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中国式科研别辜负这个时代

2014-10-21 03:24:28
来源: 时代周报
随着一系列科研腐败丑闻被曝光,以各级政府科研基金为母体的灰色经济产业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中国科研体制存在的严重问题,亦再一次被暴露。

随着一系列科研腐败丑闻被曝光,以各级政府科研基金为母体的灰色经济产业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中国科研体制存在的严重问题,亦再一次被暴露。

此次由中纪委网站公布的案例,总金额为2500多万。这笔经费已经让涉及5所高校的7名教授或身陷囹圄,或身败名裂。尤为让人们感觉可惜者,当属已经被捕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年仅52岁的李宁。年富力强,却因贪腐而面临获刑的命运。无论于其自身还是于中国社会,都是损失。

本次科研反腐所暴露的,其实是长期存在的中国式科研与经费管理之弊端。大概而言,一为申报过程存在各种猫腻、不公平竞争。二为成果弄虚作假、验收走过场。三为抓住管理漏洞,将经费挪作他用,中饱私囊。“吃喝拉撒睡,都能挤占科研经费。”

坦率言之,前两个问题,令人鄙夷,当不容于学术共同体以及社会舆论,而第三点则稍显复杂:现实中的中国式科研存在严重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是科研投入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的收入长期偏低、缺乏竞争力。

自然,现实困境不应成为贪腐借口。但中国目前科研的根本问题在于:现行以行政权力为主导,以经费为驱动的科研模式,除了诱发贪腐,还由于这种体制造成包括科研经费在内的各种资源均在体制内循环,结果是,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成为行政权力的依附品。即使一些项目在获得巨量公共财政投入之后稍有进步,但过分低效也是一种腐败,有的甚至是更大规模的隐性腐败。

应该关注本次科研反腐的另一背景:由于现行计划色彩浓重的科研体制与中国社会创新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中国经济转型急需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时候,偏论文轻产业、惯于体制内利益最大化的中国大学与科研院所在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需求、难承重任。无怪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要求,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如此,科研反腐则具有更高更深远的意义:反腐是打破中国式僵化科研体制内循环的契机,是用新思维改革中国科研体制的契机,成为去行政化契机。实际上,一些改变和新探索已在进行。比如深圳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着力培养的新型科研机构,既有“民办公助”,又有“国有新制”。这些机构具备企业、研究机构、民办非企业等特征,但又不完全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类,但都强调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具有灵活机制,而且已经释放出相当科研能量。这些机构,一方面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同时更强调从市场中获得资金、风投。华大基因建院仅仅5年多,科研实力就跻身国内科研机构十强,在全球顶级科学刊物发表论文数量位列中国第四、世界第六,是全球规模和产值最大的基因测序及分析机构。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视察的第一家科技型机构深圳光启研究院,正是此类新型机构的代表。依托这些体制变革带来的创新红利,深圳在产业升级方面快步前进,实现了市场、科研与政府之多赢。

立破相辅相成。面对僵化科研体制与灰色生态,跳出条条框框,用新思维拥抱市场力量,实现真正的内生化科研活力,打破治乱循环。如此,中国科研,才算不辜负这个时代。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去年利润7.57亿!爱旭股份发布轻质新品,全BC路线首创0BB技术
菜鸟撤回上市30天:阿里百亿回购开启,接盘申通所持股份
扣非净利稳增长,现金流创新高!九州通去年经营质效双增 营收突破1500亿元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扫码分享