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造粤强 走向世界:“广东智造”蝶变之路

王媛 陆璐
2017-07-04 06:00:33
来源: 时代周报
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有着从量到质、从个体冒尖到群星闪耀、从内生创新到产业集群共建等多个发展维度,而再次充分发挥企业的蝶变之力,将为广东制造由大变强提供重要支撑。

时代周报记者 王媛 陆璐 发自广州、深圳

通过制造商品并将它们行销全球,中国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经济。

实现如此规模的经济奇迹,中国只花了不到30年:1990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还不到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3%,如今,这个份额已经接近四分之一。

广州港,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自3世纪开始广州港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这里是一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窗口。

随着改革开放的汽笛一声巨响,中国经济开始了延续至今近30年腾飞之路,万吨巨轮从这里起航,满载来自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周围城市制造的商品,跨越大洋驶向世界。

经济数据随着轮船航迹的延伸不断攀升,其内在也在发生改变:船仓里最早装满衣服、瓷砖、运动鞋,后来满载空调、彩电、手机,直至如今,船仓里开始出现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具有高精尖技术的产品。

改变的背后体现了广东经济从最初实行“三来一补”开始,由代工生产到自主制造的战略转型;制造业由初级到高级、由下游到上游的创新升级;广东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生死蝶变。

作为中国的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广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等多项政策文件。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一幅宏伟的蓝图已经打开,它从广东出发,横跨欧亚大陆,它从珠江口起航,最终走向全球。

从“制造”到“智造”只一字之差,但背后却包含着艰苦卓绝的自我革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自主,再到技术创新,广东已经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

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需要企业蝶变之力

如果说每一次伟大的旅程总是起于最开始的那个脚印,每一场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总是缘于最初的梦想,那么,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可以称为“奇迹”的种子。

1968年,一个名叫何享健的年轻农民带着同乡集资5000块钱开办了生产瓶盖的小作坊,没人可以预料,这个后来改名为“美的”的小作坊会在50年之后成为市值超过2800亿元、全球500强的科技制造企业。

1982年,一个名叫李东生的大学生毅然抛弃“铁饭碗”,加入一家刚成立1年、仅40个员工的公司,四年后创立TCL品牌,没人可以预料,这个当时20多岁的年轻人,会在30年之后成为旗下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全球化智能制造集团的董事长。

1987年,43岁的退伍军人任正非白手起家,利用两台万用表加一台示波器研究交换机,在深圳的一个“烂棚棚”里开始起步,没人可以预料,这个后来叫做“华为”的企业,会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的名片、世界级的科技巨头。

1990年,一个名叫董明珠的单身母亲南下珠海成为了一名卖空调的业务员,没人可以预料,这个当时已经36岁的女性会在22年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空调制造商的掌舵者,并以“掌握核心技术”的理念,为中国的“工业精神”代言。

时代塑造英雄、机遇成就梦想。普通人成长为全球瞩目的企业家,小作坊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巨头,“奇迹”的背后是一条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

以华为、美的、格力、TCL、中兴为首的一批制造企业,在规模上,都已跨入千亿俱乐部的门槛,在发展历程中,都经过了从起初贴牌代工、低端制造到建立自有品牌甚至自主名牌的发展路径。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正在走向一条新的进化路径,进一步提升工业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拥抱新技术抢占高精尖领域,进而在全球市场建立更强的竞争力。

百水奔流汇成江河,万千树木聚众成林。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有着从量到质、从个体冒尖到群星闪耀、从内生创新到产业集群共建等多个发展维度,而再次充分发挥企业的蝶变之力,将为广东制造由大变强提供重要支撑。

从广东制造到广东智造的基础是掌握核心技术

莫斯科,中欧铁路的重要中转站,这里是进入欧洲的“门户”。

7月4日,在“中国(广东)品牌世界行之走进俄罗斯”活动中,五架消费级无人机作为广东制造的代表展示在会场的显眼位置。

这些无人机来自广东本土企业—广东亿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4月,一个仅5人的团队在广州天河区东圃租下一层办公室,亿航智能由此成立。从成立到开发出业内第一款手机APP控制的消费级无人机并销至71个国家,以及开发全球第一台无人驾驶载人飞机,亿航只花了不到两年时间。这期间亿航完成三次融资,估值翻了25倍,被外界称为“成长速度最快的中国硬件创业公司”。

