外,永续债、转股型二级资本债等创新资本工具也逐步推出,丰富了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类型。今年以来,仅中国银行已累计发行1000亿元境内优先股,创下境内市场年度最大规模优先股发行纪录。

“作为银行而言,资本充足率是红线。”珠三角某国有四大行地区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资本充足率不仅涉及监管层对于银行风险防控的监测,同时对于银行自身运营也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落地进行时

从政策落地的角度来说,降准或降息只是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要实现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还需要金融机构增加信用的投放。

9月5日,在全国金融形势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金融机构要强化主体责任,克服顺周期思维,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管理好但资金紧张的企业积极予以信贷支持,与实体经济同舟共济。

“‘与实体经济同舟共济’这句话戳到了不少企业家的内心。”徐青青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以前学校金融学的教授说‘银行就是晴天借给你雨伞,但雨天却要收回的人’,有些企业之所以倒闭也是由于银行抽贷而导致的。”

与往常不同的是,作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最重要的端口—银行机构,此轮政策已经迅速在落地。

“这一轮降准过后,我们将会进一步扩大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上述农商行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过去中小企业贷款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放款难、放款慢现象。“信息不对称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征信系统,而对于风险把控方面也需要银保监会作出更完善的顶层设计。”

在企业端,好消息也正在传来。 

“近几天我也收到银行的电话,表示下个月开始可能额度有上调的空间。”林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一笔资金对于临近岁晚的他来说堪称“及时雨”。但他同时也认为企业规模不大,这一笔额度可能也“很有限”。

“今年以来政策主基调是‘改+托’的组合。一方面强调改革,另一方面‘托底’经济,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度回落。”杨畅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降准的及时落地,充分表明了央行的态度,短期对于经济具有一定托底意图。

下一步,在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箱中,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依然不少。

“鉴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且我国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水平仍偏高,未来还有普遍降准,定向降准也会继续实施。”不过鄂永健也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央行明确表示不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这意味着,对未来降准的幅度和频率也不宜预期太高。

而对于利息是否存在调整空间上,多名专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降息选择始终在政策工具箱之中,但是否会最终实现还是取决于内外经济环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