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创新密码》:奋斗多年,仍是少年

2017-09-19 03:03:43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丹灶,曾经的“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如今能否以“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为抓手,走出一条振兴实体经济的新路?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丹灶

丹灶,曾经的“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如今能否以“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为抓手,走出一条振兴实体经济的新路?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谢勇,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丹灶,了解这座小镇的转型之路。

再造丹灶成什么?再造丹灶有什么?再造丹灶怎么办?谢勇把这三个关键问题写进了新书《丹灶创新密码》。这本书重点访问了丹灶的“力合星空·728创域”,探究一个有清华背景的高科技企业孵化与服务机构,如何将各种创新资源汇集小镇,催化了整个小镇的创新范围;访问了奋斗在丹灶的各种年龄、各地口音的企业家,正是这些创新者、产业中坚的奋斗与探索,再度为中国提供了经济转型经验的珍贵样本。

丹灶创新密码究竟是什么?谢勇在书的前言里就给出了答案:一切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经济形态,都生长于官员与企业家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互动中,这也是改革开放近40年,珠三角为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的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汇聚少年意气

时代周报:丹灶是南海第一批富裕起来的镇街,制造业实力雄厚。从领先到落后到再发力,丹灶的商业生态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谢勇:从工业化的先声一直到现在,丹灶的经济环境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回溯历史,丹灶高速发展的阶段恰恰是水路运输占主导的时代,但随着陆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丹灶在水路上的区位优势不再明显。而丹灶目前阶段的发展,其实得益于陆路运输的不断完备。包括佛山西站所带来的轨道交通和未来广佛同城的公路网络,都将会把丹灶和邻近地区紧密联合起来,使丹灶真正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作用。

时代周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五金制造业一直是丹灶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丹灶的五金制造业如何转型?

谢勇:分三个层面来说,对于目前的丹灶而言,21世纪初引入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其实是丹灶目前税收的主要贡献者。五金行业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了民生的问题,因此政府对五金行业的发展也不加以过多干预。但随着环保要求不断严格,很多五金企业难以符合环保要求,这些企业只能关停或者迁出。

对于五金业的转型,我在走访中遇到一位企业家。他最初是收废弃铁料的,在积累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和在悉尼留学回来的女儿一起,开始做电商方面的创业项目。所以不用担心,我们眼中这些保守的本土企业家,也有一颗寻求变革的心。

时代周报:对于丹灶创新创业大环境的形成,丹灶镇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对珠三角其他制造业城镇而言,丹灶经验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丹灶模式是否具有复制性?

谢勇:我认为丹灶的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服务,海纳百川”。丹灶目前的转型升级,自然离不开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配套和扶持,但让包括我和许多外来企业感到惊讶的是,丹灶具有完善的中介服务企业和配套。佛山三友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提供零部件的上游厂家,我在走访的时候,他们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在丹灶,企业能够把几乎所有的功能部门都外包出去,只留下最核心的生产职能部门;而在东北地区,办证和报税之类的业务,都只能够自己去办。

另一方面,我接触到的许多在丹灶的创业者都不是本地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都是被丹灶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商业环境所吸引,最终扎根于丹灶。这是丹灶创新的源泉。作为一座制造业小镇,丹灶自身的创新项目并不能满足其建立创新产业的需求,引入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先进项目,才能更好地实现丹灶建立创新创业小镇的构想。

时代周报:你在书中提到,丹灶是一个有“少年气”的地方,它的少年气主要体现在哪里?“少年气”怎样影响着丹灶?

谢勇:所谓少年气,是指一种怀揣梦想,敢于追求梦想的精神。没有少年气,丹灶或许无法如此顺利地开始转型,也无法吸引到如此之多的初创企业来此追梦。这一次走访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丹灶镇领导身上所体现的少年气。作为镇领导,他们与我一样,在逐渐步入中年。但在他们身上,很难能够看到中年人那种反复权衡利弊、患得患失的忧虑。更多的,是他们对理想、对目标的坚持和执着。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有使命感的基层干部,丹灶才能够迅速地形成现有的创新氛围。

调研里,我遇到过一个刚刚从东北读完书的年轻人,学影视表演的。他的创业项目,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永磁电机的应用,合伙人之前在上海的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这些年轻人都来到丹灶创业,他们身上散发的少年气,与丹灶所展现出来的少年气高度契合。

创新土地使用方式

时代周报:先进项目和本土化企业之间存在观念差异。丹灶如何化解这些差异,帮助先进项目顺利落地?

