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科学家海归创业 背靠“清华模式”雄心不老

2017-03-21 02:53:09
来源: 时代周报
政府支持依然遵循着珠三角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特有的分寸感。当杨云峰提出,希望获得更多土地,上马产能大干一场时,当地领导给出的建议则是,与当地标杆企业合作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谢勇 发自佛山

以佛山命名的佛山大学城,其实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已经建设数年,依然可称为偏僻。没有直达的轨道交通工具,也没有从广州直达的公交线路。现代化的园区外,多是未开发的荒地。

花甲之年的海归创业者杨云峰工作和生活在这里,重复、单调,却激情满满。

2017年,是杨云峰的关键一年,在拿到众多奖项、荣誉及补贴之后,杨云峰和他的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峰合科技”),能否进入轨道并对接到珠三角传统产业中去,显得至关重要。更何况,他的最终目标,是公司冲入世界500强。好几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都清晰地表达了这一理想。

这种“狂妄”似乎更多属于90后,与他63岁的年龄并不相称。

花甲之年的创业者

共和国最早培养的一批工科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成为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首席科学家及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采访的时候,杨云峰却自称,“我最实在的学历是小学毕业”。

杨云峰少年时经历了“文革”,初中还没毕业,就离开学校进入街道工厂。1973年短暂恢复高考,给了他转折命运的机会,只受过完整小学教育的杨云峰考入湖南大学,并一步步成长为清华大学博士。

杨云峰的命运与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迎来春天,他成为清华大学的年轻教师、重点培养的学术带头人。离开中国之后,上世纪90年代,他作为芬兰方面的代表,回国担任中芬合资维美德造纸机械(西安)有限公司副总、2005年又任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将芬兰高科技转移到中国。步入花甲之年,他又拥抱这个国家的最新潮流:创新创业,转型升级,成为一名扎根珠三角的创业者。

2016年10月12日,全国双创周在深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了清华大学双创展区,作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得意之作,杨云峰和他的精密喷射成形技术(Precision Spray Forming,PSF),被隆重介绍给总理。李克强表示,该项目有望使国内高端金属制品领域不再依赖进口,不仅要淘汰国内落后产能,而且要下决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希望团队继续努力。

这种技术将高温金属液体进行雾化喷射、沉积、高速凝固,制成形状精准的金属产品,是目前唯一能使金属制品的成本、寿命、生产周期这三要素同时成倍改善的高效增材制造技术。此前,杨云峰曾代表芬兰,以此技术与东风汽车开展了产业化合作,2013年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一等奖。后来,杨云峰从他原来服务的VTT买回了自己的专利,开始了创业之旅。

再入佛山的清华背景

峰合科技是杨云峰创办的第二家公司,他也是第二次来到佛山。

前一次,杨云峰与顺德企业家合作,用公开的喷射成形技术进行特种钢制造,试运营毛利率高达70%。结果却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投资方资金链断裂,公司夭折,无奈之下,杨云峰只能将生产设备转移给国内某知名钢企,最终实现了喷射成形在特种钢制造领域的产业化。

2014年,杨云峰第二次来到佛山。这次,作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清华大学校友,杨云峰不再孤军奋战。

在广东GDP第一镇狮山,峰合科技享有一种“园中园”的地位—这与其特殊性有关。“峰合”两个字,分别来自杨云峰和清华力合科创—一家清华大学背景的科技创新机构。这家机构也是峰合科技的股东。

力合科创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属产学研资企业平台。1996年,清华大学和深圳市合作,在深圳湾建起清华深圳研究院。此后,这个立足高校,面向市场,自嘲为“四不像”的产学研平台在南中国艰难起步。力合科创则是清华深圳研究院市场化的落地机构和资产平台。经过20年探索,终于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学研结合、以市场推动创新的科创服务体系,并将这一模式从深圳输出到全国。

力合科创集团常务副总裁别力子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将清华力合创新体系总结为六大板块:立足产学研最后一公里的科技支撑板块;全链条的科技投资板块;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培训与再教育板块;类似硅谷银行的科技金融版块;全球技术引进的海外创新板块;高端科技企业聚集的创新基地板块。 

2015年,清华力合科创集团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资料显示,力合科创孵化的项目数超1600个,在A股成功上市20余家公司。

针对大量技术人才引进的实际状况,力合科创特别强调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结合。别力子认为,很多企业不成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项目没有按照市场化机制来做,出现了两张皮的情况。让企业家和科学家组成团队,形成合力,这也是力合科创探索出的重要经验。

杨云峰第二次创业,也是佛山创新机制,全球化猎头,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实现本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时刻。

GDP已达8000亿元的佛山,拥有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的产业阵地,是制造业全国五强;同时也在积极寻找转型路径,并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产出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仍是当地创新发展的重大瓶颈。

《佛山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提出,到2018年,佛山将要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双提升,将佛山建设成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全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市。

作为佛山制造重镇,南海区对于国际先进技术转移,引进人才兴趣格外浓厚。近年来,各类创新平台和孵化器加速崛起,为南海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例如,装备制造企业南风股份与西安交大进行产学研合作,南海铝型材企业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陶瓷企业蒙娜丽莎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对于清华力合重点引进的杨云峰团队,高新区(狮山)、南海区、佛山市及广东省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各种扶持,扶持资金累计3000多万元。

政府与市场的最大合力

起步阶段就获得这些扶持,对这个创业团队而言既是激励,也是压力。清华深研院的领导曾对杨云峰说:“杨博士这个项目已经到了清华大学和广东省的省校合作层面了,下面就看你的了。一定要尽快做出成绩来,得让大家看到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益,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得走下去,没有退路! ”

实际上,政府支持依然遵循着珠三角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特有的分寸感。当杨云峰提出,希望获得更多土地,上马产能大干一场时,当地领导给出的建议则是,与当地标杆企业合作,以更快更有效率的速度完成产业化,成为驱动整个地区的技术引擎。相关领导还亲自牵线,帮助杨云峰对接本地企业,毕竟在这座制造业大城,能与杨云峰对接的各类企业实在太多了。

在杨云峰看来,这也是当地政府的智慧之处。“让你帮助拉动当地的经济,让企业真正靠你的技术实现转型升级,这个效益远超几百万几千万资助,而我们的优势又恰好在技术能力、应用服务能力,让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是最高效的共赢模式。”

在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等最近出版的《政府与市场—中国经验》一书中,用三个层面总结佛山增长与发展模式:有效市场、有为社会、有责与问责政府。这种市场、社会、政府三者各司其职,既不错位也不缺位越位的南海治理模式奠定了当地“强市场、大社会、小政府”的基本发展格局,而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服务功能方面。

杨云峰和他的峰合科技,便是这种模式下的产物。这一轮发展中,政府弥补市场缺陷,以经济补助等杠杆撬动转型,同时借助科研机构、社会服务组织,实现全球猎头,又组织“高才会”等活动,让人才形成社群,相互取暖,尽快学会在市场中强身健体,最终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盯上爱微醺的年轻人,茅台推气泡低度酒,每瓶118元
折扣化大战未竟,侯毅交出盒马权杖
找钢网二闯港股:“钢材界的阿里巴巴”持续亏损多年,或成首个De-SPAC模式上市的企业
遭电商下架第三天,还有人在买听花酒?5万8的酒打骨折甩卖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