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超稳定社会中的日本制造

2015-02-03 09:46:57
来源: 时代周报

陈言

很多时候,名人的一句话,让我叫苦不迭。眼下认识的朋友、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只因微信上有人说日本马桶盖有多好,一下子就要我带6个日本马桶盖回去,我真发愁,不知该买还是不该买。

日本东西什么都好,这是我的感觉;日本东西什么都不好,这是我们的父辈在60年前在日本的真实感受。60年,算起来和我岁数差不多,父辈说的内容,反正我没有看到过。只是听父辈说,日本产品也曾经有过价格低、质量差的时候。

走在日本的街头,尤其以号称在日本学习过经济学,去无数企业做过调查的人,今天看日本制造业,听国人对日本产品无数褒奖,觉得对日本制造业进行分析的话,大概用经济学的方法可能找不到解答,说不清楚。

和日本打交道30余年,过去走过的街道也是过去的老样子,30年前的日本朋友,头发秃了,皱纹多了,音容笑貌依旧。我自己居住的北京这30年已经大不相同,回到30年前我居住过的地方,那里已经变成豪商巨富们进出的“花园别野”(“野”给人以强悍、宽阔的感觉,过去该是叫“别墅”的),30年能维持朋友关系的人少之又少。

日本社会的超稳定,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该是区分中日制造业不同的最大原因。大概也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看日本的制造业,才能知道马桶盖为什么日本的能那么好?其实那些马桶盖大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不信翻过来好好看看,该有中国制造的印记在其中,但可以肯定说那不是中国的品牌,更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固化的社会

说马桶盖之前,先说说日本社会。前不久去了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老家山口县,也顺便去那里的萩市看望了几位旧友。

萩市的陶器“萩烧”在日本非常的有名。第十一代三轮休雪已经被日本政府定为“人间国宝”。其门下的学生,与老师的制作工艺大致相同,而作品并非昂贵得让普通市民可望不可及。

现在我们看萩烧,觉得实在了不得,但在过去400多年时间里,萩烧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也是茶道中的一种器物,或者是饮茶用的茶碗,或者是一个香炉,再大一点的东西就很少了。有喜欢萩烧的茶博士,但茶道除了使用陶器以外,也用中国的传统瓷器,尤其是元代的白瓷等更著名,其历史久远,艺术文化价值特别的高。萩烧在时间上无法和中国瓷器比。

很多时候,一个家族需要在某个领域寂寞地做上数百年。萩烧如此,去佐贺县的伊万里那附近的锅岛看看,发现那里的瓷器和萩市一样,往往是从朝鲜来的工人,一个家族在数百年里只烧制一种瓷器。“锅岛烧”是为锅岛藩主提供的一些专用瓷器,和萩烧比,基本上没有在日本国内普及,是那里特有的一种瓷器。绵延了数百年的工法,传承了一代有一代。如今已经成为珍品。

不仅仅在这些传统行业,在新的产业方面,这种传承在不断地固化。

面包店的老板,自己做不动了,会很自然地让在外面就职的子女回来接续自己的工作。论收入和在外面当公司职员比,面包店的经营风险要大,技术含量也算不上有多高。“几十年来的老主顾,吃惯了我们的面包,我们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在萩市一家面包店的新老板说,继承父业,天经地义。

这是一个固化的社会。就像400年来萩烧的工法基本上没有变动一样,锅岛烧的瓷器也还是主要画茶花,保持着淡淡的那么一点蓝色。面包永远是一个味道,也有新品种出现,但主旋律是不会变的。

细节中窥见进步

在超级稳定的社会里,“改行”“革命”基本上没有存在的基础,社会的进步主要靠点点滴滴的改善。马桶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在正式进入这个话题之前,先说说日本的这种进步。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讲究厨房(食堂)的干净外,特别强调的便是厕所。在中国很多餐馆,人们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但能用上干净厕所的恐怕不是很多。对厕所干净程度的要求,能超过我们的想象,一点不比对厨房卫生要求的低,相关的用具开发,在日本非常的盛行。