总部设在广州,工厂设在东莞,亿航看中的是珠三角完整的制造业链条。但这家年轻公司并不满足于贴牌生产赚快钱,而是致力于中国品牌的打造,并从一开始,就将目标锁定在欧美高端市场。

亿航曾接到来自美国百货巨头沃尔玛的贴牌订单,但亿航最终选择拒绝。“一次订单量三五万台,这个诱惑确实很大。”亿航公关总监熊逸放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道,“但在这样的新时代,应该真真正正做自己的品牌,改变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固有看法,这是我们一直特别看重的事。”

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制造”再到“创新智造”,中国的企业正变得越来越自信。

6月27日,在第三届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发表了主题为“创新改变世界”的演讲。

以色列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处于全球顶尖水平,但董明珠毫不示弱,“我们用智能装备来改变生产模式,”董明珠说道,“同时,我们生产空调的工厂里所有的装备都是自主研发的。”

包括格力在内,中国的制造企业过去大多是在“技术跟随”的路上随波逐流,但最终发展壮大的。2001年,时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朱江洪曾远赴日本想买技术,不料素来交好的日本企业明确表示,自己花了16年才研制出来的核心技术,绝不会转让给任何一家中国企业。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当时的朱洪波和董明珠,也让他们意识到,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市场话语权,从此,格力才真正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

截至2017年6月12日,格力累计申请专利29385项,获得授权专利18221项。2016年申请技术专利7422项,平均每天有超过20项专利问世。

格力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批真正的“无氟空调”,2013年,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光伏直驱变频技术”,并在此后获英国RAC制冷行业大奖。

 “格力国际化采取‘先有市场,再有工厂’的策略,”格力市场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格力始终坚持走的是品质和技术路线,产品标准超越了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碳排放、节能环保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自主品牌空调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格力自主研发的基因向上延伸至智能装备的赛道上。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尧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表示,目前格力机器人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企业之一,年产能力为5000到1万台。

在段尧看来,在高档数控、机器人等领域,自主研发相对来说时间周期比较漫长,但一旦取得技术的突破,对企业后续发展促进力是很大的。“自主研发能产生自己的研发专利,甚至技术有可能会超越同行。” 段尧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从立足本土到走向海外打造粤式开放合作模式

德国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欧洲工业的中心,“德国工业4.0龙头企业”库卡机器人的总部。

4月27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总裁方洪波一行冒着风雪到访,这家全球机器人巨头正式迎来了中国新老板—美的集团。

过去一年,对德国工业4.0核心龙头库卡的成功收购,让中国企业美的成为全球产业资本瞩目的焦点。一定程度上,资金出海,海外并购正成为美的最有力的武器。美的集团董秘江鹏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美的从百亿规模快速增长至千亿,靠的就是并购。

作为美的集团的董事长,方洪波分享了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反思和见地。在方洪波看来,国内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基于两点,一是产业内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大研发,让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一方面则加速海外扩张。另一个,便是产业间的转型升级,俗称“跨界”。

方洪波从全球化的高度剖析美的与库卡的合作时指出,库卡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强大优势,其技术和创新能力可以帮助美的转型升级,并完成业务多元化。但库卡企业规模不大,且核心业务集中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全球化程度较低。“如果把中国的市场优势和德国库卡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就能把相关产业做大,也能做出更多‘工业4.0 ’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样板。”

收购库卡只是美的在机器人领域产业布局的一个新的开始,如何围绕库卡发展起一个产业群,加入全球工业4.0的发展新浪潮?美的集团副总裁、德国库卡公司监事会主席顾炎民坦言,这相当于一个如何“让母鸡下蛋”的问题,是美的此后要面临的挑战。

