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实的历史走进小说

2016-08-16 04:46:38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时代周报记者 李兮言 发自广州

曾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熊育群,今年交出了他的最新长篇小说《己卯年雨雪》。这是他的首部战争题材小说,以1939年长沙会战中的“营田惨案”为背景。

与一般的抗战小说不同 ,《己卯年雨雪》不再使用常见的中国人视角,而是分别从中日两对恋人的立场,从不同的人文环境、价值观念出发,再现了“从人到魔鬼”的转变过程:一个正常人,为什么会从一个被动的侵略战争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的杀人者?这也是熊育群对战争的思考。

时代周报:这部小说写了14年,为什么会花费这么长的时间?

熊育群:一开始,我是单从一对中国恋人的角度入手,把旁边的人作为一个背景。但是写着写着,还是觉得欠缺新意,就停下来了。后来我偶然看到了一个日本被俘女人的回忆录,这启发了我把日本人也作为主角的想法。以前我们把日本人符号化、魔鬼化,那是因为中国人还没有走出仇恨的阴影,认为他们是魔鬼,但要是能把一个正常的人怎么变成魔鬼这个过程写出来,那才考验作家的功力。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发现我必须对战争真相进行更多的挖掘,必须对日本有更多了解。后来我到日本采访之后重新开始写,写到10多万字,还是写不下去,因为对日本人的生活没有感性的认识。最后我又去日本体验了一个月的生活,找到感觉以后回来再写。

除了体验生活,我还需要找各种资料,包括大量的当年侵华士兵的日记,还有我们老家的县长日记,都给我找出来了。动笔之后也有很多困难,我前后改过20多遍。

时代周报:在写作手法上,《己卯年雨雪》跟你之前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熊育群:一个好的作家面对自己每一部书或者每一个题材,实际上都是一个新的出发点,都有不同的表现主题,没有千篇一律的。《己卯年雨雪》写的是真实的长沙会战引起的惨案,所写内容如果全部都是想象,就一点说服力都没有,我希望虚构跟纪实能够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人物可以是虚构的,但是人物所经历的事情尽量是真实的,场景、惨案的发生甚至日本人杀人的凶残,我不做任何虚构,全部来自田野调查,我要让真实的历史走进小说。这种结合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力量——文学能在这个大地上站起来,更有力量。

此外,小说能不能把过去70多年的真相立体地呈现出来?这就决定我不能只写中国。中国人写给中国人看,这种方式已经延续70多年了,我觉得应该有个更立体的呈现,把日本人也作为一个主角,从中日双方的视角来写,努力挖掘真相。我希望能把日本的国民性、军国主义以及战争发动的一些原因表现出来,这是我的一个野心。

时代周报:你曾经说过,长篇小说的创作都有它现实的原因。哪怕历史题材,它也要有当代性,要与现实有关联。你希望通过《己卯年雨雪》表达怎样的思考?

熊育群:首先跟“现实”有缘。我并非突然想到要去写一个政治反思类的题材,这可能是一种机缘。在我的出生地,恰好发生过这么大的一个惨案。我在40岁之前都不知道这个事情,但后来它很震撼我。我去做田野调查,当时只是想搞清楚这个事情,希望搞清楚它跟现实的联系。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关系又非常紧张,战争的阴影笼罩,我再反思这样的历史,实际上是针对现实的。有人说这本书是一本和平之书,因为它的着眼点是现代人怎么避免战争,前提是了解战争、反思战争。

时代周报:作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如何评价广东省作家目前的创作情况?

熊育群:在全国,广东省作家的整体实力比较靠前。我们有好几位在全国有影响的一线作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我们拿了三个;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虽然没有拿,但是我们有四位作家进入了前十,实力是摆在这里的。特别是70后、80后的作家群,这个整体的实力在全国目前可以说是排在第一的。广东的文学大有希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光伏一季度滑铁卢?“一线大厂”天合光能增速下滑,“硅片寡头”TCL中环由盈转亏
一季度营收增长超54%,品牌微电影票房效应近62亿,持续看好九号公司长线经营
协鑫能科净利毛利双增 加快形成能源新质生产力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