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十年暗战

2019-06-25 08:16:57
来源: 时代周报
中国地震局是管理部门,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一开始,采取的就是开放的态度,“该项目的立项包括可行性研究等若干个环节,我们都邀请了成都减灾研究所的同志参与。

时代周报记者 陈佳慧 发自广州

6月22日晚10时29分,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成为继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后的最大余震。

6秒后,由宜宾市防震减灾局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减灾所”)联合建设的ICL地震预警系统发出预警,在地震到达宜宾市区前5秒,通过电视自动弹出窗口等方式,发出预警倒计时。长宁地震发生时,该系统提前10秒向宜宾发出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发出预警。

余震发生时,成都减灾所所长王暾正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电话采访。突然,电话那头出现倒数警报声:“9、8、7……”“珙县正在发生5.1级余震,成都震感轻微,等一下我给你打过来。”伴随着警报声,王暾挂断了电话。

“地震发生得太快了,预警给了一个缓冲时间。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比之前震到脚底下才知道已经好很多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高建国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在中国地震预警的研发赛道上,奔跑着两位参赛者:中国地震局和成都减灾所。

汶川地震成分水岭

6月19日中午,王暾边吃饭边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这是两天里的第二顿饭。从17日晚上到现在,我接受了100多家媒体采访。”

地震预警原理简单,电磁波传播速度远大于地震波。地震发生后,通过电磁波向震中周边区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如果汶川地震时有预警,可以给北川31秒预警时间。”这是王暾常举的例子。

2008年汶川地震,成为我国地震预警研究领域的一道分水岭。

是年8月,中国地震局向科技部提交《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建议书,2009年获批,福建省地震局局长金星担任项目首席专家。

也是在这一年,在奥地利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王暾决定回国,牵头成立由四川省政府授牌的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第二年6月成立的这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由成都高新区民政局主管,王暾任所长,致力地震预警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

据王暾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成都减灾所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部分来自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其中四川省政府支持资金占比60%―70%;其余资金来源是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支付的科技成果转化费,“美幻科技与购买ICL地震预警服务者成功交易后,根据服务的科技含量,由美幻科技向成都减灾所支付10%―20%的科技成果转化费”。王暾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道。

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法人是王暾。他也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36.01%。第二大股东是成都美幻泽众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第三大股东是成都美幻润众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实控人均为王暾。

2年后,成都减灾所率先展示研究成果。2011年4月25日,汶川发生2.7级地震,地震预警试验系统首次完成地震预警。次日,四川新闻网以《以生命名义,祝福成都地震预警试验成功》为题刊登相关报道。

与此同时,中国地震局加紧地震预警技术研究。2009―2012年间,中国地震局组织研究了四个地震预警项目,分别为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兰州地震预警系统、福建省地震预警系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地震局对四大地震预警项目的方法技术和系统软件进行了在线检验,并计划在全国部署。

2010年1月22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烈预工程”)启动,项目总设计师仍为福建省地震局局长金星。2013年2月,该工程进入发改委立项程序,计划投入20亿元,用5年时间建成5000多个预警台站,组成覆盖全国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

中国地震局能够覆盖的范围,成都减灾所无法轻易企及。

自2010年始,成都减灾所在汶川余震区域建起一个2万平方公里的地震预警试验网。2011年年末,成都减灾所开始试图向外省拓展自己的地震预警网。

“一开始别人都不信,不觉得你能做出来,需要我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市级地震局不行,我们就去县一级。”成都减灾所办公室主任伍良燕表示,“那些处在地震带上的市县级防震减灾所就像坐在火盆上,对地震预警的需求更迫切。”

2014年10月,成都减灾所宣布,自己的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已达200万平方公里、共5030个地震预警台站,覆盖25个省市部分区域,占我国地震预警人口密集多震区面积的80%,预警网内人口约6.5亿。

虽然预警系统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但能够接收到成都减灾所预警信息的用户微乎其微。

该所发布的《2014中国地震预警事业发展与展望》显示,“地震预警接收用户仅为200万人,不足预警网覆盖区域人口的0.3%”。王暾解释说,由于技术受限,在安装地震传感器时,还没有成熟的预警接收终端,导致预警信息接收人数稀少。

实际上,谁有权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已经成为这场竞赛新的焦点。

发布权归谁?

