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平:用金融手段打造文化产业链

2016-05-05 11:33:57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梁维维 发自广州

在担任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的同时,陈芳平兼任甘肃省文化金融研究院院长、文发集团投资总监,他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利用甘肃的文化旅游产业优势,五年时间内打造两到三个上市公司。

时代周报:在丝路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上,甘肃有哪些具体表现?

陈芳平:敦煌的莫高窟、史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黄帝问道的崆峒山、有“东方雕塑博物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布楞寺……文化旅游产业是甘肃省的发展战略。正在打造的“丝路走廊”中,敦煌是支点。敦煌现在的具体规划,一个是建成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另一个是建成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园区。具体的规划方案已经出台。

目前,甘肃省已经按照特色景区的主题,设计出了20大景区,从东到西,贯穿甘肃全境,以此建设立体化的标志性旅游景区,满足游客的全方位消费服务需求。20个大景区的建设是一个宏大工程,我们的计划是在2018年先建成一批,到2020年基本建成。另一方面,政府将推动一系列金融手段,包括引进社会资本、引进省外资本甚至是国企资本参与建设。

时代周报:不久前,甘肃省文发集团与张掖市达成了战略签约,将联手成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能否谈谈此次合作的目标与意义?

陈芳平:张掖市有全球知名的七彩丹霞景区,非常独特。基于这一点,我们省文发集团在全省的景区里面首先选择了张掖市做一个合作的样板,我们与张掖市成立了合资公司,即张掖七彩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设想的运作模式是:由张掖市政府整合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实体资产,包括景区、待开发的土地、其他的一些项目资源一起整合注入到合资公司里,然后由文发集团投入引导性资金。目前,首期2.5亿元资金正在推进,马上就要完成了—明年就可能达5个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引进战略投资者,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使这个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20亿至30亿元。

我们将这个模式称为“张掖模式”。这个模式取得成功以后,将在甘肃省内各市进行推广。

另外,我们已经确定了三年发展战略,将通过金融手段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路径的选择上,我们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立两个平台,即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和丝绸之路文化创意工场;另一方面,我们将站在产业推动者的角度,整合甘肃特色资源,做出优质项目。目前的想法是文发集团牵头,和各市州的政府部门或者是国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成立若干文化旅游公司,然后根据各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推动公司上市。计划在五年的时间里,打造两到三个上市公司。

时代周报:在国企的新一轮改革中,国家的主要思路是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文发集团如何顺应这一思路,实现文化与金融有效对接?

陈芳平:文发集团是国有全资的产业投资公司,代表省政府投资推动全省文化产业。文发集团有两个投融资主体,一是担保公司即甘肃省文化产业担保公司,在相当程度上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个是基金公司。我们有一个全资的基金公司,作为一个引导性的政府基金,基金公司能发挥杠杆效应,和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再成立若干个专业性的基金。

担保公司和基金公司是文化和金融结合的两个抓手,在这两个抓手的运作过程中,一方面将实现资本的放大,另一方面将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合作方式投资开发项目,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和金融的对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