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培健∶我总是对国家科创事业充满情怀

2019-01-16 08:54:28
来源: 创业圈
2018年12月12日那一天,葛培健荣获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全国“中国企业改革奖章”。现年61岁的他,是上海国企的唯一代表,更是为数不多从国企中退休的获奖者之一。

文 | 杨静

在这个由国企、民企100人组成的榜单中,现年61岁的他,是上海国企的唯一代表,更是为数不多从国企中退休的获奖者之一。

始发于浦东建设(600284.SH),扬名于张江高科(600895.SH),在曾经职场生涯的上升曲线中,葛培健和这些高速成长的公司,就像彼此咬合的齿轮,相得益彰。

他被媒体公认为是“谋略型+驱动型”的国企领军人物,是国企里的企业家,企业家里的思想家。

在中国的产业园区界,他更是教父级人物。不仅如此,他是专家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虽然在多数人看来,专家型和复合型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同时成立。

但显然,葛培健推翻了这一论调。

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这位不折不扣的经验主义者往来穿梭于江湖和庙堂之间,为中国的国企改革、园区建设、科创产业发展奔走呼告,站台背书,奉献付出。 

尽管一年前,他已经从张江高科退休,相对自由,但并未打消他想要继续为国家建设做点什么的热情。

“就像有句歌词唱的那样,为了谁?”葛培健对《创业圈》杂志自问自答,“为了谁?我这个20世纪50年代的人,总是对国家充满情怀的。

他最近也发现,之前在体制里没法去实现的事情,在退休后可以以公益的方式和传播大使的身份尝试一步步实现。

所以,他一刻也没舍得让自己闲过。

他知道,60岁一甲子,只要体力精力允许,他不惧与时间赛跑。这也是葛培健比较笃定的判断:无关年龄,志在一切皆有可能。

微信图片_20190115135952.jpg

停不下来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葛培健隔三差五地会去各地做实地调研、培训讲课。

城市、农村、企业、产业园,凡是那些跟产业及经济发展相关的,他都有兴趣。

他不是没有憧憬过简单低调的生活,但他并不能阻止外界对他产生期待—长三角的诸多城市希望他担任顾问,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他在浦东建设、张江高科任职期间所创造的成绩,就是外界信服的砝码。

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情况,葛培健深谙于心。

他曾经的下属对《创业圈》杂志形容称,葛培健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便是“如痴如醉”。

葛培健的精力十分旺盛。原因之一是他对改变现状的那份追求,会激发他无穷的精力,他只会关注激起他兴趣的,然后抛开一切,抓住问题的本质,直切要害。

这跟他当时一开始在张江高科任职总经理时,要改变现状的那股韧劲是一脉相承的。

2014年之前的张江高科,ROE长期低于6%,几乎就是一个僵尸企业。走马上任后的葛培健意识到要挽救张江高科,必须破釜沉舟。

当时的他就跟现在一样:四处调研,并奔赴海外走访硅谷等地,为张江高科苦觅新商业模式。不用外出的日子里,他每天7点多就到了公司食堂与园区企业高管、员工早餐交流。

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向外界证明了向科技投行转型,向产业服务与产业投资要利润是张江高科的未来价值高地。

2015年张江高科的财报中,投资收益、房地产销售利润和房地产租赁利润三大块营业利润里,投资收益成为了最主要的来源。也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张江高科的股价曾一度突破40元,市值增加7倍之多。

这一切离开不葛培健领军的高科团队的超前规划和战略布局。

而他的领导方式,是从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开始。

2014年葛培健就职张江高科大会上的表态,是为应证。他对自己工作作了四点要求:勤勉敬业、率先垂范、团结班子、关爱员工。

追忆在张江高科的时光,他认为自己始终有着一种“青春”情结,怀揣“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去任荣于到任时”之心,为的是下一个“科创二十年”努力。

“当领导,胸襟、格局和视野很重要。领导和员工的最大差异在于学习力上,学习力影响领导力,领导力影响执行力和创新力,所以成为领导就是要多学习。”葛培健颇为谦虚地对《创业圈》杂志称。

