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声:学哈佛,但不是要建哈佛

陆璐
2017-05-31 01:39:45
来源: 时代周报
中大过去几年对学校的重点优势学科做了整合,突出重点的同时也在补齐短板,尤其是补齐中大工科比较薄弱的短板,我们对中大能以比较好的姿态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充满信心。

时代周报记者 陆璐 发自广州

经济发展动能新旧换挡的转型时期,作为创新因子的高校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前有国务院发文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后有广东省提出建设“双高”大学。根据《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建立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布局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已成大势。

新的标准建立。在此框架下,不同大学都在思考各自位置。

作为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近年动作频频:建设深圳校区;布局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筹建环南海高校海洋科考船;大刀阔斧调整院系和专业,2016年至今,本科招生专业数量从128个调整为77个。改革力度之大,也将改革的操刀者—中大校长罗俊推上舆论风口。

刚刚结束的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期间,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代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58岁的陈春声,是“文革”结束后最早的中大毕业生,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这位深具学者风范的党委书记,不仅就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批示和胡春华同志的省委报告谈了自己的理解,同时还回应了中大改革。

办一流大学,需要很长的哲学思考

时代周报:这次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打造高等教育强省、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中山大学希望在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陈春声:报告提出广东高等教育水平要走在全国前列,中山大学要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对此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这几年广东一直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其实这个目标和国家推动“双一流”建设是完全一致的。中山大学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抓紧做好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水平。所以中大过去几年对学校的重点优势学科做了整合,突出重点的同时也在补齐短板,尤其是补齐中大工科比较薄弱的短板,我们对中大能以比较好的姿态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充满信心。

时代周报:你心目中的“双一流”应该具备哪些元素?

陈春声:“双一流”的内涵定义,主要应该看国家的规定。中大的目标不仅是有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整个大学的综合水平也要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一流大学首先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科研机构或社会机构最大的不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师队伍结构、课程设置、学科专业设置,包括整个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等方面还要做很多工作。

当然也要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成果一方面必须是站在学科排名的前沿,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里做奠基工作,同时也是国家急需的,甚至在一些研究领域取得专门的成果,也就是说这个技术是唯一的、非我莫属的。此外,成果还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山大学一直提出来的。我们有三个面向,就是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三个方面都做得好,那就是一流的办学成果。这些做好之后就应该有一流的国际声誉。学校的名声好,站出来可以代表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代表这个时期的人类思想成果。必须要取得这样的成绩,它才称得上一流大学。

时代周报:强调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吗?

陈春声:我个人不喜欢用“对标”这个词。办大学,尤其是办中国的一流大学,需要有很长的哲学思考。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直接去对标国际一流大学建设起来的中国大学,不一定是一流的。所以可以学习哈佛大学、剑桥大学、MIT好的东西,但肯定不是要建第二个哈佛或者牛津大学。

大类招生培养趋势还会再持续

时代周报:中大是一所很有自己特色的学校,尤其是有着悠久的文科传统。近几年中大改革力度比较大,尤其是专业调整方面,社会上讨论得比较多。你怎么看?

陈春声:中大现在有很多大的变化。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大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准备再创新局。所以跟原来大家习惯的对中山大学的期待、希望或者思想可能会有很大不同,首先需要在思想上转变,知道这个学校是要再上一个台阶的。不一定转型,但一定要升级。

其次,我一直强调,一流大学首先是一流人才的培养。中山大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上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我们目前在全国所有省份的生源,几乎都是考生中最优秀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些孩子只是来中山大学读本科,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所以这两年,我们一直想要提高中大本科生毕业之后继续深造的比例,希望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实现本科生毕业后深造比例能达到80%。围绕这个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其实在2017年我们争取到了800多个硕士生的指标和100多个的博士生招生指标,2017年的硕博招生指标比去年增加了近1000个,我们希望这个指标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还可以继续增加,有指标才能为孩子们深造提供这个条件。

如果80%毕业生都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我们在考虑大学人才培养周期时就不是四年,而是六年或者七年。因此对学生的专业训练应该以七年为一个周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本科阶段会强调口径更宽一些,到研究生阶段才去分专业。这是四年和七年作为人才培养周期的很大不同。

现在大家的不同理解其实还是基于原来四年培养周期这个角度去想。一些大类专业不再细分专业,是因为我们希望学生出来后都有机会去读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再接受更专业的培训,这是人才培养思考中和以前很大的不同。所以大类招生培养的趋势在中大还会再持续,下一步可能还会做进一步的本科专业调整。

住房成人才引进制约因素

时代周报: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将深入教育体制综合改革。作为大学管理者,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方向去努力?

陈春声: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任务、类型和发展方向,努力方向也不一样,但我认为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怎样让老师把更多心思放在学生身上,真正把教学搞好,把育人和人才的培养当成大学的第一要务。这个是根本。大学管理者应该尽量做好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把学校的自主权用到这方面。没有人才培养,那去办研究所和公司好了。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要培养人才,这是大学的根本。

时代周报:各省高校都在争创“双一流”大学,很多高校管理者提到“人才引进难”的问题,甚至反映一些人才更愿意去北京、上海。

陈春声:这事特别复杂。人才确实有不同的选择,中山大学在引进教师时,鲜明提出我们有一个“三不挖”原则,就是不向西部地区、广东本省和东北地区吸引人才。但也有三个重点要去挖人才的地方。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我们没有明显感觉到想引进的人跑到江浙和北京的情况,但确实感到有一些制约因素,目前比较大的是住房问题。就是不能提供足够的教师公寓给他们周转,而目前广东珠三角各地的房价还是偏贵,如何让引进的优秀老师真正实现在这里安家置业,在中山大学工作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我们还要想更多办法。

总体我觉得情况还可以,过去这两年,中大增加了2000多个同事,今年希望还有大幅度的增长。一部分他们将来会成为编制内的老师和科技人员,其他老师在学校聘期结束之后,可能到广东其他大学去工作。所以我们希望中大目前的人才引进政策能有溢出作用,能够带动广东和珠三角人才的集聚,报告里也特别提到,广东的研发机构和博士学位人员数量要倍增。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东北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收入大增超2倍,沪深交易所首发保荐项目连续两年挂零
三六零2023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136.26%
文创冰淇淋圈粉年轻人,伊利“须尽欢”联名长隆一口气推8款新品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