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211,能否解决教育不公的时代沉疴?

2016-07-05 04:06:18
来源: 时代周报
被追捧二十多年后,211和985高校面临政策和民意的双重“围剿”。

胡涵

被追捧二十多年后,211和985高校面临政策和民意的双重“围剿”。

政策上,日前,教育部官网宣布《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随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失效”不是“废除”,而是以后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

坚持不用“废除”,从字义分析,应当是惧怕“废除”背后的否定意味。但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官方发展史来看,211和985工程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教育工程,已经完成了其使命。民意中,从媒体发现相关文件失效到民间热议,从专家到网民,无一例外用的都是“取消”或是“废除”。或许可以就此下个判断,211和985工程的消失已是主流民意,而不再是此前所谓学渣对学霸们的“愤懑不平”。

这可说是时代的必然。

一开始,这种行政序列的高低恰好迎合了当时的市场和公众需求:在百废待兴的高等教育领域里,市场和民众都需要一个相对权威的评价体系。但很遗憾,“评价标准”只是这两大工程最表层的意义。如今回望211和985工程,事实上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两串数字决定了中国高校可使用的资源规模和社会地位,进而也决定了生源质量和数量。

在这种特权身份下,中国高等教育格局是:中国高校要在线性的行政序列中争个高低,而不是在广阔的市场环境中享受机会均等的竞争。这样的工程和体制是封闭而排斥竞争的,是高校序列中的特权结构。而特权容易滋生公正问题,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诸多弊端丑闻,都与此直接相关:大到高校腐败“跑部钱进”,小至教育目标混沌、培育人才功能的沦陷等。

核心问题是,今天中国的时代主题,已不再是“办大事”的效率,而是“如何办事”的公平。这两年,媒体和网民热衷于挖掘当年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个案,可视为是对过去教育不公正现象的上溯和反思。

211和985的特权结构,不论如何完善监督和退出机制,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资源分配不合理、行政序列不合理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不公正现象。从体制顶端辐射下来,就业歧视、高校的两极分化和高等教育被异化为政绩工程,都是同一棵树上的果子。

因此,废除211和985的社会意义,绝非“从中国走向世界”这么简单。如今的“双一流”建设的提法,从现在的文件材料中看,更像是前一个序列和思维的迭代。

既然已经提出了“世界一流”的提法,那么就不妨看看世界一流的样子。

在过去的政策工程指引下,中国大学千人一面成图大图热成了政绩型高校,而在美国,每所高校都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在不同评价体系市场江湖中的差异化竞争。比如,斯坦福大学专攻科技创新和创业精神,哈佛则精于学院研究,如此,才产生了美国众多的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

这一切,恐怕并不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政策和调控。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归根结底只能产生在完备的市场竞争格局中。

(作者系时评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共同违纪、集体违纪应该如何认定处理
对违法犯罪党员的处分规定
未名医药前董事长隐瞒9.54亿元关联交易和重大合同,监管:十年市场禁入
A股成交额再破万亿!银行板块罕见大跌,这家银行一度逼近跌停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