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资产证券化可期 各路资本围猎医生集团

2016-06-21 04:05:05
来源: 时代周报
随着中国互联网巨头和资本市场的崛起,很多医生群体正游走在体制内外,通过多种形式组建医生集团,以顺应国家提倡的多点执业。

时代周报记者 吴绵强 发自广州

随着中国互联网巨头和资本市场的崛起,很多医生群体正游走在体制内外,通过多种形式组建医生集团,以顺应国家提倡的多点执业。

这也成为上市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6月16日,恒康医疗(002219.SZ)发布公告,拟分别以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元、5000万元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全资子公司恒康医疗集团上海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康医生集团”)和恒康医疗集团上海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康医学影像公司”),并将以医生集团为平台,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药品、器械、医院资产相继实现了证券化,而作为医疗领域最重要、稀缺的资源—医生,未来或许将得到证券化。

中信证券认为,布局医生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10 年医疗服务领域最大机遇,而医生集团将在这一大趋势中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展。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与恒康医疗一样,国内至少有10家上市公司布局医生集团。在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的政策下,目前国内已有约100家医生集团。

上市公司忙圈资源

从恒康医疗表述来看,虽然以医学影像为主,但恒康医生集团公司仍是一个跨专科的医生集团,将设置肿瘤、妇产、影像等学科,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医生集团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充分整合公司内外部优秀医生资源,实现医生多点执业,并利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提升公司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恒康医疗对外表示。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事实上,恒康医疗并不是国内首家布局医生集团的上市公司。6月14日,益佰制药(600594.SH)公告称,设立安徽益佰艾康肿瘤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肿瘤医生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益佰制药是直接将专家团队拉伙成为股东的模式。安徽肿瘤医生集团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股东由甲、乙、丙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益佰制药的子公司贵州肿瘤医生集团作为甲方,出资510万元(占比51%); 7名专家团队作为乙方,出资280 万元(占比28%);2名管理团队作为丙方,出资210万元(占比21%)。

益佰制药的目的是,通过在各省市设立肿瘤专科医生集团,吸纳各地的优质医生加入,在掌握各地优质医生资源后,通过线下的肿瘤医院等环节变现。

此外,还有通策医疗(600763.SH)此前的儿童齿科三级合伙人计划等模式已开始落地,“通过打造儿科口腔直营+加盟的模式,将可标准化复制的口腔服务快速推向市场,减少自身销售费用。”中信证券研报认为。

在国家提倡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的背景下,中国的医生集团在2015年开始兴起。有证券机构指出,长远测算医生集团可能达15%-20%的医疗服务占比,按2014年医疗服务业产值2.2万亿元计算,医生集团市场潜力可达4000亿元。

而上市公司参与医生集团的业务,吸引优质医生资源的方式是可以通过股权+薪资+奖金等多种激励模式,更好地提高医生的阳光化收入。

而除直接投资医生集团的上市公司,复星医药(601196.SH)、先声药业等医药企业,在很早之前即以投资或参股的形式,涉足医生集团业务。

2014年4月,由复星所组成的财团,以3.69亿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美国的美中互利工业公司,这家公司通过和睦家医疗集团在中国提供医疗服务。

对于国内上市公司进军医疗领域投资医院,和睦家董事长兼总裁李碧箐6月16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的老龄化,或者因为生活习惯,慢性病及癌症的增长率上升,医疗市场发展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国才把GDP的5%发展医疗,而在一些比较好的发达国家至少有10%,那当然更不用说美国这一比例达到17%,所以发展空间肯定有。”李碧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医患连接的样本

从2015年下半年起,医生集团如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快速地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的推进,医生集团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近年来国内很多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医生集团领域。

目前,国内的医生集团分别采取了两种医生执业方式:一种是体制内医生集团,如名医汇,体制内医生,在完成医院的就诊工作后,可与医生集团签约,完成对患者的诊疗服务。

另一种是完全脱离体制,即体制外的医生,以张强医生集团为代表的是体制外模式。作为中国首家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知名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医生,他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张强医生集团。

有了张强的示范作用,国内医生集团纷纷成立,并逐渐形成专业领域上的差异。随后,医生集团们还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医生集团联盟,以打造一个经验、资源共享的沟通平台。

作为BAT中的一员,腾讯为了获得这些医生集团资源,于今年3月,与张强在内的9家医生集团签约,他们集体入驻腾讯腾爱医生平台,与腾讯一起打造医疗领域移动信息管理平台。

在国内医生社区巨头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看来,目前导致看病难、求医难的问题,主要是国人在看病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从去年开始我们向患者发力,让患者能够体验基于互联网与线下结合的医疗服务。”李天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内的人士。

国内一家颇具实力的医生集团,在全国有多家医院和诊所,其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每天的就诊量仅有2000人。这与国内大型医院每天动辄上万人的就诊量相比,实在尴尬。

由此,医生集团与腾讯的合作意图,显而易见。张强表示,入驻腾讯腾爱医生平台,9大医生集团看中的是腾讯的平台能力和大数据能力,希望能与腾爱医生共同探索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提升专业医生平台工作效率。

而腾讯则试图将腾爱医生打造成为一个连接器,把患者和医生很好地连接起来。在医生端,主要实现帮助医生打造品牌、管理患者两大功能;在患者端,通过打造医生公众号,使患者找到相匹配的医生。同时腾爱医生APP也为医患双方提供了跨终端的即时通讯工具。

“最终会在医生、患者、医院、医生之间形成一个信息通路,打破之前患者数据孤立的状态,能够让患者的数据在各个设备,医生之间进行流转,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医疗产业效率的提升。”腾讯腾爱项目负责人吴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医改红利待释放

“我们发现医院、医疗、健康领域和互联网衔接越来越普遍,但是明显地看到很多的弊端,医院、病人、医生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今年两会期间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内的人士。

马化腾呼吁从国家的角度推动更多的进步,包括医生的多点执业、包括医药的分离、包括病例信息的共享,“这些都没有打通,其实很不合理,也会滋生很多问题”。

事实上,今年3月,国内首家医生集团牌照落地,还是得益于医生集团所在地的政策红利。

广东省政府网最近发布了《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医生集团、名医诊疗中心。深圳市卫计委也进一步简化医生多点执业程序,医生无需原单位同意,即可多点执业。

日前,深圳名医汇医生集团与深圳维世达胜凯医疗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深圳市政府认定的首个名医诊疗中心落地执业项目。

越来越多的医生希望走向“自由人”状态。去年国内一家移动医疗公司的调查显示:77%的医生希望抛弃目前仅为一家医院工作的状态,尝试多点执业、自主创业、创建医生集团等其他执业方式。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如果选择尝试其他执业方式,19%的医生担忧“如何处理执业时产生的医患纠纷”,16%的医生担忧“如何处理跨执业地点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医生担忧“如何妥善处理与现任雇主的关系”等。

事实上,在医疗行业的观察人士看来,国内的医生平台多是“医生集团+医院”的模式,医生集团发展仍受制于目前的体制。

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医疗领域探索,而这其中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医院、病人、医生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些我相信可以用信息手段,从做技术的角度来说,其实都不难解决,关键还是制度、理念还有很多的历史问题如何逐步清理等方面,这是相当有意义的,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一个垂直领域。”马化腾直言不讳。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一季度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4%,数字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国联+民生,开启江苏券业新纪元
杉杉股份2023年报:负极、偏光片出货量创新高,优质赛道双龙头地位稳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