现在,即便是从企业的一线岗位退下来,也并没有改变葛培健对自己的高要求。

每天保持早起,还是他的习惯;每天读大量的内参,还是他的必要工作。在他家里,经常要查阅的文献资料就装了满满20多个大箱子。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接下来,他已经计划好抽出时间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继续深造,修读哈斯商学院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课程。

跟职业生涯赛跑

事实上,学习、思考并实践,始终贯穿了葛培健的职业生涯。自然也会延续到他退休之后。

从最早在上海团市委任职青工部长,到担任浦东新区财税局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新区国资办的第一任产权管理处处长,再到成为浦东建设的董事长和张江高科的总经理,从体制到国企,葛培健的这股韧劲被一步一步地升华。

在国企,葛培健曾经一干就是17年。这个时间并不算短,但他始终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使命。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这种使命就是要为国有企业改革蹚出一条道路来,走出一种成功的模式。

“会有阵痛,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就是我的情怀,更是我的使命和职责。”他说。

葛培健对企业的改造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比如对张江高科的改造中,他推行的就是现代企业制度,树立事业合伙人理念,把个人利益抛在脑后。

他也一直在跟时间赛跑。“更是跟自己的职业生涯赛跑。”葛培健对《创业圈》杂志形容。

在张江高科,他平均每天保持2–3档接待的频率,为的就是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落地在上海张江的项目。自上任以来,每一个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接待,他必须要亲自参加。

从另一个侧面看,他也不曾自由过。从政府部门到企业,他是被安排的“下海”。从浦东建设到张江高科,又是组织的调配。

这也是他曾经需要面临的职业命运,在政府主导的企业变革和市场化冲击的博弈拉锯中,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他视这些经历为宝贵的财富。当中的关键词还有,理想和责任。似乎这一辈子他都会坚守原则性的标准。

市场竞争的血腥、体制机制的固化、国有股行使主体的强势压力、经营层团队不愿碰钉子的单打独斗、基层员工对变革不解带来的墨守成规等,曾经是葛培健的“家常便饭”。

“面对种种不利,作为企业掌舵者,最需要的是拥有企业家精神,以职业素养和企业家情怀,以天地无私的胸襟去谋划、去思考、去做事。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选择了张江,便只顾风雨兼程。创新与担当有可能失败和犯错,但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我坚守心底无私的原则。”他总是这样自我激励。

这也是葛培健退休后停不下来的一大缘由,因为他已经习惯于让自己忙碌。

和葛培健交流,你会惊讶地发现,他喜欢把事物放在历史背景里去思考,从而把一些信息碎片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逻辑缜密又带有细节,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会给出一个来自真实世界的生动故事,张弛有致地调动着听者的情绪和思维。

“异类”的领导

从很多维度衡量,曾经端着国企饭碗的葛培健和退休后的葛培健,并无明显的改变—不变的依旧是他敢言敢讲,针砭时弊的特性。

放在国企领导人里对比,葛培健本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对于在国企那段峥嵘岁月,葛培健从来不会发出不堪回首的喟叹。他自恃心底无私天地宽,说话做事更添底气。

在任职期间,两家上市公司均获得全国各类奖项和荣耀。

但这位第一名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为企业的员工争取现代企业制度的红利。他曾强力推动并取得董事会批准从公司提取超额净利润用于员工的中长期激励。

因为,人才的流失,会戳痛他的心灵。

葛培健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是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失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用当其时。

至于原因,他认为:“引发国企人才流失的最主要根源是未能建立与市场相匹配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导致在现有体制框架下,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长期失灵。” 

在任职期间,他崇尚将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来进行投资与管理。

“人才靠什么驱动,归根结底,除了靠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须配备让其放得开手脚、自觉大胆干的机制和氛围。”他坚定地认为。

