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号者”挑开内容红利的“脓包”

2017-04-05 00:56:58
来源: 时代周报

姚遥

我有许多学富五车的朋友,过着勤于读书与思考的人生,提早熬白了鬓发。如果在财富上能更加自由一些的话,他们的面颊还可以更红润一些。这些朋友大多有精彩的著述出版,即便偶然撞上了大众口味,进入畅销书行列,但所得的润笔费用还不如一个直播室里的普通网红。

好不容易迎来了万众创新的新媒体时代,知识精英们本来饱含热泪,以为迎来了知识经济内容红利的历史时刻。但事实是,除了少数凤毛麟角的知识精英转身成功外,绝大多数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依然在市场的边缘。

人生里最好走的路,是套路。最近虎嗅网的一篇文章,很爽快地挑破了所谓“内容红利”的脓包。如今的手机阅读市场,早已被一批工业化的制造商瓜分。打开手机上的阅读APP和若干公号,一个个刺激眼球、勾引心灵的标题,大多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内容作坊根据阅读推荐的规则和热点,批量制造出来的产品。这些作坊,被称为“做号者”,野蛮生产稿件自有一套流水线:从贴吧、微博、微信、门户里扒拉出300-500字,修改,再加上自己的“修饰”和“想象”,然后贴上三张图,取一个标题,发布。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每天能“写”20篇。

市场始终遵循市场的规则,当手机成为承载阅读并能盈利的终端之后,阅读内容也变得和屏幕一样短小精干,随取随用。在满屏的信息之间,标题成为内容创作最核心的要素:标题是否足够吸引眼球,决定了读者手指是否能点开的一半。十年前还在传统媒体中的咪蒙,大概也没预料到,新媒体时代要为取一个标题花费这么大的功夫。

对习惯在手机上阅读的消费者来说,如今的一篇文章不过是手指滑动屏幕的几个瞬间。这样的场景之下,作者盈利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单位时间内能创造出多少点击量。一个传统的作者写文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找并阅读资料,随后再绞尽脑汁写出一篇。而一个作坊,首先会快速锁定拉动流量的因素,随后围绕要点查找素材,再复制粘贴。即便优质作品确实有机会获得相对高的单篇阅读,然而一个作坊会用更低的成本粗制滥造更多的系列,在总量上形成压倒性优势。如此一来,一篇优质的原创,最终也往往沦落为作坊的素材库,被分解成更多数量的短片。在这样的畸形市场上,高成本、低产出的原创,如何能够与低成本、高产出的作坊文章竞争?市场由前者培育,而果实被后者摘走。当媒体梗着脖子还在讲新闻理想时,做号党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工业化的垃圾食品不仅容易营养不良,最终也会让食客倒胃口。但对于内容作坊而言,文化市场怎么培养并不重要,抓住眼前的机会赶紧套现才是真的。从微博时代的段子手,到微信公号时代的营销号,再到职能阅读时代的内容作坊,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只不过喝了一点汤,而劣质的生产者却能够在每个平台时代都活得风生水起,一步步壮大后甚至开始形成行业壁垒,用更精良的技术和更敏锐的嗅觉,掌控新风口的命脉。

市场固然浮夸,市场也特别残酷。多少行业里,抄袭与粗制滥造挤垮的不只是辛劳的耕耘者,还会葬送一个行业。文化产业里,抄袭与粗制滥造的肿瘤不除,优质原创得不到尊重,一切所谓风口都将烟消云散。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值得买科技发布2023年报: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在变革中稳健发展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