立足本土,走向海外。不但让中国的制造企业在与全球顶尖同行竞争时越来越强,也给全球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波兰,是中欧铁路途径的首个欧盟成员国,在这里,TCL的波兰工厂是中国在波兰最大的工业项目。工厂一小时能生产160台电视,波兰作为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离德国汉堡等港口较近,TCL电视下线后,一天就能达到法兰克福和巴黎,三天就能抵达包括里斯本、马德里在内的欧洲全境,成品保证能在4天内运往欧洲所有国家。

“在欧洲,彩电整机进口要收14%的关税,但如果直接从国内采购原材料,再在本地采购一些结构件和包装物料,本地组装以后发送到欧洲其他地方,能节省大量关税成本。”TCL多媒体副总裁梁铁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欧班列”的开通为中国制造业出海创造了必要条件。

梁铁民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称:“其实十年前TCL就考虑过陆路运输,希望将国内的元器件通过班列运输到俄罗斯,但苦于没有这样的运力支持。以前通过海上运输,运输的周期约为38天,但是目前通过中欧快铁到达TCL波兰工厂,只需要14天,运营效率大大提升。目前,TCL 欧洲工厂90%的元器件都从成都、惠州陆运过来。”

中国企业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理念,并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为提升工厂的效率,TCL还在波兰工厂开展了多个新型项目,其中包括精益生产线建立项目、自动化无人包装线建立项目、集中零部件预加工区建立项目等。

梁铁民告诉记者,在TCL 波兰工厂两百多名员工当中,仅有5 名中方员工,包括工厂和项目的总经理,以及分管财务、供应链、工艺质量的经理各一名,本地化程度非常高。

从内生创新到引领世界要具备走向无人区的魄力

慕尼黑,德国、乃至欧洲的工业技术圣地,华为去年开始选择在这里发布新手机,这不仅代表华为海外扩展的决心,也显示了其立足高端市场的底气和实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手机制造商,2016年全年,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1.39亿部手机,排名全球第三,占据9.5%的市场份额。GfK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华为在全球有22个国家市场份额超过20%,接近半数为欧洲国家。有人评价,华为已经成为欧洲最爱的“中国面孔”。而在光鲜成绩背后,其实是基于华为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的支撑。

欧洲专利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欧洲专利申请量达7150份,同比增长24.8%,全球增幅第一。其中,在专利申请量方面,华为公司以2390件专利排名第二,仅次于荷兰飞利浦集团,在数字通信领域,领先三星与高通。

年报显示,2016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76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4.6%,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3130亿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达62519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尽管目前在研发上有如此高额的投入,但华为总裁任正非却显得非常谦虚,甚至有些忧虑。他表示,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还没有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他认为,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产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任正非说,现在的华为正在行业中逐步攻入无人区,处于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于是,华为最神秘的部门—   “2012实验室”应运而生,承担了责任,这个实验室专注于基础创新研究。

华为欧洲研究所是“2012实验室”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前管辖华为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爱尔兰、芬兰等8个国家的研究所,堪称华为在全球研发再升级的“最强大脑”。

集众智者成大事。面对全球数字化浪潮,华为已经意识到机会的存在和挑战的艰巨,在5G、人工智能、高级算法、云计算、物联网等前瞻领域布局,并加大战略投入。通过让这些研究机构靠近德国电信、法国电信、沃达丰等运营商客户,可以充分了解其需求并开展联合创新,同时,也可以充分配置当地的人才资源,利用欧洲的研发人才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根据华为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发来的数据显示,目前,华为在欧累积采购额超过200亿美元,2015年,华为通过技术合作在欧洲投资约7500万欧元,与超过100家欧洲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并且目前员工本地化比例超过71%。

技术革新没有尽头,从简单模仿,到树立品牌,再到申请专利,锐意创新,中国顶尖的制造企业们终会走到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前沿,前方再无可跟随的背影,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将领先全球,都将体现中国制造的魄力和担当。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去年净利增1235%,*ST西域申请“摘帽”,搭上“低空经济”近三月股价涨超60%
年报遭问询!去年下半年拓维信息营收大增,净利润却诡异大跌转负
发现新质好公司 | 人工智能业绩第一股,润泽科技2023年营收增长60%,服务电信、联通两大运营商
白酒股也没那么香了?山东国资拟减持金徽酒,从复星手中接盘不到一年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