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消费者决定制造业水平

2015-02-03 09:46:00
来源: 时代周报

堂吉

对吴晓波的说法,很多人并不完全赞同,有人认为造成中国制造落后于日本,在于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伸得太长,市场无形之手又被钳制,才是中国制造的危机所在。不过我个人认为,按照供需的市场论来说,在中国制造的困局中,还有最为重要的消费责任—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素养,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消费能力,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反向作用。

时下国内在产品供给环节存在着“两张皮”现象:同一个厂家生产同种产品,对外精益求精,对内却粗制滥造,好东西绝大多数对外出口,而劣次产品都留给了国内或者出口转内销,即便在同一国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广东是供港食品的主要来源地,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过100多项的监测,为供港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香港卫生局长周一岳表示,大陆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很难得。反之在内地这种状况却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跟食品质量有着根本的联系,从镉大米到“瘦肉精”,从红心蛋到假洋奶,跟产品质量相生相伴的则是消费责任的成色。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提到,一国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往往决定了一国有什么样的产品质量。消费责任应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品质的追求;二是用脚投票的主动性。就前者来说,有什么样的消费主导和追求,就有什么样的产品供给。时下的市场不再是供小于求而是相反,“顾客是上帝”要求提供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一些低劣产品、山寨产品之所以广有市场,就在于其拥有一大批刚性的需求者,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小米总裁雷军也曾感慨,自己其实也很讨厌山寨,但对廉价品牌的需要,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假若消费需求进行了升级,那么国内的很多山寨产品就不会有生存之地。

事实上,这样的状况已出现了较大的分化,除了国内国外的差异性,城乡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大。作为一名基层的监管人员,我明显感觉到那些在城里无法销售的三无产品,在农村地区却大行其道,农村和城郊的产品质量整体比城区更差。其间的原因,就在于城市居民的消费品质更高,他们不再满足于最低级的需求,而上升到对安全和质量的把控,宁愿用较高的价格去购买放心。比如,那些在农村还很普遍的“一元食品”,在城里几乎无人购买。没有了市场的需求,供给也就只能自动退场。自然,那些无证的小餐饮店,或者档次很低的加工作坊,在城市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最近被媒体聚焦的“倒鲜奶事件”,足以作为消费转型的最好例证。当消费者不再局限于对产品数量的追求,而更侧重于质量和安全时,便是“用脚投票”行使选择权的开始。奶农们的散养标准达不到消费安全要求,倒奶和杀牛自然无以幸免。只是这样的现象并不普遍,宁缺勿滥的消费品质还有待提升。假若我们的消费者,能够变得像国外的消费者那样苛刻而难以满足,生产环节才会因为危机四伏而加速升级。尽管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整体消费品质还有待提升,但“一直在路上”却是不争的事实。今天的消费者比之于过去更难侍候,更具有主见和想法,这就是一种进步。

相比于建立在消费能力上的消费品质,用脚投票的主动性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啻为当前最大的病灶。在国外,假劣和山寨产品之所以很难有市场,在于其消费者有很强的辨别力与责任感,不但自己可以做到远离和拒绝消费,还会动员其他人加以抵制。虽然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区别,但消费者责任却是一个核心要素。一个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主要是其面对着层级很高的消费责任。消费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群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维护,就会群起而攻之。即或无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也会坚持实事求是的底线。但国内的“消费底线之失”,恰好为“供给底线沦陷”提供了温润的土壤。

专栏作家纪海光在《被收买的“差评”和自私的消费者》一文中举了一个例子:因为想了解某款国产手机的销量行情,他去某电商平台上搜索了下。结果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款手机在平台上有大量的山寨货,它们都排在搜索结果的前列,反把这款手机的官方旗舰店给淹没了。原来消费好评并不是刷出来的,而是山寨店向消费者收买来的。最后文章反问,有这样集体自私的消费者,中国的商业环境又如何能够健康起来?如此状况与困惑,在我的实际执法过程中并不鲜见,比如由于缺乏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时下保健品市场相对较混乱,一些商家以“健康养座”的方式,聚众进行虚假宣传以获取暴利。这期间有很多人,因为收了商家的小恩小惠而甘愿充当“媒子”,不仅大肆鼓噪以误导其他人,还会对执法进行干扰并制造混乱,让很多不明真相者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据说在消费欺诈圈子中,称这种做法为“杀猪仔”。很多时候,不是供给者的素养太低,“良心被黑了”。而恰是很多人自入瓮中,被卖了还替人数钱,这个时候你再去斥商家太黑心,监管者太无能,把自己扮成无辜的受害者,可又有什么意义?食品安全领域有一种说法叫“易粪相食”,在消费责任方面同样已成典型性病灶。若不能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而“掷出窗外”,坚守基本的责任底线,那么中国制造的既有问题则始终无解。所以,技术和制造的问题,最终还得从责任与道德层面去突围。

作者系公务员



相关评论见:

时代议题:中国制造被马桶盖击中痛点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扣非净利稳增长,现金流创新高!九州通去年经营质效双增 营收突破1500亿元
洞察债市新趋势,共绘投资新蓝图——中国建设银行与广发证券联合举办2024年度信用债券投资策略交流会
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报——经营业绩稳步向上,高质量发展踏上全新征程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