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智造”小步快跑

2015-02-11 02:43:51
来源: 时代在线
作为排名前三的国产机器人生产商和广东的装备制造领头羊之一,广州数控这几年,恰恰经历了广东从制造迈向“智造”的转型升级期。

时代周报记者 刘巍 发自广州

在机器换人的大潮中,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数控”)面对的,却是特有的“成长的烦恼”:所生产每年500多台的工业机器人供不应求,扩产能成了最着急的事情。

“有个临时的工厂,2015年底就可以用了,太好了。”广州数控工程师宋健向时代周报记者感叹。

作为排名前三的国产机器人生产商和广东的装备制造领头羊之一,广州数控这几年,恰恰经历了广东从制造迈向“智造”的转型升级期。

在广东,一条横跨珠江西岸“六市一区”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正在形成,到2017年将形成1.3万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

2015年2月,广东省办公厅《关于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出“重点打造珠江西岸(包括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六市及顺德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国家工信部对广东也表达了明确的期待。“希望广东省主动承担起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历史重任,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打造成国内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4年8月的会议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多个方面加强与广东省的沟通协作,支持将珠江西岸产业带建设工作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相关工业发展规划。

在日前的一次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集中力量和资源,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起来,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翻番,打造产值2万亿元左右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努力抢占行业制高点,着力做大做强一批能够体现广东工业化水平,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而转型升级、跟上全球工业4.0步伐的努力,广东已进行了多年。

机器换人的珠三角产业链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一路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催使“机器换人”的大潮在沿海制造业发达区纷纷开始,而作为世界工厂珠三角,则是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和使用重地。搬运工、烧焊工、喷涂工等工种,正迅速被“机器人”取代。

深圳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称,珠三角工业机器人年增速已达30%,有些行业达60%。

生产工业机械手的福士工业机器人公司销售主管李俊经历了忙碌的2014年。“过年时就有企业主动询问和预订产品,今年的意向单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三成。”

小企业的需求明显增加。一家芯片生产企业以一台设备售价在30万元以内,使用寿命5-7年的机器人,就可以替代10个以上的流水线工人。

在广州、深圳、顺德等地,大量机器人制造企业应运而生。从2010年以前的“送人家都不要”到2013年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机器人行业从清冷到“暖春”来临,仅仅经历了不到4年。

但技术和品牌,始终是刚刚起步的机器人厂商们必须跨的门槛。目前我国的机器人市场仍是外资品牌主导,80%-90%的核心部件需要进口,大部分机器人公司更多的是根据客户需求来订制。不但追求质量和精度的大客户容易被外资抢走,而且购买零件加工的模式,使得机器人制造仍然停留在技术含量和利润水平都不够的层面上。

于是广州数控选择了进行自由技术研发,数年下来,从当初竞争格力的订单在最后一刻因为企业方对于质量的苛刻而失之交臂,到如今,工艺改善之后,不少大型公司和要求更高的公司,都接受了广数的成套方案,“上海通用的机器人我们都有提供”,宋健颇为自豪。

珠三角机器人工业发展,显然能够排在全国前列。2013年,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销量突破5000台,比2012年增长128.5%,增速是2013年整个中国内地地区工业机器人增速的2倍多,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

各地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规划并出台扶持政策。广州提出到2020年打造两三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形成超千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2013年深圳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的产值超过了200亿元,提出要以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为重点,建设国内一流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东莞则力争2016年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到2020年达700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内,珠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仍将以超过3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3年以来,广州、佛山、中山、东莞等地相继出台政策,推进“机器换人”。

痛而转型:4000亿投资

广东装备制造业随着改革开放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而发展,因而有别于辽宁、四川、湖北、山东等地以重大装备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广东的装备制造,总是作为主导产业的配套,向他们提供装备和零部件。唱了多年配角,使得广东装备制造业过多依靠外资带来的技术和设备,在核心技术上,一直依赖进口。

因此,在精密与关键基础零部件方面并不突出,对于重大成套设备和方案的设计和制造也经验不足,加上研发投入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极少。零部件产业薄弱,配套服务不发达,没有形成以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的产业链。广东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瞬息变化,使得这种“两头在外”的结构,暴露出众多问题。

多数的装备制造公司,都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加工、返修等制造领域,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低利润和高替代性使得他们颇有朝不保夕的隐忧。东北三省等地的制造业快速发展也形成竞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直接使国外市场需求急剧减少,必须改变的时间点到了。

2013年,珠江西岸“五市一区”即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市和顺德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8183.9亿元,占全省20.5%,增加值1768.7亿元,占全省19.2%。

2009年,广东省政府通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年,广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投入4000亿巨资,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高栏港经济区成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珠海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平台和引擎,高栏港经济区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初步形成了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精细化工为主导,港口物流业为支撑的“三加一”产业新格局。

数年努力和政企两端的一致诉求,使产业发生了改变。

到2013年,珠江西岸“五市一区”即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市和顺德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8183.9亿元,占全省20.5%,增加值1768.7亿元,占全省19.2%。

2014年,广东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405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达21.1%;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8725亿元,约占全省的1/3,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从2005年的548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557.7亿元,年均增长13.9%。

以顺德为例,作为全球家电制造业基地,顺德区通过培育骨干企业,打造以智能装备和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

“尽管市场萎缩,威德力的订单不降反升。”顺德伦教木工机械商会会长、广东威德力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培鎏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威德力就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智能化的木工机械生产设备。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已成功开发出18款智能数控设备,企业销售额从2008年的6000万元增长至2013年的约1亿元,年增长率均超过20%。

而以美的、格兰仕为代表的顺德制造企业近年来掀起一股应用工业自动化智能设备的热潮,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同时提升产品品质。

2014年,尽管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顺德装备制造业产值仍超过526.7亿元,增幅达11.1%。

不仅是顺德,整个珠江西岸都希望抢占高地。国内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AG300”已在中航通飞华南公司研制并试飞成功;国内新一代CRH6型城际动车组也在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下线并实现量产;中山明阳风电5兆—6兆瓦风机样机也已下线。

据统计,广东传统优势装备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正稳步提升。其中,陶瓷机械、塑料机械、木工机械等专用装备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居第一。印刷包装机械、玻璃机械、压力机械等专用装备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已超过20%。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已初见成效。除已形成的珠海航空装备等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及国内首个按照全产业链规划建设的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外,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精密制造、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业和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等4个国家级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也相继落户。与此同时,顺德伦教木工机械、陈村压力机械、大良塑料机械、容桂模具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镇也方兴未艾。

2012-2014年,广州数控仅营销人员就增加了三倍,除了质量和技术,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建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三年来积累的口碑和市场影响,也使得广数有了快速发展的信心。“要在这一波机器换人中抢占市场。”宋健说。



相关报道见

广东“两会”特别报道: 粤式智慧生产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股价异动观察丨股价“抢跑”?天承科技业绩披露前夕股价爆拉12.58%
股价异动观察| AI算力大牛股一字跌停!高新发展资产重组变数陡生
A股回购追踪|西点药业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已耗资7443万元回购股份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