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诺奖经济学家论坛专题 激发创新活力 共襄发展
2017年两会,几个关键词进入人们视野。“一带一路”成为国家级顶层战略;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2017年两会,几个关键词进入人们视野。“一带一路”成为国家级顶层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第一次上升到国家级层面;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众多关键词中,“一带一路”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极高的战略地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深圳,一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先行先试的思路已化为基因融入深圳血液。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急先锋,成为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之城
东莞,中国最著名的制造之都,近年来,东莞市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化转型。2017年2月10日,东莞市政府正式出台20条“倍增计划”,向全社会释放东莞坚定不移扶持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创新生态圈的首倡者及运营商,天安数码城集团2014年11月在深圳成功举办了“创新赢得未来—第一届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时任深圳市市长许勤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大会吸引了800多家国内外创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投等机构出席参加,共同探讨构建自主创新的生态圈,规模巨大、影响空前。
为向全世界展示深莞两地国际化的形象、推介深莞优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智造水准,为企业引进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链接国际直通车资源,为最大限度助力企业成长发展,凤岗天安数码城将联合硅谷高创会,共同举办“改变·力量—2017第二届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深莞两地会孕育出更富有创意、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伟大企业。
寻创新本源,谋倍增发展,为探索以创新驱动为龙头实现倍增的发展路径,为区域引进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资源,也为将“创新生态圈大会”打造成天安数码城落地东莞的品牌,7月18日,由天安数码城联合硅谷高创会举办的“改变·力量
—第二届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将于凤岗天安数码城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将邀请苹果联合创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玛斯·萨金特、著名经济学家钟伟、柔宇科技创始人兼CEO刘自鸿、科大讯飞总裁胡郁等国内外高新科技、经济学研究引领者,共同探索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和创新问题。
本届大会将以主题演讲、大咖对话、论坛等方式,协同政府、企业、专家,就技术革新、中国制造、资本运转、人工智能等话题展开对话,站在全球视野下寻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新模式、新生态、新发展.
“一带一路”
创新十大关键词
数字丝绸之路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互联互通就是打通翅膀之间的血脉和经络。数字丝绸之路离不开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较为领先,在4G移动网络建设,以及5G网络标准研发制定方面具有优势,可推动相关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为其发展数字经济奠定基础。
信息化建设是“一带一路”连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强韧纽带,也是驱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引擎,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会看到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身影;在阿里巴巴的帮助下,不少国家的跨境电商贸易迅速开展起来;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也正在成为一些沿线国家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数字经济
2016年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如此定义——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通俗来说,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推动了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于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系列生产要素都需要数字化——数字经济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
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强势崛起。截至2016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中,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五家属于数字经济范畴;前20名中有9家属于数字经济,另外四家分别是AT&T、腾讯、英国电信和阿里巴巴。
人工智能
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在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远非一个懈怠者。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人才储备、专利储备上,在世界范围内均占有领先地位。
目前,人工智能已上升至我国战略层面高度,是未来各行各业转型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所在,随着政府顶层设计框架的搭建完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望在政策支持下持续提速。
纳米科技
纳米技术,也称毫微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作为材料学的最前沿,经过多年的发展,纳米科技已在生物、医学、电子、化工、航天航空等诸多领域中取得进展。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纳米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少数几个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纳米竞争的国家。目前,中国从事纳米科技的企业已经超过300多家,近年来,中国在纳米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及专利量均居世界前列。
云计算
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
中国高度重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2015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政策措施,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合出台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等。在政府积极引导和企业战略布局等推动下,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云计算无论是意识和应用都已逐渐被市场认可和接受。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云计算大数据已从技术导入阶段迈进了产业蓬勃发展、应用迅速普及的阶段,且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云计算产业链,云服务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指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理论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的计算机。如果将传统计算机比作自行车,量子计算机就好比飞机。近年来科技巨头纷纷布局量子计算产业。
中国在2016年就首次实现了10光量子纠缠操纵,2017年5月 3日,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这标志着我国的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已迈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该光量子计算机是由中科大、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协同完成参与研发的,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造”。
创业空间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众多行业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面临转型升级,在这其中,带来了更多的新机会。随着创业公司的快速增加,创业空间、创业工厂、众创空间等一系列针对创业团队的服务平台逐渐诞生。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底,广东省纳入创新驱动考核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34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较上年同比增长59%;其中国家级孵化器83家,数量跃居全国第二,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64家;全省众创空间共500家,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体系的众创空间共178家,各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大数据
大数据指的是庞大海量的数据信息,然而,大家已经开始认识到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关键,不仅仅是掌握大量相关数据与信息,更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这个产业的盈利关键,也在于对数据的加工能力,从而实现数据背后信息的利用与转化。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已将大数据作为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珠三角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数据资源特别丰富,包括政府、社会和产业数据,并且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等产业链初步取得规模化发展。工业大数据被认为是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最有望突破的领域,据媒体报道,到2020年,广东计划建成15个左右省级以上基于大数据的协同性工业设计中心,同时还将建成30个左右“数据工厂”。据近日发布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1》显示,广东位居全国31个省域“大数据发展指数”得分第一。
科技金融
科技与金融原本是两条平行线,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科技与金融已经形成了相互融合,并且不断诞生新业态的局面。初期,两者的关系多为科技企业寻求金融支持的形式,而当前来讲,两者的边际已经开始模糊化,科技企业业务向金融业延伸,金融企业借助高新科技革新自身已经成为常态。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日前公布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度科技投入达到1135亿元,信息科技人员达到7.8万,占比达到2.28%。同时银行业务的离柜率已经达到84%,个别的银行达到98%,只有不到2%左右需要到柜台人工服务,其他都可以线上和电话办理。
以广东为例,媒体报道显示,2015年,广东在科技金融方面投入的省级财政资金超过2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超过200亿元,全省科技信贷发生额达1448亿元;上市科技型企业197家,融资额度达到240亿元,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一个专项、两个平台、三个体系、多方联动”的科技金融工作思路。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历经多年试点,2014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进入“十三五”时期,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继续提速。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中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据今年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报告显示,2016年,智能城市中的智慧民生正式步入移动大发展的元年,政府、服务、用户全面触网,全国智慧民生分指数值同比增长90.42%,其中,广东在智慧民生分指数中,排名第一,而广州、深圳、佛山则分列智慧民生城市排名中的第一、第二与第四。
(文/覃硕、谭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