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中纪委去读书

2019-08-18 12:56:15
来源: 时代周报
中纪委荐书不只是为了让党员干部读好书、好读书,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用书实现智力补给和教育感化。

编者按: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网站上,除了有官员“落马”的消息,还有一个“读书”版块。新年刚开启20天内,“本月荐书”介绍的两本书《历史的教训》和《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都在各大书店热销。“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被推荐之后在亚马逊商城迅速成为了“最畅销商品”,需要提前订购才能保证1月24日后能拿到书。

中纪委荐书透显了王岐山的个人风格。“知不足者好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书单不囿于国内,也穿越了国家体制之界限。结合当前大势,可以判断的是,中纪委荐书不只是为了让党员干部读好书、好读书,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用书实现智力补给和教育感化。

 


文明之船的航迹

刘怡

1971年,20世纪最重要的战略理论家之一利德尔·哈特的遗著在纽约出版,这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标题:“我们为何不从历史中学习?”(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巧合的是,在那之前三年,耄耋之龄的威尔·杜兰特同样撰成了一本100页的小册子,题为“历史的教训”(The Lessons of History)。可以想见,在那一代经历过两次大战的学者眼里,对历史与当下关系的追问构成了学术生涯最终、也是最重要的话题。

严格说来,《历史的教训》并非第一次进入中文世界。尽管这本小册子最初是作为单行本出版的,但通常被视作11卷《文明的故事》丛书的结论和梗概。1977年台湾幼狮文化公司发行《文明的故事》系列繁体中文版(书名改为《世界文明史》 )时,即将《历史的教训》作为附录收入最后一卷。1999年东方出版社曾引进过该版《文明史》,嗣后又有2010年的华夏版,同样是基于幼狮的繁体版。此番中纪委直属的方正出版社将《历史的教训》作为单行本再度发行,并由中纪委网站重点推荐,证明了本书的价值并不囿于一时一地,而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

The Lessons of History这一标题中,Lessons既可译作“教训”,也可译作“教益”;两种理解都合于政治史学之父修昔底德的遗教:由于人性中包含有某些不变的特质,未来发生的一切“即使不是对过往的重复,至少也是会和过去很相似的”。但杜兰特并未如学院派史家一般,通过对一个有限时段内史事的陈述来折射“不变的人性”。他把人类文明的航船径直置于时间的大河之中,通过回顾地理、生物学、种族、性格、道德、宗教、经济、社会主义、政府以及战争这一股股洪流的往复冲击,乃至航船本身的变迁,来凸显“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以基佐在《法国文明史》中对历史研究的任务划分为标准,通常的断代史属于“历史的解剖学”,《文明的故事》属于“历史的面相学”,本书则属于“历史的生理学”。它的最终目标在于,以合乎逻辑的解释再现人类文明之船在前述种种洪流冲击下曲折行进的过程,并绘制出一张航迹图—这也是“教益”最确切的所在。

作为艺术的历史研究

与常见的史论类著作规整拘谨的文风不同,《历史的教训》行文潇洒漂亮,立意也更高远。尽管它并未脱离历史学自兰克以降“经世致用”的传统,却并不像20世纪初流行的风尚那样,热衷于归纳“决定历史进程的若干规律”。后一种做法表面上是承袭修昔底德对“不变特质”的关注,内核却是牛顿式的—它对精神性、社会性要素,地理条件的差异,技术变迁带来的生产力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等要素不甚留心,却固执地相信决定历史发展的是少数几条确定的“铁律”;只要将这些“铁律”归纳和汇总起来,便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以获得所欲的效果。在提取“铁律”的过程中,论者不仅对史例施加了随意的增删和搬弄,往往还会陷于狭隘的专业主义:片面夸大自己所用的理论工具(经济、军事、生物学)的重要性,宣称其余一切要素都为它所操纵或压制。

杜兰特的观察显然远为深刻和复杂。他并未否认重要的“洪流”在具体历史情境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直观的、线性的,而是多种要素的合力。并且这种合力,最终要通过更加不确定的“人”本身来发挥作用。而《历史的教训》中的“人”,甚至比修昔底德笔下的还要复杂和丰富,它对自然的看法、社会思想乃至道德观念会随技术进步和彼此接触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对历史进程的认知和分析,同时也包含着对“人”本身认识的深化。是绝对的、丰富的个性和相对的、集约的共性的有机统一塑造了历史,而不是几则枯槁的“铁律”。

