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大城工匠助力佛山制造业升级转型

2016-06-28 04:55:52
来源: 时代周报
“经济形势下滑,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失去了优势,而是需要转型升级,向先进制造等高附加值的领域转移。

时代周报记者 赵天琦 发自佛山

走进新石湾美术陶瓷厂,屋檐上颇具年代感的琉璃瓦片斑驳,散发更加浓厚的艺术气息。穿堂而过,陶艺大师刘泽棉正坐在桌前,为眼前的作品作最后修饰。宽阔的木质桌面上凌乱地堆放着各种刻刀、笔刷,年逾古稀的刘泽棉头发银白,表情专注。

这里是佛山市禅城区的石湾街道,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陶瓷制品,显示着这座“南国陶都”的风采。刘泽棉即将完工的陶艺作品,是一座鲁班雕像。刻刀下的鲁班,面部表情细致,手臂上的肌肉纹理清晰可见,单脚踏立岩石的造型气势不凡。

这是一场跨时空的当代工匠与工匠鼻祖的精神交流。

6月21日,在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上,包括刘泽棉在内的30位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被正式命名为佛山的“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上,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将“工匠精神”上升到了佛山城市精神的高度,提出“要把工匠精神作为佛山坚挺的精神脊梁”。鲁毅表示,30位大城工匠不仅彰显了新时代优秀工匠的精神品格,更凝聚着制造业大市佛山一贯坚守实业、专注制造的城市气质。制造业是佛山之根,匠心是佛山制造业之魂。根要坚持坚守,魂要锻造提升。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工匠精神永远是佛山坚挺的脊梁。

中国需要佛山模式,制造业是佛山模式的核心,工匠精神是佛山模式的灵魂。2015年上半年的年报显示,佛山GDP增长8%。在沿海企业倒闭风潮中,佛山稳定增长,殊为不易。积数十年之功,当其他城市为当初的投机付出代价的时候,佛山制造逐步确立了家电、陶瓷等几大支柱产业,成为佛山崛起的根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珠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中心,佛山市对工匠精神的看重,体现了佛山对于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坚守。在制造业式微的当下,工匠精神对于佛山市继续发挥自己在制造业和民营经济方面的优势、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坚守:52年构思和400年古龙窑

刘泽棉的工作桌面上,还摆放着一份透明的文件夹,文件夹里是他近年来在网上搜集的关于鲁班的各种资料和各式画像,其中有一本画风古拙的漫画书,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鲁班学艺》,书页已经泛黄,封面的右下角用钢笔写着:“刘泽棉,64年4月17日。”

刘泽棉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说,当年,就是看完这本书后,他萌生了设计、制作一件以鲁班为造型的陶艺作品的想法。“当年的资料很有限,也很难查找,在不能保证完美还原鲁班形象的情况下,我不敢开工创造。一直到最近,我上网找了不少的资料后心里才有谱。没想到,这一等竟然等了50多年,从黑发等到了白发。”

已经从事陶艺工作60余载的刘泽棉出身石湾陶艺世家,从刘泽棉的高祖父开始,刘家四代耕陶。生于战火纷飞年代的刘泽棉,从七八岁开始便跟着父亲塑公仔,学艺谋生。13岁时,刘泽棉创作了平生第一件陶瓷作品:一尊毛泽东像。

此后60余年间,刘泽棉代表作颇多,包括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喜悦》、70年代创作的《愚公移山》、80年代创作的《十八罗汉》等。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刘泽棉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因此被业界称为天才陶艺家,但刘泽棉认为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天才。“我唯一拥有的只是后天的勤奋,在创作工作上要做到精益求精不容易,要想超越自己就更难了,所以只有做到老,学到老。一旦我决定一项创作,便会全身心地投入,锲而不舍。”刘泽棉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据刘泽棉介绍,一件陶艺作品耗时最久的是构思和酝酿,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十年也有可能。为了陶艺创作,刘泽棉曾经冒着烈日爬上屋顶临摹明清时期的瓦脊公仔,也曾经夜以继日地在博物馆内摹制不同风格的馆藏珍品。为了从生活中寻找创作题材,刘泽棉从农村、工厂走到边疆、部队,足迹北至黑龙江,南达海南岛。

如今,新石湾美术陶瓷厂内仍然保留着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整个陶瓷厂遵循纯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陶艺如此代代相传。“在陶瓷厂工作的工匠,往往每天八小时都要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沉得下来。”刘泽棉说道。

创新:脚踏实地地突破

从新石湾美术陶瓷厂出发,一路向东北行进,在靠近广佛交界的位置,有一座老旧的工厂。厂房里,大型风扇嗡嗡作响,让南国盛夏更显沉闷酷热。一位身着蓝色T恤的中年人正在调试一件圆柱形的钢质器材。

这里是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正埋头工作的是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胡建武。与刘泽棉一样,他也是这次佛山选出的30位“大城工匠”之一。胡建武正在调试的器械学名为“大型船舶燃油共轨单元”,主要应用在远洋大型轮船上,我国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就是采用了这件产品。

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8月,成立之初的目标就是实现进口柴油机关零部件的国产化。上述燃油共轨单元便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举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这项技术上的垄断,成为国内目前唯一一家掌握了这项技术的企业。

