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为广东赋能 破局关键在互补

2018-03-27 01:08:17
来源: 时代周报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将很快出台实施。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一步要加快编制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规划。

李乾韬

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港珠澳大桥收官之战接头安装的场景让人为之震撼。这条即将通车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连接的是当下中国最引人关注的区域协调发展“旗舰”—粤港澳大湾区。经过2017年的酝酿,2018年将迎来实质性发展,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理答记者问都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纲要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将很快出台实施。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一步要加快编制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规划。

这是广东的一次重大机遇,大湾区战略将为广东赋能。

以广深为代表的珠三角九城,和香港、澳门共同组建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成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比较,天然良港和陆上交通便捷、配套的交易中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科研机构或院校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等要素,这些硬件,粤港澳大湾区完全具备。

但世界三大湾区不仅仅是硬件的具备,更不是简单比较经济存量,而是构建在此之上的卓越的公共服务、创新机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这恰恰是广东的短板。多年来,广东制造嵌入世界贸易,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珠三角诸城产业同质化的质疑声不断,近年来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些成效,企业开始注重研发,山寨产品可以自己打品牌,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湾区战略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加速区域产业升级的机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我们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把它建成世界级的大湾区,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地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能够形成互补,否则就谈不上一个有世界竞争力的大湾区了。

不能形成互补,就谈不上大湾区。广东能否借助此次赋能完成产业升级,实现大湾区的破局,核心正在于互补。这里有两层考虑:一是广深港三城的合作和分工角力,即广深港的分工和定位;二是珠三角九城地处大湾区腹地,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能否实现突破,成为大湾区融合的强劲引擎。

互补就是大湾区城市的融合,互补应当先从交通一体化开始,以一个湾区来统筹。深圳的通信和互联网设备电子业、生物科学和互联网等,广州的国际商贸、汽车制造、移动互联网、地产业、电子显示业,香港的国际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将都是粤港澳湾区名片,是各家拿出看家宝来共筑大家庭。而高铁互通、地铁联通,是各家牵手的方式。

如果把粤港澳湾区视为一个世界级特大城市雏形的构想,那就应当以湾区整体来规划产业和城市功能,不将某一城市局限职能。探索大湾区中的城市定位和分工,聚集湾区内创新要素实现智能制造的率先突破,这是摆在大湾区中每一个城市面临的首要课题。

(作者系时代周报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读懂IPO|红星冷链的业绩“冷思考”:区域市占率触顶,降价仍难扼客户流失
AIoT市场需求爆发!瑞芯微上半年营收预计超20亿元,端侧AI成发力重点
读懂IPO|剑桥科技业绩回弹后赴港募资,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已清仓,控股股东频减持
读懂IPO|硅烷交联剂龙头业绩失速,锦华新材募投计划频遭北交所问询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