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普遍焦虑 浇灌出Ayawawa的恶之花

2018-05-22 01:45:52
来源: 时代周报

宋金波

一篇名为《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万种择偶焦虑》的文章刷屏,让Ayawawa和她的“情感偏方”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心。

Ayawawa不是一个新出道的情感网红。她关于情感、婚姻的观点,早在几年前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她在很多观点表达中暴露出来的知识漏洞,在网络时代也都毫不意外地被公之于众,但这些纰漏并没有让她失去市场。换句话说,尽管她经常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超人”,但很多人相信她,不是因为她全知全能,而是因为自己愿意选择相信。

这和很多所谓中医偏方或保健品的流行很像,选择相信的患者未必在意这些偏方是否科学,甚至还看到过论证这些偏方和保健品无效的文章,但是他们仍然选择相信。所以,Ayawawa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受众一方的问题。

Ayawawa的观点,比如女性应该充分评估自己的性别优势、要有意识地通过自身包装来取悦于男性……简而言之,就是将女性物化,因为特别现实因而显得特别庸俗。与此相对的,则是理想主义的、浪漫的爱情婚姻观,比如《傲慢与偏见》和《灰姑娘》。

人类自从有了婚姻和爱情的概念,两种观念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这中间,当然还是有进步的箭头可以遵循。个人越是有充分的自由,就越倾向于追求理想与浪漫的婚恋。但与此同时,任何理想的婚恋想象,都受制于现实条件。人类与任何生物一样,都是被基因传递的生物本能驱使的,但没有浪漫美好的爱情追求,人类就无异于禽兽。同样,再美好的爱情和婚姻,都不能摆脱一些古老的黄金规则,比如门当户对与志同道合。

Ayawawa的观点看似火爆,不是因为观点本身,而是因为现实土壤的存在。在中国,适合Ayawawa观点的土壤,就是普遍存在的阶层焦虑、财富焦虑和婚恋焦虑。只要不带偏见,就一定会承认,中国民间将爱情婚姻物化的传统,比我们所知的要强大得多。想想那些代儿女相亲的老人,那些长期存在的巨额彩礼……而且,与很多女权主义者所认为的不同,物化不仅限于女性。有一个微博营销号几乎与Ayawawa一样出名,一直宣扬一种针对所有性别和人群的丛林法则人生财富观,Ayawawa的观点,只是他观念中的一小部分,但他远没有触怒那么多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Ayawawa被尖锐批评,恰恰说明女性仍然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地位,连庸俗都更难以被接受。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强迫任何人同意Ayawawa。她的观点被人接受,是在一个选择自由的市场上取得的。如果说有什么问题,首先要问的,大概是为什么那些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观点会缺乏竞争力吧。

我个人不喜欢Ayawawa,但也不认为她的观点是洪水猛兽,那不过是一种现实的映射而已。没有Ayawawa,也会有Byawawa。社会只要在进步,她的观点就不会成为美好的象征,这一点我毫不担心。但我反对通过一种粗暴的方式将她从我们的视野中剪除,这种粗暴想法的存在及其可能,正是Ayawawa大行其道的条件之一。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注册用户超4000万,用户留存率近60%,方舟云康刷新数据,为冲刺上市打地基
光伏一季度滑铁卢?“一线大厂”天合光能增速下滑,“硅片寡头”TCL中环由盈转亏
一季度营收增长超54%,品牌微电影票房效应近62亿,持续看好九号公司长线经营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