胡建武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在实现技术突破之前,我国船舶使用的燃油共轨单元完全依赖日本和韩国的进口。“我们从2010年开始研发,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始批量生产。现在,国内的大型船厂基本上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价格比国外便宜30%以上,而且在质量上完全不输进口产品”。

1995年,从技师学院毕业的胡建武来到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从最小的技工开始做起,一步步地坐到了总经理助理的位置。在胡建武看来,想要做出好的产品就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继而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参与研发燃油共轨项目时,最棘手的问题是实现钢材密封性技术的突破,一年的研发时间实际上主要就集中在攻克这一难题。“为了实现更加完美的钢材对接,我们最关键的镜面研磨必须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因为实在是太精细了,没有办法用机器替代。”胡建武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

胡建武认为,创新就是不断突破每一项具体技术。作为一家关注创新的企业,2013年底,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率先进驻3D打印这一热门领域,从事相关器械的研发。“当时看到德国和日本都已经有了这种产品,就觉得增材制造会引领新的潮流,我们开始跟华南理工大学一起开始合作研发。高校可以提供我们需要的理论支持,但具体怎么生产,还是需要制造企业来摸索。”胡建武回忆。

在从事3D打印机器研发的过程中,用于传送材料的粉缸成为技术难点之一。“用传统的方式加工,要花费1万-2万元的加工费,效果却不是很好,行腔不直,呈现喇叭状。成本固然是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生产方式不能保证产品质量。”胡建武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为了实现技术突破,胡建武凭借自己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与公司的刀具供应商一起,讨论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生产刀具,最终不但将生产成本降低到1000元左右,生产时间也从两三天缩短至几个小时,保证了产品质量,设计方案得以通过。

在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的墙上,印着这样一句标语:“优秀的产品一定是优秀的员工干出来的。”有20多年工龄的胡建武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说:“我是从最小的技工开始做起的,给师傅端茶倒水那些,都经历过。我很明白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技工,必须让他们专心从事某个专一领域的生产。”

谈及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胡建武认为:“工匠是先从工开始的,而后才能成为匠。‘工’字再向下就是一个‘干’字,所以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干才;在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干’加上一横就成了‘王’字,才代表在专一领域内有了一定的地位—如此才有可能称得上‘工匠’二字。”

佛山制造转型呼唤工匠精神

从事陶艺创作60余载的刘泽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断创新技术的胡建武,和其他28名被选为“大城工匠”的佛山业界代表一起,撑起了佛山作为制造业重镇的灵魂。

对于为何如此强调工匠精神,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如是解释道:“佛山一直尊崇工匠精神,佛山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更加渴望和呼唤工匠精神;佛山要从匠心走向匠魂,让工匠精神成为佛山工业文明的灯塔,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佛山要张开双臂拥抱全国、全世界的能工巧匠到佛山创造创业、安居乐业,我们要给予时代工匠们以全市最高的荣誉。”

林江则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佛山在珠三角地区的定位始终是制造业中心,佛山市领导对于工匠精神的强调,在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机遇期的当下,正是提升佛山竞争力的有力措施。以佛山有名的家电行业为例,目前家电产品急需提升质量,实现产品多元化,这就需要精细化生产,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呼唤。”

在实体经济面临下滑风险,制造业出现式微趋势的当下,佛山依旧选择坚守在制造业领域,也展现出佛山经济发展务实的本性。鲁毅在命名大会上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牢固树立“制造业兴则佛山兴,制造业强则佛山强”的发展理念,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始终坚守制造业。佛山的发展得益于工匠精神,佛山在制造业上取得的成绩正是无数佛山工匠们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一代代具有工匠精神的佛山企业家们的心血凝结。

与此同时,鲁毅同样坦言道:“我们自身依然是制造业大市,而不是制造业强市,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佛山制造的相当部分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在质量和品牌上还有着差距。面对这些挑战,要让佛山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企业要打造百年老店,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佛山更加需要大声呼唤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林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经济形势下滑,实体经济受到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失去了优势,而是需要转型升级,向先进制造等高附加值的领域转移。先进制造同样需要工匠,提出工匠精神,正是体现了佛山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决心。”

在提倡工匠精神的当下,对于佛山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留住人才,汇聚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根据佛山市在2011年印发的 《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佛山市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佛发[2011]1号)显示,佛山市计划每两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拔认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并对相应人才发放2到22万元不等的工资外津贴。同时,高技能人才在佛山还享受落户和户籍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相关政策。

除此之外,佛山市还鼓励大城工匠所在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传授技艺,解决难题,为企业、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工匠。成功建立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市财政将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的创办补贴。

“民营经济在佛山一直占比很高,相比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更容易培养出实操型的专业人才。如今的问题是民营企业过于分散,沟通不够。现在政府提出工匠精神,很可能会整合一部分的资源,使得沟通加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对于佛山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都会大有裨益。”林江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取消“离婚限购”政策,对楼市有何影响?
23省份人口数据出炉:浙江海南增量领跑,中西部仅贵州正增长
人保新班子交出首份年报,新能源车险业务承压,高管回应:有信心
把都市丽人开到每一个县,郑耀南重提万店目标,今年将狂开1100家新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