谁有发布地震预警的权利?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均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外界通常参考2007年11月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3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

2009年2月,由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地震信息发布(GB/T22568-2008)》指出,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国内公共地震信息,应来源于地震和相关主管部门公布的地震信息。

2014年7月,中国地震局发布《关于加强地震预警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地震预警发布级别应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预警信息应由县以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发布。《通知》强调:“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以‘试验’‘演练’等名义自行发布和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通知》出台后,福建、云南、甘肃等省相继出台相关地方法规。如2015年5月公布的《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规定,地震预警信息由省人民政府通过全省地震预警系统统一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王暾对此提出自己的不满:“中国地震局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管干不分。”同时,王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明,成都减灾所与各地的防震减灾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合作,是取得了预警信息发布授权的。

《通知》发布一年以后,地震预警赛道上的两名参赛者遭遇了一次正面交锋。

2015年8月11日下午,成都减灾所在未提前告知民众,对安装“地震预警”软件的苹果手机用户,发布“消息”称:“15时49分四川北川发生6.0级地震,成都市3.5度,预警时间32秒。”“有七八千人收到了这条信息。”王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

随后,成都减灾所于16时10分通过官方微博称:“15:49我们对苹果手机预警软件进行了一次测试,非常抱歉没有提前通知大家,对造成的不便表示抱歉。” 

中国地震局迅速作出反应。当天下午5时27分,其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消息:“经核实确认,今天下午部分网民手机接到15时49分四川北川6.0级地震预警信息,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预警系统误报所导致,该地区并未发生6级地震,请大家不要恐慌。”

紧跟着,成都减灾所通过微博@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布信息,称对中国地震局未向其核实便称“误报”表示遗憾,同时强调自己只是“演习”。@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再次迅速回怼:“系统出错,本可以继续完善,用测试当作借口也不高明,因为不必拿个6级地震做测试,可非要说成演习,这就涉嫌违法了,自己挖的坑,含泪也得跳下去。”

“企业做什么研究,是它内部的事情,但是如果发布涉及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的预警信息,它一定没有这个权利。”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此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分析。

“对收到预警信息的一万人来说,那次‘报警’意味着什么?”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的提问,王暾回复称:“意味着他们收到了一个北川发生6.0级地震的消息,需要作出紧急避险。”

应更多考量公益性

地震预警既是科学工程,又是社会工程。

中国地震局提供给时代周报记者的资料显示,2013年进入立项程序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两年后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得以立项。2017年2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行性研究批复,2018年7月召开实施启动大会。项目总投资由原来的20亿元减少为18.7亿元,计划于2020年在部分地区率先形成地震烈度速报能力,2023年在全国形成地震预警能力。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项目管理部主任王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之前做调研的时候,好像还没有看到社会上有比较成熟的、关于预警方面的秒级处理系统。因为地震对时效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不能出现错报、漏报的可能性。”

王松表示,当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烈度速报”排在前面,“因为烈度速报是政府在面临大的地震灾情时,对应急救援决策、救援力量投入、救援物资投入的一个重要判断因素。”王松解释,烈度速报是指地震发生以后,根据仪器测定,快速估算出受灾严重的位置。

到2023年,按计划,“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将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萨周边地区等5个平均台间距约为12千米的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有意思的是,2013年,处在郯庐断裂带上的徐州,就已经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投入700万元建设地震预警工程。

前徐州市地震局主要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地震局2023年建成的地震预警网不能覆盖到徐州,所以暂时还在用成都减灾所的地震预警系统。” 

也有人建议:中国地震局为何不考虑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先使用成都减灾所的地震预警系统,待2023年形成自己的地震预警网后再加以更换?毕竟地震不会等到2023年才震。

面对这一疑问,王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中国地震局是管理部门,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一开始,采取的就是开放的态度,“该项目的立项包括可行性研究等若干个环节,我们都邀请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同志参与。但关于ICL地震预警的技术细节、数据细节,成都减灾所并未出具相关内容,包括国家发改委在该项目的立项和评估过程当中,成都减灾所依然没有出具相关内容。他(王暾)说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覆盖这么多站点,真实性如何?中国地震局作为一个管理机构,对于这种没有考核性的东西,很难做出购买决策。”

“实际上,我们探讨过购买方案,但成本比较大,可能他们是一个纯市场行为。”王松进一步坦言,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毕竟是政府的公共产品,需更多考量公益属性。

在这场赛道上,竞赛还在继续。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