不仅如此,杜兰特并没有采用常见的、较狭隘的概念化逻辑组合(类似历史学论文)来阐发他的观点,而是直接从宏观入手,自“洪流”的交互作用和文明作出的反应来展开探究过程。如同耶鲁大学古典学巨擘唐纳德·卡根所言:“讲一番有趣的故事,同时将它与回答种种问题结合起来,而回答的方式是一个具有才智的人有兴趣聆听的:这就是最好的历史学问。”杜兰特的“回答”方式,恰恰是富于才智和艺术性的。

终结进步主义神话

启蒙以降的历史叙述,很大程度上受到进步主义观念的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及的青年人反对老人、新事物批判旧事物的现象,在这当中得到了集中反映。即使是在对“进步”神话抱有怀疑的康德和黑格尔那里,“自由王国”终将到来的前景也是无可置疑的,只不过推动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的未必是善,也可能是灌注在邪恶和“历史的狡计”中的天意。但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段以后,暴力和恶将被自然地消解,届时人类的福祉将获得最充分的实现,历史则宣告“终结”。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终结论”,不过是对这一思潮的重申;它的本质是以人来取代基督教终末论里的上帝,相信人类有能力完成自我救赎和完全的此世幸福。

相比之下,杜兰特所持的观点属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兴起的“历史主义”(Historicism)。他既不认为历史之河会流向确定的“救赎”终点,也不认为人类文明的演化只是印度教教义中的“无限循环”。历史的意义寓于其自身之中:文明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都是经历“洪流”洗礼的结果;过往的干预因素在未来再度出现时,力量的强度和实现形式未必与过去重复,而自然与技术条件的变化还会催生新的“洪流”。新事物导向的未必是进步和繁荣,人类需要依据其本能—自我保存的意愿和思考的智能—来认知和驾驭它。

历史主义并非没有逻辑上的漏洞。在海德格尔那里,由于丧失了作为终末的救赎,历史本身变成了不相连的“特别时刻”的“绽出”,从而丧失了方向和连续性。杜兰特同样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在《历史的教训》结尾处,他在以“进步是真实的吗”提出疑问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人之为人的智识尊严和朴素道德上:尽管“进步”是否必然导向救赎尚未可知,但到今天为止,进步对人类道德中善念的保存和维护毕竟是实在的,这在此刻尤有意义。

自我完善的必要和可能

面对诸种“洪流”的考验,文明之船需要作出何种调整才不至于倾覆?另一方面,发展至今的人类文明,是否能在时间之河中继续破浪前行?每一个严肃的历史研究者都须回答以上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人”对自身的认知和完善可以达到何种程度,才能承当起“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之誉?这同时又是一个哲学问题。

在《历史的教训》里,杜兰特不止一次提到了现代文明包含的平等(Equality)与自由(Freedom)。前者以同质性为特征,是对自然造成的智能和资源分配不均做出调整的结果;后者更是稀缺,需要多种因素合力才能达致。但在现代社会中,两者同时被作为常识灌输给公民,这就造成了个人主义和物质至上论的隐患:个人主义使人们倾向于漠视公共利益,并且不愿给予具备更高才智者以应有的尊重和认可;物质至上论则容易成为贪欲和庸俗的温床,导致人类精神的堕落,这反过来为奴役创造了可能。就像托克维尔在《民主在美国》中指出的那样,奉行平等和自由原则的国家同样可能造就一种堕落的政体—由尼采笔下的“末人”(Last Man)组成的多数人的暴政。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可能性?杜兰特并未明示,但他给出的引导与歌德相同:“惟有人才能做到不可能之事:他在识别,他在选择,他在判断。”对历史的回顾和自省恰恰是最适于锻炼识别、选择和判断能力的过程。杜兰特在本书开篇化用蒲柏的名句“天使未敢踏足之地,愚人却直冲而入”,以“愚人”自居;这种自谦恰恰暗示了人类从历史中获得教益的可能:他自知仅是“一瞬”、“过客”和“胚芽”,因之并不奢望变得全知全能。

甚至对人类文明本身,《历史的教训》也未假设它必然万古长存。全书最后一章的回顾兼有喜悦和悲伤,依然以对“此刻”的感情代替不可知的未来。然而“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约翰福音》12:24),历史研究的价值也是如此。

