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创新倒逼改革”的上海路径

2019-08-15 16:17:46
来源: 时代周报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关于上海“创新乏力”的讨论,在这个时期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

最近,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单位发布《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宣布深圳超越香港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而上海,则排在第三位。关于上海“创新乏力”的讨论,也在这个时期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

所谓创新乏力,其实是说在以TMT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中,上海并没有表现出与这个城市和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期待相匹配的状态:比如,在新经济领域,上海十大富豪排名(或者这些富豪对应的公司),比起北京、深圳等地方,无论名次和总数都在下降。再比如,截至2014年底,深圳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90家,已有94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新兴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深圳上市公司中,新兴产业公司数量超过一半。华为、腾讯、中兴等全国行业领军型企业集聚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辐射能力。在新兴产业上,深圳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

实际上,深圳式创新布局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2002年,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在全国激起极大反响。深圳转型升级随之开始,资料显示,目前,深圳上市公司进入新兴产业的平均年限在8年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更值得关注的,则是深圳式创新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进入新兴产业的94家上市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导,且民营控股公司比例仍在不断上升。这与上海的状况恰成对比。

不久前,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调研时也提出,上海创新存在机制问题,“我们不缺学术界认可的论文,也不缺创新技术,但是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总是差了一口气。”韩正认为,是体制机制、利益分配、中介服务、金融配套、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不完善,特别是政府干预过多,阻碍了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传导机制,产生了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长期以来,“硅谷”能够成为集结资金、技术与人才的创业天堂,其主要原因常被认为是拥有宽容与开放、平等与公平的软环境。前者可以理解为文化环境,而后者是指法律法规环境。经济学家熊彼特形容“创新”为一种“混沌的状态”,只有在百舸争流、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碰撞与激荡下才能让看似毫无相关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结合”,产生真创新。无论是硅谷还是深圳,都在见证和实践着混搭的创造性。

其实,上海创新资源丰富: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人才比较集聚,综合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法治环境比较健全,金融资本相对汇聚。这是上海创新再次发力的基础。与此同时,上海并不讳言自己的短板:打造适合创新的软环境,已被视为当下急需。

今年初,上海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列为市委“一号课题”,成立重点调研课题组,在深入政府各部门、区县、园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调研之后,有关“全球科创中心”的轮廓逐渐清晰。而“科创中心”更将是一次倒逼,为了让创新走上通途,上海需要靠改革;改革第一刀,更应该则动向政府自己。

这个改革背后显现的转型路径也值得深思:对于以强政府,大国企为特征的上海而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使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能够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实现一体化,在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过程中实现体制与机制的衔接,为上海改革下一步的重中之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去年利润7.57亿!爱旭股份发布轻质新品,全BC路线首创0BB技术
菜鸟撤回上市30天:阿里百亿回购开启,接盘申通所持股份
扣非净利稳增长,现金流创新高!九州通去年经营质效双增 营收突破1500亿元
洞察债市新趋势,共绘投资新蓝图——中国建设银行与广发证券联合举办2024年度信用债券投资策略交流会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