离开了国企,葛培健还想着再做一些思想上的贡献。最近,他作为作者之一的一本新书即将出版,名为《混改,如何改命》。

书里,沉淀了他过去的种种思考。“混改确实改变着企业的命运,改变着行业的走势,甚至改变着国家的发展。”追诉起出书的缘由,葛培健对《创业圈》杂志表示,“但混改还应该去改变企业领军人的命运,改变企业员工的命运,我希望能呼吁更多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思考探索劳动和资本相结合的新公有制体制。”

在他看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当下国有企业应该要避免出现的情况。

“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并热爱企业的领军人物。同时,这位领军人物必须要有创新担当的精神。”他说。

换一个维度去看,葛培健带来的这些“隆隆炮声”,是不得不为之,并非其志趣所在。这位心忧者之所求,无非是期盼出现一位位更优的国企领导,一家家更好的国企。

有着“中国的稻盛和夫”之称的宋志平,是葛培健较为推崇的企业家之一。他曾试想过像宋志平一样把张江高科做得更大更强。

但葛培健同时也清醒地知道,人再强,再会思考,也强不过体制。按照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规定,60岁是个槛,任凭再能干、企业做得再大、效益再好,一到这个年纪就得考虑退下来。他自己不会例外。

但一个人一辈子成就一项事业,已经是非常不易。值得肯定的一点是,葛培健用了10多年的时间,带领着浦东建设和张江高科两家公司,做到了令对手刮目的成绩。

飞向归宿

对鹰而言,脱离脚下的羁绊才能飞向它的归宿。

于葛培健而言,除了积累下来的国企改革经验,他对于园区开发、科创发展和公司治理等的思考,是行业更为宝贵的财富。

他认为产业园区应该定位于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生产性服务业。他也在提倡产业园区应该积极对接科创板“园区直通车”,为园区优秀企业建立顺畅的资本服务对接通道。

他也在大力号召产业园区运营商在“一带一路”与产业升级的国策下,进行“全球孵化、离岸创新”的国际化产业资源整合。

同时,他更呼吁国家出台清晰的产业园区行业法律法规,建立明确的行业标准,科学合理提升行业门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

他对《创业圈》杂志表示,特别是在当下创新创业的浪潮下,他发现自己能为科技服务行业做不少事情。

“创业不容易,创新更难,我有种特别想要帮助创新创业企业的冲动,扶上马送一程。”他说道。

所以当他曾经的下属找到他来帮忙站台呼吁成立长三角离岸创新中心联盟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还反复推敲琢磨为这个联盟进行提纲挈领总结,最后确认为形成“上海孵化—联盟催化—产业优化—项目转化”的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他期待正在推行的长三角离岸创新中心联盟能够加大开放性,提高便利性,增强示范效应,拓展试验性,强化辐射性。“其实不仅仅是长三角有建立离岸创新基地的需求,国内其他很多地方,在国外的比利时、迪拜、德国等地也是有需求。”葛培健对《创业圈》展望。

他奔走、扎根调查研究的第一线,用脚力、脑力和心力来观察、理解转型期中国产业园区和产业经济的变革,在业界,他被认为是“学也学不来”的楷模。

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些实践能够在高校的讲堂上传播。

像《关于高质量混改的若干思考》《迎接产业导入基金操盘的新时代》《地方平台公司降负转型创新》《园区开发商业模式》《从园区开发公司向科技投行系统化变革》等等都是高校总裁班学生们热爱的主题。每逢上课,教室里总是会坐满了带着求知欲眼神的学生们。

同样,凡是有葛培健出现的行业论坛,慕名学习的人纷纷而来。往往他做完演讲,台下的喝彩声如潮水一样漫过来。

而葛培健并非简单地推崇他的理念和看法。

比如他会告诉外界,张江高科做“科技投行”是针对当时公司的情况作出的决策,但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司都是可以这么做。

“我认为对很多传统的地方公司而言,还是要更多地去站在商业模式的建立上思考问题。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不管外面风吹雨打,室内依旧闲情雅趣。”他称。

葛培健显然也不反感台下的掌声,不反感大众媒体上的高光,他要做的事情除了个人价值的彰显之外,更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推动,需要他在公众当中保持足够的影响力。

这样的一位葛培健,当然也被公众所需要。

接下来,他会更精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