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中国移民牺牲论,心态是关键

姚遥
2016-10-25 02:10:01
来源: 时代周报

姚遥

这是一个媒体人转行创业的高峰时代,用知识拥抱资本,将内容和激情变现。在这股大潮之中,前知名媒体人贾葭的创业格外与众不同,他做起了移民公司,要将一代精英送到国外去。关于移民,贾葭最近抛出“牺牲论”,认为“移民以后,为了融入新的社会,要准备好牺牲一两代人”。

对中国人来说,移民是个令人纠结的话题。当下全球经济普遍低迷,中国依然是最适合社会精英快速积累财富的天堂,但另一方面,富起来的中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医疗、教育、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问题均较尖锐,而人民币正在脱离汇率高点的焦虑,亦令一批有条件的人犹豫是否需要移民来置换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20年来,中国财富积累的速度惊人,钱并不是问题,但大众普遍封闭的心态,决定了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移民融入新社会的道路无比痛苦。

实际上,不仅是移民海外挑战重重,即便在国内,换一个城市生活也并非易事。我的母亲退休后,从湖北的小县城来到深圳生活,每天都处在不适应之中。深圳对她来说,基本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作为一个小知识分子,母亲拥有对生活的自信,习惯固执地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这个世界,面对每一样新鲜事物,一定要对照到自己熟悉的某个事物—直到今天,她还坚信皇帝菜与蒿子秆是同一种菜。为此,她不仅创造了一个理论说服自己为何两者是同一个东西,估计也成功地说服了菜贩,反正对方更关注的是能否将菜卖出去,而不是做一个博学的植物学教师。

各种琐碎的差异和固执,积累起国内屡见不鲜的省际文化冲突,本地人惧怕外来文化会改变原有的生活,而外来文化也害怕自己丧失特色。最终,除了美食、美女、美景以外,中国的不同地域之间很少互相赞美,往往互相贬低。而受到攻击的一方,为了维护自尊,只有不断挖掘并强化自身特色。这不是中国人的特色,在国际社会,但凡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弱势文化往往都会选择同样的路线。在民族的大熔炉纽约,有相当少数族裔的群体,在祖国时热衷时尚前沿,到了纽约反而喜欢彰显民族服饰与文化,以自我封闭作为自我保护的盔甲,自卑又傲慢地生活在陌生的世界里。

相比于日本街、韩国街、意大利街,纽约的唐人街更加封闭。当其他文明用充分的自信和世界文明交流时,中国文明还在紧张地试探。

现在的中国不缺有钱人,在一线城市,随便卖一套房就可以置换发达国家的一套豪宅,但因为拒绝熟悉和融入对方的文明,所以刻意彰显自家文化,这样的中国人很容易退缩到自己的小圈子里,并将外界的诸多言论放大成敌意的歧视,而融入当地社会受挫的情绪总会引发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对那些准备移民和已经移民的中国人来说,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对待一个陌生的世界。对还未移民的中国人来说,同样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和这个社会相处,除了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游刃有余,最好还要学习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世界。

(作者系专栏作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50只券商股齐飘红,“牛市旗手”业绩爆了!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
银行股再创新高!42家A股银行总市值超16万亿,有银行股价“跑赢”增持价
铅中毒危害不可逆,影响儿童智力?专家:通过环境控制预防,筛查是关键
国产EDA重磅并购案终止!华大九天交易折戟,芯和要独立上市?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