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国家战略加持 南沙打造大湾区合作平台显成效

2018-05-02 05:05:35
来源: 时代在线
数据显示,南沙自贸区挂牌成立三周年以来,累计落户港澳投资企业1357家,投资总额306.9亿美元。

时代周报记者 程洋 发自广州

南沙正在抢占大湾区建设的发展先机。

4月23日,在南沙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通报会上,南沙开发区(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表示,南沙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机遇,将加快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港澳更高层次的合作。他透露:“明珠湾起步区将规划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中央商务区。”而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之际,南沙也已率先启动了粤港澳深度合作区起步区土地平整及征地拆迁工作。

数据显示,南沙自贸区挂牌成立三周年以来,累计落户港澳投资企业1357家,投资总额306.9亿美元。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和珠三角其他城市比起来,南沙的优势在于其多重政策的叠加,既是国家级新区,又是自贸区和广州城市副中心,且位于大湾区地理的几何中心,同时具备了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

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目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置的落地,南沙正从区域几何中心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转变。

从地图上看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其聚合效应正越来越显著。以南沙为中心画圆,方圆1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珠三角九大城市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尤为明显的是,南沙距香港仅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是打造粤港澳半小时生活圈绝佳的位置选择。

“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的目标,2017年南沙着力推进总投资2505亿元的91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潘玉璋介绍说,虎门二桥基本完成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深中通道已开工建设,新规划的明珠湾大桥也已启动建设。

时代周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南沙提出构筑珠三角核心圈层?60?分钟、广州中心城区及周边邻近区域?30?分钟、南沙组团内?15?分钟的“153060”时效圈,缩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推动南沙由地理几何中心向区域交通枢纽的转变。

发力大湾区的建设,南沙优先布局交通网络,以实现大湾区内城市群之间资源要素的自由流通和共享。而早在2010年印发的《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中就已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突破点,也是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的重要基本条件。

在今年2月发布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规划”)草案提出“强南沙”战略,强调了交通的重要性。强化南沙大湾区交通中心功能,规划提出要推进南沙枢纽站规划建设和提升庆盛站综合交通服务能力。推进建设南沙与广州主城区、香港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广州南站畅达的高速交通走廊,实现30分钟直达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和重大交通枢纽。

规划将南沙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其功能定位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和共享发展区”,要建设南沙粤港澳合作示范区。这对南沙而言,在大湾区的建设中肩负着“排头兵”重任。

VCG11484490471_018897.jpg

大湾区里的“独角兽牧场”

按照区块规划,除了粤港澳深度合作区、明珠湾起步区外,依托南沙湾区块核心区5平方公里范围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先行区,依托庆盛区块8平方公里范围建设的粤港澳合作创新创业示范区,都与科创有关。

位于南沙香江国际金融中心的“独角兽牧场”,正成为大湾区里的科创高地。云从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人脸识别的独角兽企业,2017年9月,云从科技获得了广州市政府的20亿元扶持资金,并正式入驻南沙独角兽牧场。这20亿元的资金主要就是用于建立人工智能图像视觉研究院、建立AI生态孵化器、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联盟、AI投资基金、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

云从科技副总经理叶晗介绍了展厅在“智慧金融区”“智慧机场区”“智慧安防区”“未来城市大脑区”等四大区域的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形成了人脸识别购物、人脸识别取款、集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于一体的接待机器人等不同形态应用端产品。

记者在进入云从科技“X City人工智能展厅”的那一刻,摄像头已经捕捉了记者的人脸信息,并在参观结束后抓取记者沿途的人脸信息,快速绘制出记者的参观路线图。这一应用已经被普遍用于城市的安防系统,实现了依靠人脸识别的快速捕捉。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南沙先后引入了科大讯飞、小马智行、云从科技等32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而借助独角兽牧场等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载体,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已在南沙落地。

在南沙中心医院的大厅,科大讯飞的导诊机器人已经上岗,可为患者导航、导医、咨询等。而科大讯飞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正基于图形识别和大量样本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不断升级。“(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于一份影像,它一秒钟就可以返回结果,具有高达94%的准确程度,达到一个高级专家的水平。”科大讯飞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马文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马文君介绍,与人相比,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优势就在于它效率高、非常稳定、学习能力特别强,而且系统还具有可复制性。“一个初级医生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高级医生甚至要达到十年的培养积累,但是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成千上万的医疗病例。”

助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南沙搭建了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四大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平台,吸引一批人工智能骨干人才和企业,其目标就是正如南沙区工科信局局长宫尚云所说:“要打造广州人工智能全球示范中心”。

探索粤港澳深度合作

在平台建设方面,南沙正在加强与港澳更高层次合作,以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专业服务、国际教育、跨境金融、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合作为重点,同时加快制定便利港澳居民在南沙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来自澳门大学的大四学生谭志坚,正在南沙创汇谷的澳门青创空间实习。他与南沙结缘,是因为南沙青年联合会举办的“百企千人”港澳青年学生实习项目。这是南沙吸引港澳青年北上就业、创业的一项实习项目,旨在加强粤港澳三地青年学生的交流。

经过短期实习,谭志坚萌生了在南沙创业的想法。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内地创业成本低,澳门一个大学生的工资要12000元左右,内地好像才七八千元。如果业务在珠三角地区,在南沙开设公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协同、互补与共赢。谭志坚认为,粤港澳三地的发展存在差异,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合作的空间,“内地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庞大的市场和生产力资源,而港澳的优势就在它相对成熟的自由市场和法律制度”。

谭志坚直言,目前南沙区内人口不多,生活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而这也是南沙正在着力提升的公共服务短板,在教育、医疗、消费等方面加快建设。

地处“一国、两制、三个独立关税区”的大湾区,粤港澳三地的合作也面临体制机制的障碍,看似美好的背后也存在地区间的利益博弈。南沙方面表示,正在探索内地和香港社会管理创新及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机制,研究在内地法律框架下借鉴引入香港标准规范,充分发挥香港产业、服务和管理优势,形成南沙与香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张光南表示,三地间体制机制不一样,需要进一步的开放合作,南沙也要做好风险管控,如在航运方面可能带来的争端问题,法律、金融等方面的风险。他认为,更开放的产业和政策,必然带来更多的风险,风险管理方案要先做好,下一步才有可能更开放。“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汽车,要事先做好安全气囊、系上安全带。”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华为营收重回7000亿,车BU研发投入已超300亿,今年有望扭亏为盈
呷哺呷哺还没走出瓶颈:人均142元的湊湊同店销售额下降,2023年亏损近2亿元
广汽2023年营收超1200亿,净利下降45%,总经理冯兴亚:价格战必须迎头痛击
招商证券靠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翻盘,同比暴增97%!2023年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