日本厕所首先要求的是无味,而且不是像中国很多地方那样点一支香来去味。如果让气味通过抽风机抽出,经过特殊处理过的木炭后,气味就能消失。十几年前,去日本采访的时候,发现日本的很多马桶盖,已经具有了除味的功能。

这些年去福岛,见那里很多商店的厕所已经装备上了温水冲洗装置。男女有别,方便后,可用温水冲洗,水的大小可以调整,冲洗后接着是烘干,确实惬意。福岛的冬天,雪厚一尺,外面是很冷的。现在的马桶盖还具有加温功能。坐在上面,暖洋洋的。看看日本家庭中,过去用一块毛巾做成防护圈放在马桶盖上,现在用这个方法来防寒的几乎完全没有了。

这几年日本核电事故带来了电力的不足,家庭中,马桶盖成了耗电大户,比如温水、温风、暖座等,24小时需要保温,电力的消耗也很大。夏天停用保温装置,停用暖座功能等,这样的呼吁常常能在报纸节能小常识中看到。

最近在商店里看到,不少马桶盖具有除菌功能。问店家如何除菌,对方说使用了光触媒技术。

在一家饭店遇到这样一件事。入住饭店后,很快就和朋友外出喝酒,晚上多喝了几杯酒,半夜起床上厕所时,刚一推开浴室门,见坐便器的盖子自动打开了,便盆中有一个刚刚能照见亮的蓝灯。醉意一下子被吓到九霄云外了,以为在饭店见到了鬼。定睛一看是便座自动化又进了一步,见人来能自动开启上盖,这才放下心来。但刚才那一吓,全无了睡意。

想想如果是打开浴室灯,刺眼的光线一照,人更会睡意全无的。那盏蓝灯其实做得很好。

不仅是中国游客看到这种马桶盖后觉得很好用,采访家电企业时,他们介绍说,美国好莱坞明星在日本的饭店里、观光点上用了这样的马桶后,也是回国前纷纷买了带回去。

这些年跑单帮去日本,看到街头变化虽然不大,但身边的种种器物变得愈发好用了。过去我们看到日本音响从大磁带变小磁带,接着变为CD盘、MD盘,再以后变成了MP3等,每几年就会有一个进步。

看看做这马桶盖产品的企业,也还是那几家,很少见新面孔。松下、东陶(TOTO)、伊奈(INAX),就这么几家,至少记者未找到新厂家。估计这些企业从家电的角度,从卫生陶器的角度,会把马桶盖一直做下去。以后出了多么赚钱的业务,他们也还会接着做现在的马桶盖,同样就是多么不赚钱,他们也会坚持做下去。而点点滴滴的进步,能维持企业效益。企业能坚持做某个领域的业务,集合起来便形成了社会的稳定,或者是转变为了社会的固化。日本产品质量高,是和这种固化联系在一起的。

固化的社会让日本在某些领域超级稳定。质量是固定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变化,市场甚至难以扩张。很多中国人到了日本便觉得这里的不少东西很好,希望大量采购(如萩烧、锅岛烧等),但日本难以满足中国客人的这些需求,也没有想去迎合这些新需求。有些是可以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这些往往是大量生产的东西,生产并不在日本,而是在中国,只是中国很少能买到而已。说是日本制造,不如说是日本固化,或者日本改造。

日本也有过浮躁的时候,但那个时候基本上没有给日本留下什么,而固化东西,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了下来,今后也会接着传下去。今天在不少场合,我们对日本产品评价太好,那是因为日本已经实现了固化,而我们在不少领域还没有真正找到方向方法。

作者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 执行院长




相关评论见:

时代议题:中国制造被马桶盖击中痛点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深圳侨商会:凝侨心汇侨力助发展
一季度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4%,数字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国联+民生,开启江苏券业新纪元
杉杉股份2023年报:负极、偏光片出货量创新高,优质赛道双龙头地位稳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