谢勇:据我所知,丹灶正在对接北欧的清洁能源企业,在经过初步的接洽之后,北欧的企业代表非常认可丹灶的创新氛围和行商环境。下一步他们应该会讨论具体的落地事宜。其实引进项目并不一定是指大型项目。事实上,引进大型项目所需要的配套,包括土地配套、产业配套等都是巨大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在一个小区域内引入过多的大型项目。

丹灶对于自身的定位,是国内外的中小型创新企业。这一部分企业虽然未必能够如大型项目那样,在短时间内带来工业集聚,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依然能够形成产业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将诞生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目前,丹灶把招商目标定位在高技术的小微企业,出台的相关政策和配套规划都是紧密围绕着这个定位的,因此两者之间的思维落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时代周报:创新土地使用方式被视为珠三角乃至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破解土地开发强度过大、土地储备不足的重要方法,丹灶在这一方面做了怎样的探索?

谢勇:让我最深刻的是丹灶对于旧厂房的改造。例如力合星空在建沙路的728创域孵化器,就是改造的旧厂房。今年年后我去走访的时候,还能够看到附近一些依然在使用中的厂房,贴着各式各样的招聘广告。

事实上,这样的模式在珠三角地区都是具有可复制性的。政府通过向村集体租用土地使用权,再把土地给到一个通过评估的创新企业,以实现在当前制度框架下的权力再调整,形成一个更加符合多方利益的平衡点,盘活闲置集体土地,从而突破现有的土地资源瓶颈。

时代周报:在新一波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丹灶的优势在哪里?

谢勇:对于珠三角的其他地区而言,丹灶的发展并不算迅速。到目前为止,丹灶只有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实现了IPO,和周边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附近地区的产业集聚会使丹灶在产业升级时面临诸多阻力,但较弱的产业基础反而使丹灶转型不需要承担太大的包袱。另一方面,丹灶在邻近区域中拥有最丰富的可用土地和森林资源,1800亩的仙湖和42.7公里长的金沙岛环岛绿道,都为这座小镇带来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按照发展经济学来说,丹灶是具有后发优势的,而这一阶段转型升级的浪潮,恰恰为丹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

时代周报:从佛山的“西伯利亚”到“大金智地”,丹灶的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谢勇:丹灶的城镇化其实也是中国“特色小镇”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他们城镇化的核心是“产城人文”。在丹灶目前的规划中,将建设丹金大道、有为隧道(有为广场)、罗行大桥、建沙路等主要路网,形成一个“目”字形格局,以此来打造丹金新城,并通过内部路网和配套的基础建设,在小小的一片土地之上建立起一个宜居宜工作的产业小镇。

此外,近年来,丹灶致力打造岭南文化高地,建成了中国康有为书法艺术院,仙湖度假区、康有为故居、无极养生园、大湿地公园等设施也更加完善,南沙棋盘村、仙岗村获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我觉得“因地制宜”恰恰是丹灶城镇化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时代周报:你在书的最后提到,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可能都是“小城-都市-小镇”,这种生活轨迹对中国城市发展有什么意义?

谢勇:我觉得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微观角度而言,丹灶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生存方式的可能性。我们这一代人挤破了头往大城市去。但到了中年之后,我们自己也会想,在大城市扎根真的意味着人生得到了成功?城市人在水泥森林里无处安放的一些情感,或许在丹灶这样的小镇当中就能够被妥善地安置吧。

从宏观角度而言,随着广佛地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升级,丹灶必将成为广佛都市圈下的一座卫星城。通过轨道交通,人们能够省时省力地进入到广佛核心区,享受便捷生活;另一方面,又能够在丹灶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而外国的经验也显示,城市中心空洞化和卫星城的崛起也是高度城市化之后出现的必然规律。我相信在未来的珠三角里,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像丹灶这样的特色小镇出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雷军承诺今年交付10万辆小米汽车
光伏一季度滑铁卢?“一线大厂”天合光能增速下滑,“硅片寡头”TCL中环由盈转亏
一季度营收增长超54%,品牌微电影票房效应近62亿,持续看好九号公司长线经营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