作者系青年学者



精彩论点

●社会的基础,不在于人的理想,而在于人性。人性的构成可以改写国家的构成。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性又改变了多少呢?从理论上讲,是一定会有所改变的,自然选择就已经假定了它既会作用于生理变化,也会作用于心理变化。然而,就已知的历史来说,人类的行为却又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

●我们两倍、三倍甚至百倍地提升运动速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懈怠,拥有双腿的我们,每小时能够移动2000英里,但我们始终不过是穿着裤子的猴子。

●那些抗拒改变的保守派,与提出改变的激进派具有同等价值——甚至可能更有价值,因为根须深厚比枝叶繁茂更加重要。新的观念应该被听取,因为少数新观念可能有用。但新观念必须经过异议、反对以及轻蔑的研磨,这也是对的。这是新观念被允许进入人类赛场之前必须存在的预赛。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这种(财富的)集中程度可能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众多穷人数量上的力量与少数富人能力上的力量势均力敌,此时不稳定的平衡便会造成危险局势。历史对此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或者是通过立法,用和平的手段重新分配财富;或者是通过革命,用暴力的手段强行分配贫困。

●因为人类热爱自由,而在一个社会里,个人的自由是需要某些行为规范约束的,所以约束是自由的基本条件;把自由搞成绝对的,它就会在混乱中死去。

 

 

《历史的教训》

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
出版单位:
中国方正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中纪委是个怎样的读书人?

李千帆

当整个社会书卷气息日渐寡淡之时,中纪委的书房却在逆势充实。如果是中纪委的粉,一定会留意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的《读书》栏目,历经几次改版,稳居一席之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员干部的作风、官德,历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同样的道理,读什么书也在引领普罗大众。

毫无疑问,中纪委荐书透显了王岐山的个人风格。曾在西北大学历史系浸淫四年的王岐山,尤其偏爱历史和西方经济学。王岐山的这种学科背景,已经影响了中纪委的书单,曾有统计显示,中纪委的书单绝大多数是关于历史和政治的。而据报道,这一书单是经“三级审定”而出,个中意味,想必很多人都懂的。

江湖上,关于“老王”读书那些事儿流传甚广。读书的爱好一直伴随着王岐山。王岐山在延安冯庄公社插队时,过的是“累了还吃不饱”的日子,读书则成为了一种“充饥”方式,据延长县作协主席张思明曾采访习近平的文章记述,王岐山还从习近平那里“顺”走一本关于西方经济学的书。出任北京市长后,王岐山公开称讨厌听别人讲套话,“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给他们扯这些事,留下时间我还不如多看几本书。”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人关注王岐山离开北京市市长职位后在干什么,谈到这一问题时,他给出的答案是:我处在读书学习、认真思考、待业上岗的状态。

结合当前大势,可以判断的是,中纪委荐书不只是为了让党员干部读好书、好读书,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用书实现智力补给和教育感化。

首先,“知不足者好学”。本领恐慌仍是当下许多官员面临的问题。但是,有的干部,一说学习,一说知识化、专业化,一说提高本领,就想方设法跑到大学里混饭吃、拿文凭,不用几年时间,一些省级、厅级、处级干部纷纷戴上了硕士、博士帽子。不可否认,这其中也有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水平和本领确实得到提高的干部,但也必须承认有一部分是徒有虚名的,有文凭而没文化、没能力、没本领,官员学历造假在网络上屡被曝光,纪检监察部门的文件中也多次提及。殊不知,本领补足的最佳途径就是重拾书本。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很多领域属于初次触碰,如何过河还需要借鉴古今、博识中外,中纪委的书单不囿于国内,也穿越了国家体制之界限。善读书、善荐书者,在于教会读者懂得鉴别思悟。就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倪玉平在评价《历史的教训》一书时所言,因为作者生活时代和环境的原因,书中也存在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误解,以及对美国式民主的崇拜;作者对于民族、宗教、东西方文明等内容的理解,也不一定正确。

当然,把党员干部从名利场、铜臭圈里揪出来,中纪委这个“读书人”赋予书单的深意远不止这些。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销售通宵接单、提车要等2个月?小米汽车售价21.59万元起,雷军:成本真的很高
东北证券近30%股权遭"甩卖",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公司回应:还在筹划阶段
业绩变脸股盘点|海通发展上市首年净利同比大降七成,五券商在解禁高峰前提前减持套现
监管能见度|IPO严监管进行时: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重拳打击违规报价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